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有四大块,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倾听排在首位,因为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是幼儿发展语言的基础。可见,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条要求中体现了两点:一是专注的听,二是理解的听。专注的听是指幼儿听的习惯,理解的听是指幼儿听的效果。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要求,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即专注的听是理解的听的基础,只有专注的听才能听清、听懂乃至理解,能理解的听后才能进行语言表达。因此,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效果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思维不能跟着老师走,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我们先从其重要性谈起。
一、良好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以往,在我们的家长心中倾听习惯应该放在入小学后在去重点培养。但是经过我们多年的幼小衔接课程研究发现倾听习惯应该从学前教育的早期入手。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小学家长反应:孩子入小学后,学习为什么总是落后于别的同学;为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记不住,还要打电话问别人;为什么孩子总是上课好动、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其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前期是孩子形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关键期,只有学会了怎样倾听,孩子才会感知和理解语言,才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家园共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要了解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中班幼儿心里发展的年龄特点
1、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
2、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专注程度有所提高,但与大班幼儿相比,他们的理解水平相对较低。
3、在听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4、当语速较快或连续讲话时间较长时,幼儿往往无法听清楚甚或不能完整地从中获取信息,从而影响了他的理解与表达。
以上是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而现阶段我们的孩子已经有了倾听习惯的雏形。下面我来说几条,请家长根据我所提的内容对号入座,看看您的孩子是否有这些表现:
1、对别人的语音或谈话的内容感兴趣,对和别人交谈感兴趣,并且在双方交谈时对对方的讲话感兴趣。
2、对儿童电视节目感兴趣,对外语或其他的方言感兴趣。
3、当您的孩子能够安静、全神贯注地倾听一段谈话、一个故事和一个电视节目中的对话的时候,您的孩子就养成了有趣倾听的习惯。
并不是说孩子具备了以上这些就具备了良好倾听的习惯,这只是倾听习惯养成的初步表现。针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的利用。
三、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和能力的目标及具体内容
现阶段孩子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目标是:上课安静的听讲,注意力集中15分钟左右,在别人说话时,能用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不随意插嘴、打断他人讲话;在集体活动中,控制过分的表现欲,既要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学会倾听同伴的见解。
幼儿倾听能力应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老师走等); 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如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声音等)的倾听;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和执行指令情况等)。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著名的社会学家兰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孩子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表达与表现”的第一条便是“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那么,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我提供一下几点建议:
1、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孩子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
2、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让孩子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还可让孩子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孩子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
3、多多称赞和表扬孩子,鼓励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只要孩子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就可给予表扬鼓励。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孩子以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4、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家长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其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一边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5、利用“听辨错误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家长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
6、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善于倾听孩子心声。培养孩子倾听习惯需要家园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家长,其孩子习惯明显优于那些随意的家长。幼儿期是好模仿的时期,环境的创设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良好的环境对其倾听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孩子有什么话总不肯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因为,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孩子说的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孩子便只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且,孩子还会感觉到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从此更加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这种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心理学家提示父母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才能恢复自尊。”事实上,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是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这些权利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父母必须定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在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千方百计想出一些理由来反驳他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便不会再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如造房子一般,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实践证明,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说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在学习活动中,幼儿主动地听,积极地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高。
以下是
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1、激发孩子的倾听兴趣。生活中,停下来多听。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倾听各种声音,例如:城市中汽车引擎的发动声、清脆的车铃声等;大自然中淅淅沥沥的雨声、淙淙的流水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等。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模仿一些有趣的声音并结合生活中的声音一起采集起来,和孩子共同做成音频或视频,给孩子带来欢乐的同时,激发他们倾听的欲望和兴趣。
2、选故事,讲给孩子听。听故事是锻炼孩子倾听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选择的故事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这里推荐一些比较适合低龄孩子听的故事,例如:《九色鹿》《海的女儿》《小黑鱼》《丑小鸭》《小红帽》等。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有趣生动的声音,稍微浮夸的动作把故事讲给孩子听,最后还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检验孩子倾听的效果。
3、用游戏,寓教于乐。这里推荐两个小游戏:“传话”、“听词坐立”,也是我个人经常在家和课堂带孩子玩的小游戏。例如:我在家和孩子玩一起玩传话游戏,我在孩子耳边轻轻地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让孩子把这句话传达给爸爸。另外,在我带一年级孩子语文课时会玩“听词坐立”的游戏。我会随机说一些词语,例如,当听到“鸭子”时,孩子起立,再次听到时坐下。这个词语可以自己来定,也可以升级游戏难度,让孩子听到同一类词语时起立,比如动物或植物等。
4、家长树立倾听的榜样。俞敏洪说过:如果家庭是一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
5、注意倾听礼仪。家长和别人聊天时,如果孩子在场,家长要尽量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比如家长可以自然而安静地坐或站着;面带微笑,看着说话人的眼睛;不随便插嘴,耐心地听他人把话说完。孩子一旁看着,自然而然就会受到熏陶。
如何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1、一边听一边挑错,增强倾听的准确性:听别人发言时,教孩子要能发现问题,大胆提出不同看法,并能说出理由。例如:科学探索活动“沉浮”,我要求孩子边听边找出同伴说错的地方,并要说出为什么。当有孩子说:“塑料瓶子浮在水面上”时,马上有小朋友站起来说:“塑料瓶子也可以沉在水底,因为,瓶子里装满上水就重了。”在挑错过程中倾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做好示范,言传大于身教: 教师要专注倾听每个幼儿的发言,不论是对错,流畅或吞吞吐吐,也不管是来诉说或是“打小报告”的,教师不论有多忙也要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的倾听,并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只有老师做到真正的聆听,才能为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幼儿就象一张白纸,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幼儿的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3、多用一些肢体类的语言,吸引孩子注意力: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过不了几分钟就会疲劳,所以要经常提醒孩子们注意听别人讲话,及时表扬注意听别人讲话的孩子,这样孩子慢慢地就会养成倾听的习惯。平时,要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细微的动作亲近孩子,消除孩子们的恐惧心理;进行讲解或小结时,可以做一些示意动作来提示。例如:拍手、用两手指小耳朵、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等来辅助口头语言,吸引孩子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效果。
4、一边听一边想,教孩子去思考别人所讲的话:听别人讲话,绝不是简单机械的,要教孩子多想一想,看听到的和自己的想到的是否一致,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5、多表扬,多鼓励有利于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小孩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好表现、爱比试、喜欢听表扬等,只要抓住这些特点,在要求孩子听老师或同伴讲话之前,先鼓励:“咱们大家比一比,看谁耳朵灵,听得认真”。孩子们会不约而同地比赛。当然,口头表扬也不宜使用过多,适当的时候我还给“榜样”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糖果以及卡通画等,用来弥补口头表扬的不足。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心得体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步骤/方法:
1。学会正确引导孩子。小孩子是一张白纸,要画上美丽的图画需要家长去引导。从不会走到会走路,那时走路的样子可能很可爱,但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我们不要怕孩子会不会摔跌,会不会摔疼,因为那是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可能我们家长怕这怕那,把许多事情给包办了,那恰恰失去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机会。早上起来,我们会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计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后再帮他整理整理;吃饭让他自己吃,哪怕饭粒掉了一地,不要责怪他,那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2.要从兴趣入手,不要强求。孩子看着我们拖地总觉得好玩,也拿来拖把帮我们拖,可结果把地拖得像在画花,我们还是表扬了他,结果一次比一次起劲,一次比一次干得好。孩子的刷牙也是从兴趣开始,那时他看我们刷牙很有趣,也吵着要拿牙刷来刷牙,也这样,养成了他每天刷牙的习惯。如果我们强求他拖地或刷牙,可能到现在他还不想做。
3.少指责,多肯定,多帮助。孩子洗脸洗脚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们不会大声去责怪他,而要教导他如何洗脸洗脚;饭吃完了,他把碗自己拿到厨房去,不小心打碎了,我们只是让他下次小心。孩子是聪明的,他会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只要我们家长多指导,少插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干,相信他会越干越好。
哪些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个人觉得,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用简单通俗的语言,用幼儿能够听得懂的词汇及语境来表达,让孩子能够听得懂,并能吸引他的兴趣,时间久了,孩子的倾听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我家三岁小孩比较常听的故事,像王冕学画,曹冲称象,大禹治水,小猫钓鱼,龟兔赛跑,等等,我每次用他能够听得懂的语言,他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一是要选对汇本,二是要选对语言,不要总是照着书本念,自己适当对语言进行改编,保证孩子能够听得懂,时间长了,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孩子的倾听能力肯定能得到很大提高!
怎样培养幼儿的阅读与倾听能力?
培养幼儿的阅读与倾听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示范: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行动来示范给幼儿看,让幼儿经过观察,会发现他身边的大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2.激发兴趣:提前准备好幼儿感兴趣的书以及讨论的话题,带领幼儿一同阅读,或者讨论,幼儿在说的时候,成人应当耐心的倾听,成人说的时候也需要要求幼儿学会倾听,这个过程,会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因果联系;
3.反复联系:任何良好的习惯都需要反复的练习,并需要成人及时给与幼儿肯定,这样幼儿会逐渐进入正反馈,慢慢就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倾听能力。
综上,是我培养自己孩子的阅读和倾听能力的几个步骤与方法,供参考,谢谢。
培养孩子解决冲突的能力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以和为贵”,甚至不惜用任何代价来维持和谐。
往往这份和谐只是表面,让这个人处于被操控的状态。“以和为贵”也是很多家长坚持的信念,在它之下,孩子没有学过在冲突面前如何处理人和事。因为当我们没有自我意识,便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界线,也因此忽略了别人的界线。当我们没有尊重别人的界线,冲突很容易就发生了;当我们只有单线思维的能力,同时不能接受事情的结果,我们会重复使用已经被证明无效的方法,冲突也容易出现;当我们没有很好的跟自己感性部分在一起,事情不顺利,产生情绪又不能有效解读它的意义,冲突也很容易出现;如果欠缺“从别人角度看自己”的能力,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到将心比心、同理心等。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及处理冲突的能力呢?告诉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有捍卫自我界线的权利与责任,捍卫自我界线是爱自己的表现,同时爱自己是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因此不能以捍卫自我界线为理由,而让自己冒上受伤害的危险,就是说,坚定的同时温和、冷静、明智地捍卫自己的界线。假如环境不容许这样做,或者其他人不愿意尊重自己的界线,你应该离开这个环境与这些人。冷静是处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静会使人们变得理智,冷静会化解一切矛盾的烟云,从而使人们成功度过矛盾的危机,从矛盾之中解脱出来。怎么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想要培养社交能力,最关键的一定是对外界真实的人们进行接触。只要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去获得一个丰富的环境,就能刺激孩子不断去结交朋友。
也可以让孩子观看一些优秀的电影、戏剧,孩子们也一样能在模仿影视角色的过程中,去学会人际交往需要的一些沟通技巧、肢体界限等等,都是很不错的学习来源。
怎么培养孩子审时度势的能力?
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呢?
1.丰富孩子的知识
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也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等,使逻辑思维灵活而敏捷。有目的的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也是提高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见多识广,孩子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开展起来。
2.利用想象打开思路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它能为逻辑思维的飞跃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因此,要善于对孩子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想象来打开思路。家长提出任何具有想象意义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也可能大大出乎家长们的预料,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嘲笑孩子的创意,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
3.让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
思维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接着便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训练过程,所以说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大脑就会积极活动,从而有效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年幼的孩子总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当孩子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家长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遇到家长自己也弄不懂的问题,那么家长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其实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榜样,引导孩子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这也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的孩子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而有的孩子还处在自己思考的过程时,有些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虽然当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因为家长经常这样做,就会养成孩子依赖家长的习惯,而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不可能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5.讨论、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在孩子的生活中、学习中,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家长应引导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共同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归纳,需要推理,需要设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6.培养孩子
怎么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以下是几种帮助孩子培养语言能力的方法:
1. 尽早开始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书、讲故事、唱歌、谈话等方式,将语言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孩子处于敏感期时,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学习语言。
2. 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例如多语言的家庭、文化活动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敏感于语言,更容易学会新词汇和语法结构。
3. 与孩子进行日常交流。与孩子进行对话和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或者描述周围的事物,同时也要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4. 阅读故事书。阅读故事书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选择与孩子年龄相符合的故事书,让孩子参与其中,一起讲故事、读故事。
5. 学习外语。学习外语对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非常有帮助。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学习外语的机会,例如去上语言培训班、看外语影片等。
总之,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努力。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环境、与孩子交流、阅读故事书等方式,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