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有四大块,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倾听排在首位,因为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是幼儿发展语言的基础。可见,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条要求中体现了两点:一是专注的听,二是理解的听。专注的听是指幼儿听的习惯,理解的听是指幼儿听的效果。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要求,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即专注的听是理解的听的基础,只有专注的听才能听清、听懂乃至理解,能理解的听后才能进行语言表达。因此,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效果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思维不能跟着老师走,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我们先从其重要性谈起。
一、良好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以往,在我们的家长心中倾听习惯应该放在入小学后在去重点培养。但是经过我们多年的幼小衔接课程研究发现倾听习惯应该从学前教育的早期入手。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小学家长反应:孩子入小学后,学习为什么总是落后于别的同学;为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记不住,还要打电话问别人;为什么孩子总是上课好动、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其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前期是孩子形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关键期,只有学会了怎样倾听,孩子才会感知和理解语言,才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家园共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要了解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中班幼儿心里发展的年龄特点
1、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
2、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专注程度有所提高,但与大班幼儿相比,他们的理解水平相对较低。
3、在听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4、当语速较快或连续讲话时间较长时,幼儿往往无法听清楚甚或不能完整地从中获取信息,从而影响了他的理解与表达。
以上是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而现阶段我们的孩子已经有了倾听习惯的雏形。下面我来说几条,请家长根据我所提的内容对号入座,看看您的孩子是否有这些表现:
1、对别人的语音或谈话的内容感兴趣,对和别人交谈感兴趣,并且在双方交谈时对对方的讲话感兴趣。
2、对儿童电视节目感兴趣,对外语或其他的方言感兴趣。
3、当您的孩子能够安静、全神贯注地倾听一段谈话、一个故事和一个电视节目中的对话的时候,您的孩子就养成了有趣倾听的习惯。
并不是说孩子具备了以上这些就具备了良好倾听的习惯,这只是倾听习惯养成的初步表现。针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的利用。
三、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和能力的目标及具体内容
现阶段孩子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目标是:上课安静的听讲,注意力集中15分钟左右,在别人说话时,能用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不随意插嘴、打断他人讲话;在集体活动中,控制过分的表现欲,既要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学会倾听同伴的见解。
幼儿倾听能力应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老师走等); 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如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声音等)的倾听;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和执行指令情况等)。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著名的社会学家兰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孩子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表达与表现”的第一条便是“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那么,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我提供一下几点建议:
1、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孩子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
2、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让孩子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还可让孩子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孩子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
3、多多称赞和表扬孩子,鼓励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只要孩子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就可给予表扬鼓励。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孩子以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4、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家长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其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一边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5、利用“听辨错误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家长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
6、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善于倾听孩子心声。培养孩子倾听习惯需要家园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家长,其孩子习惯明显优于那些随意的家长。幼儿期是好模仿的时期,环境的创设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良好的环境对其倾听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孩子有什么话总不肯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因为,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孩子说的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孩子便只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且,孩子还会感觉到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从此更加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这种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心理学家提示父母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才能恢复自尊。”事实上,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是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这些权利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父母必须定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在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千方百计想出一些理由来反驳他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便不会再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如造房子一般,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实践证明,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说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在学习活动中,幼儿主动地听,积极地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高。
以下是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意识?
1.科学地给孩子零花钱
在孩子开始知道钱的作用时,父母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钱财。那么对于5岁的孩子,给多少零花钱合适呢?
专家建议:5岁左右的孩子每周给2.5~5元最合适。在零花钱的给予上,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自立,就让孩子干家务,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来挣取零花钱,但专家并不建议此种方式。因为本身自己收拾玩具、擦桌子之类的家务活是孩子在这个家庭中应尽的义务,这样会让孩子单纯认为做这些活只是为了赚取报酬。
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通过奖励的方式来给孩子零花钱,比如,你的孩子做了一个你认为很对的事情,这样不仅促进孩子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计划用钱,理性消费
购物前,大家可以先跟孩子商量好,问问孩子需要买什么,不能超过一定金额,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有计划用钱的好习惯。等到孩子长到一定岁数,有自己的零花钱后,大家可以在购物前问孩子想买什么,有没有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引导孩子理性消费。
如果家长有一些优惠券的话,将这些优惠券交给孩子,并告诉孩子使用这些优惠券可以节省多少钱。让孩子在购物的"同时学会节省金钱的这个观念。
在购物时,还可以让孩子学会比较。比如买一盒果汁,可以介绍给孩子不同的品种功能以及价格,告诉哪种的果汁便宜,让孩子自己选择买哪一款。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自主选择权还有利于提高孩子自已的合理消费观念。
3.让孩子学会记账和储蓄
过年时的压岁钱或平时的零用钱,可以让孩子自己保存。给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每笔钱的开支,让孩子从小养成记账的习惯,合理规划零用钱的使用。
4.父母需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大家在购物时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了解“金钱来之不易”的观念,不要让他养成大手大脚习惯。让孩子了解生活简朴,不过度奢华是中华美德,从小就让其养成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
建立良好的消费观,不仅能帮助孩子赢在财富的起跑线上,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思维逻辑。平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一个“赚钱”的机会,利用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业意识?
方法一:指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
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开始创业。
方法二:鼓励孩子结合兴趣来创业
如果能将自己的创业目标和兴趣结合起来,那么精神、物质都能获得丰收。因此,父母不要轻视孩子的每一个兴趣,要给孩子正确地引导。
方法三:告诉孩子如何寻求合作者
现代的商业活动中,不懂得合作的人必败无疑。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孩子一定要善于与人合作,修正自己的缺陷,同时从他人身上学习。父母要告诉孩子注重培养人际关系,把遇到的每个人都当作潜在的合作者。要能够清楚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不要等到你要用到他的这个优点时,才想起他来,平时一定要注意维持人际关系的畅通。
方法四:告诉孩子创业从积累资本开始
做雇佣者即为他人打工来赚钱,是每个创业者要做的第一步,从中积累出自己的创业原始资本。
方法五:给孩子买一些创业指南的书看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专门讲述创业的书籍。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创业指南书。让他们从中学会一些基本的创业技巧,并且从他人的创业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1、激发孩子的倾听兴趣。生活中,停下来多听。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倾听各种声音,例如:城市中汽车引擎的发动声、清脆的车铃声等;大自然中淅淅沥沥的雨声、淙淙的流水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等。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模仿一些有趣的声音并结合生活中的声音一起采集起来,和孩子共同做成音频或视频,给孩子带来欢乐的同时,激发他们倾听的欲望和兴趣。
2、选故事,讲给孩子听。听故事是锻炼孩子倾听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选择的故事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这里推荐一些比较适合低龄孩子听的故事,例如:《九色鹿》《海的女儿》《小黑鱼》《丑小鸭》《小红帽》等。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有趣生动的声音,稍微浮夸的动作把故事讲给孩子听,最后还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检验孩子倾听的效果。
3、用游戏,寓教于乐。这里推荐两个小游戏:“传话”、“听词坐立”,也是我个人经常在家和课堂带孩子玩的小游戏。例如:我在家和孩子玩一起玩传话游戏,我在孩子耳边轻轻地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让孩子把这句话传达给爸爸。另外,在我带一年级孩子语文课时会玩“听词坐立”的游戏。我会随机说一些词语,例如,当听到“鸭子”时,孩子起立,再次听到时坐下。这个词语可以自己来定,也可以升级游戏难度,让孩子听到同一类词语时起立,比如动物或植物等。
4、家长树立倾听的榜样。俞敏洪说过:如果家庭是一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
5、注意倾听礼仪。家长和别人聊天时,如果孩子在场,家长要尽量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比如家长可以自然而安静地坐或站着;面带微笑,看着说话人的眼睛;不随便插嘴,耐心地听他人把话说完。孩子一旁看着,自然而然就会受到熏陶。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啊?
转自网络:
生活中,处处透漏着孩子思维的成长轨迹:
宝宝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从不认识那是自己到“哦原来那是我”;
宝宝刚学习说话的时候,只会先表达“妈妈抱”、“宝宝饿”,到会说“我想吃奶”“我不饿”;
宝宝从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到会回答别人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你叫什么名字?
等等。
这些变化,都反映了宝宝自我意识的萌芽发展,即有了我存在、我占有、我需要、我想的想法。
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助于孩子探索自己、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是成长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最近热播纪录片《小孩的神秘生活》中,提到以下4种方法,帮助孩子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方法1:模仿
《超人回来中》本特利要戒奶嘴,但戒不掉。哥哥威廉就抱着弟弟就着自己的胸喂奶。正巧爸爸出来看见,被吓了一跳。
这里威廉模仿妈妈给弟弟喂奶,虽然可爱搞笑,但这也促进他的自我意识发展。
孩子爱玩过家家,热忱于和小朋友们扮演爸爸、妈妈,一起做家务照顾娃儿;或者戴着医药用具扮演医生,假装给父母看病等。
很大原因是,在扮演过程中,孩子能体会到不同的角色,学会区分自我与他人,从而加强自我认知。
所以,孩子找你一起玩过家家时,尽量配合“演戏”,千万不要笑话他幼稚,或者拒绝扮演。
方法2:发挥想象力
影片《孙子从美国来》中,孙子布鲁克斯超级喜爱蜘蛛侠,时常把自己想象成蜘蛛侠,热血地要“拯救全世界”,还吵着闹着要爷爷买蜘蛛侠面具。
这里布鲁克斯想象自己是蜘蛛侠,但并不会飞檐走壁。想象和现实的差距,能帮助孩子分清想象与现实,从而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3-6岁是想象力敏感期。当孩子说出“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的话;画出“波光粼粼的屋顶;想象自己是黑马警长在房间跑来跑去等,家长不要慌忙指正,不妨借用孩子想象力教育他。
比如,一位妈妈将孩子喜爱的哆啦A梦绣在围兜上,告诉孩子这是哆啦A梦做出的饭,帮助孩子纠正挑食的坏习惯。
方法3:情绪管理
《小孩的神秘生活》中,白曼可和家禾在游戏中失败了,白曼可独自一人躺在草地上伤心。家禾捡起叶子当作奖励礼物,安慰她从失败的坏情绪中走出来。
遇到挫折,家禾把叶子作为礼物,帮助自己和他人转移注意力,很好地调整情绪,促进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
从宝宝7-8个月,额叶管理中枢慢慢成熟,就得开始培养孩子控制情绪。所以,孩子的每一次哭闹、生气、失败等,都是练习情绪的好机会。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积极乐观地应对,以便促进个体自我意识的成熟。
方法4:培养责任感
儿子和亲戚家几个小孩在客厅玩,将电视机旁的吊兰叶子拔得一段一段的乱扔。我责问是谁搞的破坏?几个孩子安静地低着头,只有哥哥主动承担是自己干的。
同伴之间的相处,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增强自我意识。虽然孩子们都有拔叶子,很明显哥哥主动承担起责任,自我意识发展比较好。
因此,家长可以多创造“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场、和同事一起带娃游玩、邀请亲戚带孩子过来玩等,促进孩子互相成长。
综上,模仿、发挥想象力、情绪管理、培养责任感这4种方法有利于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虽然一些行为看似幼稚胡闹,但其实都是孩子在摸索成长。家长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培养,能帮助孩子成为佼佼者。
小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识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等他四五岁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还能共度亲子时光!增进亲子感情!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您好,1. 教育孩子如何辨别危险:向孩子详细介绍各种危险的形式和特征,如火灾、地震、溺水、交通事故等,告诉孩子如何辨别危险,避免危险。
2.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让孩子学会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危险。同时,教育孩子在遇到危险时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正确应对。
3. 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教育孩子如何使用紧急电话,如何进行自我救助和互助,如何防止骗术和诈骗等,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4.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可以保护自己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危险时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学会保护自己。
5. 鼓励孩子与家长和老师保持沟通:让孩子知道家长和老师是可以信任的,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关注孩子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反思?
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它与活动的开展、进行、效果都有紧密的联系。比如:下课以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解便,然后收好不用的书、作业本等,再把下节课需要的书、学具准备好以后才能玩;加餐、盛饭时从左到右依次排队的规则能让孩子们做事、生活有序;睡上铺的孩子只能坐着穿脱衣服,不能带尖利玩具到幼儿园玩的规则能保证每个小朋友的安全;因此,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非常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 规则必须建立在孩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总是让孩子先懂得为什么需要这一条规则,它带来了哪些益处,它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如不乱闯红绿灯这项规则,我就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其用意,感受有序的交通秩序,知道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有利于道路畅通;然后,我又请小朋友想一想,假若人们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后会怎样?孩子们说:“会堵车,大家都走不了。”“乱闯红灯会碰车的,碰车了人就会受伤。”“要是堵车了,上学就会迟到的。”……孩子们的语言虽然幼稚简单,但移情带来的理解却是深刻的。活动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不闯红绿灯。因此,只有让孩子们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才能被他们很好地接受。
2、 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订过程参与制订规则不但更有利于孩子对规则的认识与理解,而且提高了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有助于孩子的遵守与执行。如:新学期开始时,我们在区域中投放了许多新的操作材料,有些幼儿为了能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与同伴发生了争执,影响了小伙伴间的关系。针对此情况,我组织孩子讨论,自己来制订符合愿望而又不会影响伙伴关系的规则,我们从活动场地、材料使用方法、入区人数等方面入手,制订出图文并茂的《区域活动规则表》。由于孩子是规则的制订人,因此他们非常乐意去遵守和维护,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
3、 结合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我们通过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等活动,使孩子在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很多相应的规则要求,避免了脱离实际的说教。例如在玩“影剧院”游戏时,我们重点培养幼儿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规则,使孩子们知道在影剧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保持安静,不大声讲话、喧哗,以免影响别人。此外,我们还重视个别教育,针对不同孩子的表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有的小朋友有爱打人的毛病,我就通过讲故事、正反对比等方法给他们讲道理,以引出正确的规则。种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启发、诱导都能使孩子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判断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提高小孩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我们做家长的必须教会他们的安全意识。
社会是美好的,但阳光下总藏着阴影,总会在见不得人的时候出来伤人,而小孩又易成为受袭击的对象,其社会危害性也大,严重破坏家庭幸福和美满,给当事人一家造成终身的痛楚。
因此除了社会要强化安全措施,严惩不法之徒,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外,家长们更要认识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给孩子必要的警惕教育。除教育孩子必要的安全求救常识,掌握与陌生人保持距离,有关打交道的本领和技巧外,还应防患未燃,教育子女在紧急或受控状态下如何摆脱困境,寻求脱身自救。
以下6个小细节,助孩子提高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
1、平常要向孩子灌输“有了生命安全才拥有一切”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孩子遇到危险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想方设法脱离危险环境,而不要让孩子盲目与歹徒搏斗。
2、要不失时机地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具体技能:比如家里跑水了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还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在劳动中安全地使用各种工具;教会孩子认识一些危险警示标志:不捡拾化学制品和有放射性的物品:不随便进入施工现场等。
3、告诉孩子日常生活中保证自身安全的一些具体方法:上学、放学、外出时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如只能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在外遇到火灾,要尽量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而不要自己去救火;看到有人溺水要大声喊人,因为孩子的泳技还无法达到救人的水准,所以要告诉孩子可以帮着呼叫求救,但不能下水救人。
4、平时为孩子创造机会,保证孩子拥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可以与孩子共同选择一块宽敞、平坦、安全、便于运动的场地,让孩子知道这里才能安全地尽情玩耍。每周或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约好一两个小朋友一起游戏、玩耍,以满足运动及交往的需要。父母可事先给孩子圈定好活动范围,让孩子尽情追逐、跳跃,玩些球类游戏等。但要提出有关安全游戏的要求。
5、教会孩子对待陌生人要保持警惕。让孩子记住常用的报警电话。对孩子要有适当的性教育,告诉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要随意暴露,在公共场所遇到坏人有不轨行为时,应立即躲开,或向周围的年长者求援。
6、教会孩子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学校等信息告诉陌生人,更不要跟陌生人外出。告诉孩子迷路后不要慌,可以给家长打电话,尤其不要随意告诉陌生人自己迷路了,可以向警察、交通协管员、服务员等可靠的人问路。平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认路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方向感,教孩子学会如何辨认东南西北。
此外家长还要必须教会孩子一些逃生技巧。
如何倾听孩子?
1、家长要做好认真倾听的榜样: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发现孩子情感的变化,家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孩子将来养成倾听习惯的基础。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倾听的最好榜样。因此,即使是在家里,家长也要特别注意交谈时的方式和礼仪,专心听对方讲话,不要同时做其他的事。孩子在陈述事情时,不要打断孩子的陈述,这样给孩子也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会对家长教育孩子产生影响,所以家长要管理好自己才行。
2、倾听孩子说话时,家长要专心和适时的回应:如果家长只顾听孩子说,而不用自己的声音传递专注,会引起孩子误会,以为家长再想别的问题,没有在倾听自己说话。在与孩子说话时,低声细语能让孩子感到与家长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有助于孩子对家长敞开心扉。
3、及时对孩子的倾听行为做出表扬和肯定:对孩子来说,很喜欢被家长表扬与赞赏,所以当孩子能坐下来听家长讲话,家长应该多说些鼓励夸奖的话,让孩子感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表扬孩子要学会方法,不能夸夸其谈,也不能表扬过度了,孩子做一些事情就表扬一下,这样会让孩子对表扬产生依赖,而害怕失败了,一旦孩子做错事情,就往往不知道怎么办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让孩子爱上劳动
现在的家长们普遍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时常忽略教育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孩子一离开家就连基本的生活都成了一个难题。更有的孩子已经到了初中的年龄还不会洗衣服等简单家务,一件校服穿一个星期在学校非常普遍。
其实,做家务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主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责任感。所以,在孩子的教育计划里,每个家长都应该加上对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培养计划!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孩子呢?做好下面3点必不可少!
一、不同年龄做不同的家务,量力而行
·2~3岁引导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浇花、整理玩具等。
·3~4岁的时候主动摆放碗筷、把自己的脏衣服扔进脏衣篓、叠好自己的衣服等。
·4~5岁尝试自己铺床、把自己的洗漱用品整理摆放好、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
·5~6岁就可以引导孩子做复杂一些的工作。如整理自己的书包、帮忙擦桌扫地、收拾自己的房间等。
·7~12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做简单的饭、洗碗、擦地等更复杂一些的家务。
·13岁以后就可以鼓励孩子做清理冰箱、卫生间等家务。
二、培养让孩子主动做家务的习惯
1、从个人工作开始做起。
让孩子从个人的工作开始做起,培养孩子自主独立的观念;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然后再随年龄增长合理引导孩子帮忙分担家里的其他家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家长逐步引导。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某项家务工作,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引导孩子发现其中乐趣,而不是觉得家务是一项枯燥无聊的“任务”
3、家长鼓励夸奖,让孩子获得认同感。
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时,家长应当给予孩子肯定和夸奖。许多家长通过物质奖励来提升孩子的劳动兴趣,时间一长反而可能会起反作用,在表扬孩子的同时适当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才能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做家务。
4、以身作则,保持耐心。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让孩子感觉家务本身就是一件很讨厌的工作。家长们要注意父母双方对家务工作的分配,不要灌输孩子家务就是女生的工作等错误的观念。在日常也要保持耐心,孩子做不好某件工作时应该鼓励、帮助孩子完成工作,切忌破口大骂或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
三、让做家务变成亲子游戏
让孩子做家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做事能力,更可培养他的责任心。但是低龄儿童往往缺乏耐心,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时需要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能“自主自发”地去做,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份计划表,并且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什么?
2
从游戏中学习。例如:
清洁队员与收购员。宝宝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洁队员,开着一辆清洁车,收集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收购员处理,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择菜: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擦地比赛。设定一些小规则,家长和小朋友们用比赛的方式进行游戏,看看谁擦得又快又干净。
让宝宝从小就培养爱劳动、独立的能力,父母给孩子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会让他终身受益。所以,这个暑假,家长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