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心得体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步骤/方法:
1。学会正确引导孩子。小孩子是一张白纸,要画上美丽的图画需要家长去引导。从不会走到会走路,那时走路的样子可能很可爱,但这也是人生跨出了一大步。我们不要怕孩子会不会摔跌,会不会摔疼,因为那是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可能我们家长怕这怕那,把许多事情给包办了,那恰恰失去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机会。早上起来,我们会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先不要计较他穿得舒服不舒服,等他穿好后再帮他整理整理;吃饭让他自己吃,哪怕饭粒掉了一地,不要责怪他,那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
2.要从兴趣入手,不要强求。孩子看着我们拖地总觉得好玩,也拿来拖把帮我们拖,可结果把地拖得像在画花,我们还是表扬了他,结果一次比一次起劲,一次比一次干得好。孩子的刷牙也是从兴趣开始,那时他看我们刷牙很有趣,也吵着要拿牙刷来刷牙,也这样,养成了他每天刷牙的习惯。如果我们强求他拖地或刷牙,可能到现在他还不想做。
3.少指责,多肯定,多帮助。孩子洗脸洗脚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们不会大声去责怪他,而要教导他如何洗脸洗脚;饭吃完了,他把碗自己拿到厨房去,不小心打碎了,我们只是让他下次小心。孩子是聪明的,他会自己琢磨如何一次比一次好。只要我们家长多指导,少插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干,相信他会越干越好。
如何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
人生在世难免碰到挫折,我们要提高受挫能力,战胜困难,下面为你提供一些好建议
首先,我们要坦然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在漫长的人生路上,面对挫折,我们要正视、接受,切不可逃避。正视与接受挫折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关键性一步。
其次,要学会心理调适,主要是学会克服消极不健康情绪的方法。可以采用情绪宣泄、目标转移等调适方法,尽快把挫折带来的忧虑、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排遣掉。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急着砸电脑,可以先用手机上网搜一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或者向身边有经验的人请教。
遇到挫折时拿几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写写画画。写你遇到的挫折问题,你现在的情绪,你认为导致问题的各种原因,写你能想到的各种解决办法。这些想法不管关联性有多大,不管靠不靠谱,不管有没有意义,都可以写出来。一方面可以帮助你表达,将情绪和思维具体化,减少焦虑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你发散思维。此外可以和朋友讨论一下这些想法,你遇到的挫折,让朋友以旁观者的角度帮你分析。
增强掌控感,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遇到挫折难题时我们可以试一下换一种方式进行。比如,写文章时没有思路写不下去,如果你听一些动次哒次的音乐状态比较好,那么可以尝试一下在写文章时放一点音乐
当我们面对困难出现想要退缩的想法时,我们可以先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告诉自己,即便只做一点点也好。只要有行动,我们就能慢慢获得掌控感。另一方面,面对挫折,就是要给自己积极的反馈,比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适当地奖励自己。给自己打气,时时鼓励。
多看些励志的影视剧也是鞭策我们提高受挫能力的明智之举
最后共勉:挫折为磨炼人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如何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一. 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孩子们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孩子们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孩子们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出示与识字有关的图片、音乐等等。激发了识字的兴趣,能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 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孩子们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是促进他们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孩子们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上册识字1”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插图,让孩子 “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跑、跳、蹦、踢”的含义时让孩子们“做一做”、“演一演”。使孩子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 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孩子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拍、打、抱”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提手”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提手”旁表示与动作有关的意义。他们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提手”旁的汉字了。 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讲究方法,帮助孩子们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1. 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别在孩子面前频繁的使用电子产品,同时还应该拿起书去陪孩子阅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2. 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这样孩子的阅读量就会比平时更多,当周围的人都在读书的时候,孩子会更容易沉浸在书的海洋,这些外部因素会积极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所以说图书馆是一个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地方。
3. 帮助孩子,陪伴孩子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最初阅读是亲子阅读,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因为孩子不认识字,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得认字,以及理解文章的意思
4. 提高阅读兴趣
逐渐的可以让孩子自立的去阅读一些名著,当然不是直接的让孩子去阅读,因为有的孩子对名著没有兴趣,那么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先让孩子看几集有关名著的电视剧,吸引孩子的兴趣,这样孩子就会自主地去想要读书。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方法:
1. 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体验:让孩子参加不同的课程、活动和研学活动,开拓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鼓励孩子表达意见和想法:给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并尊重和欣赏孩子的意见。
3. 提出开放性问题和让孩子自主解决问题:通过问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孩子思考的能力,同时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
4. 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问:问问题是进步的源动力,鼓励孩子提出各种问题和疑问,帮助他们锻炼分析和反思的能力。
5. 提供成熟的思维工具和方法:比如,语言训练、阅读和写作等,可以帮助孩子保持清晰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思维质量和活跃性。
6. 为孩子创造一个开放、灵活和接受性强的家庭氛围:针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不断地打开思考的大门。
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小孩子考试总是丢三落四,这可能和他们年龄有关,也可能和他们思维习惯有关。年龄之这方面我们无法控制,她总要10岁、11岁、12岁这样按顺序来过,这是不可控因素。
那么思维习惯如何训练?老师学校提供的方法当然有效,就是做题,不对的题目订正,可以加深印象,深化思维,也可以关注错误,改正这些丢三落四的习惯。
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方式可以帮助修正,那就是做家务。家务看起来简单但是很繁琐,如果丢一步或者一个不小心就会油瓶洒了,垃圾桶翻了,碗碎了,都是看得见的上帝惩罚。避免了妈妈惩罚带来的不快,我们还是尽可能的少得罪小朋友嘛!
但是其中很多窍门,那就是要有个细心周全的习惯,就会避免这些问题。比如做一道西红柿炒鸡蛋,最简单,可是切完西红柿的刀怎么放才避免危险?西红柿块放在什么容器中倒进锅?炒的过程中油花爆出该怎么办?这似乎和炒菜本身关系不大,可是却是炒菜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这都是安全问题。
十岁左右小孩已经可以学习做菜了,也能够处理这样的问题了。所以可以教她们做些,也是未来生活中用得着的本领。我教过女儿烧几道菜,但是次数不多,削土豆皮这种活她还不会。
女儿目前的家务就是洗自己的碗筷,然后擦桌子关灯,可是还是很潦草。上一次她考试丢三落四,我说她,她自己也说和她洗碗的习惯一样。
昨天我们出去游泳,她没有给我收换洗衣服,只带了她的泳装拖鞋,浴巾洗发液。泳装拖鞋还放在一个塑料袋里。这么一点琐事,她事先缺少计划就缺了好几样。害得我跑步完没办法洗澡就回家了。如果没有别的阿姨救济她一个塑料袋,我就让她自己拎着拖鞋回家。
如何培养孩子的变通能力?
引导孩子换一种方式思考
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家长不妨问问孩子“除了这个答案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可以参考?” “你怎么做都行,有没有更合适的办法?”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有利于弯曲思维的建立。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固执的行为时,要学着如何培养孩子的变通能力,不要过分责怪孩子,因为与固执有关的词是坚持。肯定您的孩子了解坚持的特点,并利用曲线思维的帮助来改善您孩子的固执。换个角度,世界会更开阔。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校有校风,家应该有家风。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家庭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和谐的。不管家庭成员是多少,也不管地位及年龄差距有多大,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自由自在的,而不应该是压抑的、紧张的,甚至是恐怖的。
就目前而言,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恰当的表现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 家长说了算,一切都得听家长的,孩子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包括孩子对自己的事的决策权;
另一种是孩子说了算,孩子是太阳,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怎么说家长就怎么办。
这两种家风都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宽松愉悦,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办法,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经常带领孩子接触新鲜事物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很高,也是不会有创新能力的。
是农村的,可带孩子去城市,让他们认识认识城市的建筑、交通等设施;
住在城市的,可带孩子去农村走走,让他们认识认识农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赏欣赏田园风光,了解花鸟草虫的生存特性等。
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1、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 承担后果
负责任是指履行义务或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那么什么年龄的孩子,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一旦定下了责任义务表,孩子们就应该努力去执行,对于没有完成的事不能找借口。这是教导孩子将来进入社会的必修课程。
父母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承担。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孩子打电话时这么说:“妈,我什么东西忘记带,你给我送来啊!”
多么理所当然啊!
然后大部分父母会说:“一会儿就送到。”
我们千万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必须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失误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培养自律的品格。
父母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业,希望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好。为了让孩子的成绩优异,父母不惜代价,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帮他们做功课。父母为了帮助孩子做模型、赶作业,熬夜赶工,这一点都不夸张。孩子忘了带作业本,只要打个电话,父母就乖乖送来,这样怎么能培养孩子自律的品格呢。
2、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也需要把自己工作或家庭的事情做上去,和孩子一起进行自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一个自律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对以身作则的父母,从被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来看,身教比言传有用得多。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成天与书为伴,而从一个重视自律教育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也比平常的孩子更明白自律的重要性,也更能做到自律,并明白自律的重要性。
在儿童自律表第二栏写上父母需要每天做到的事情,例如:锻炼身体,陪孩子玩等等。父母需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整月孩子都按时的.完成后,父母就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奖励。不能找借口不奖励。
自律的要素之一就是专注力,一个孩子如果做事情经常被打断,他就很容易被各种事情所吸引,到最后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在这个部分,主要是靠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环境做出一个整体的安排,尽量让孩子的计划在执行的时候,可以不被打扰的进行。
3、 确定目标再实施
让孩子确定目标后再实施是让所有方法事半功倍的途径。当孩子对一件事充满积极情绪后,他们的激情就会被引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耐心,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且在培养孩子自律方面也深有裨益。这样的方式除了在培养孩子自律性格方面,在其他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孩子自律的性格必须从小培养,将孩子自律性格的养成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只有父母真正上心并将目标提上日程,才是最好的完成方式。但在培养方面,父母也不能操之过急,应当将强度循序渐进,给予孩子一个阶梯式的训练强度。
4、帮助孩子做好 时间管理
孩子想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时,家长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的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如果孩子不能马上停止,就需要对孩子适当“惩罚”,可以减少玩的次数或减少下次玩的时间,让孩子为自己的“违约”付出代价。
身为家长,帮助孩子管理时间,总觉得无从下手,帮孩子做计划,总有很多情况会打乱计划,实施有时会变得缓慢。
其实有时是时间分配不合理,计划做的不好,在帮助孩子做计划前,一定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先从帮孩子做记录开始,分析孩子的时间分配与规划,再在基础上,做一点点改善,这样才能更好的执行下去,实施就会变得简单,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这样经过一点点的升级,孩子的时间就会越来越规律,越来越好,孩子的习惯就一点点慢慢养成了。
史蒂芬·柯维曾在书中提到:“不自律的人就是情欲、欲望和感情的奴隶。”
教会孩子自律,才能选择自己的梦想,更加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门很深的学文,孩子的交往能力从小就要由父母开始来进行教育和帮助。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
1、制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
要有一个民主平等的家庭,不能以父母或孩子为中心这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应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敢爱、敢说。让孩子多参与到家中的大小事务,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样有利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能与大人交际。
2、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父母可以多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可以带孩子到外面与其他小朋友接触,还可以激请熟悉的小朋友到家中共同玩耍,分享玩具或者适当地让孩子融入到自己的交际圈内。
3、多讲故事
多讲故事给孩子听,有利益孩子从故事中吸取正确地交往方式。更能理解人际交往中别人所说的含义,还能帮助孩子爱上阅读,何乐而不为呢?
4、培养孩子有礼貌,平等待人
父母应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学会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告诉孩子有礼貌人家才愿意跟他玩。同时要学会平等待人,对孩子在活动中礼貌用语用得当应及时鼓励,强化孩子发杨下去养成习惯。
5、学会遵守规则
父母应教会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自己制造的游戏规则,谁打破了就会受到集体排斥。只有自己遵守规则大家才会喜欢和他人一起玩。
6、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
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遇到些困难,家长不应包办告诉或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同时帮助他们一起克服,有摔倒的小朋友急忙扶起来,同伴不见的东西帮忙一起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