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成功的词语?
1.言传身教
注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造句:好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领导大家共同奋斗。
2.传道受业
注释: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出处: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伯乐相马
注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目标感?
一,做事有头有尾
二,说到做到,诚信做人
三,一心一意学习
四,一心一意吃饭
怎么培养孩子数感能力?
一、学会数数,建立数感
对于学龄前的幼儿而言,数数可能是接触数学,感知数字的第一关。我们要让孩子对数字有所认识,就要让孩子学会数数。这是数感培养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如何教孩子数数,我之前写过推文,有兴趣可以查找历史文章。
教孩子数数的过程,目的有三个:让孩子建立视觉上的空间关系,认识数字以及体会数字跟数量之间的关系。即:让孩子不仅认识数字,还能理解这些数字代表的数量,以及数字之间多和少的递进关系。
最常见的培养方法也是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的,上下楼数楼梯,看电梯数字数数,超市排队买单时点数前后排队人数,吃饭时思考需要摆放的餐具数量,餐厅等餐时数一数菜单上有几个菜,诸如此类的数数游戏。
二,数字与数量的关联,发散思维
有了数数的基础,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到将数字和物体一一对应,如果你的孩子会数数,但不能将准确的数字和对应数量的物品练习起来,那说明还需要多做对应数数的练习和游戏(具体游戏可参考天生会数学第二章的游戏)。
但是仅会数数是不够的,数感的培养在于建立数字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运用这些数字建立数感呢?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将数字进行发散思维,让孩子将生活中或者孩子自己认知中的数字和数量建立关联。比如数字5,可以与之关联的事物有很多,5根手指,星期五,家住5楼,小汽车有5个座位等等。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主动思考数字和生活中事物的关系,建立数字和实物之间的关联,从而培养孩子对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兴趣,运用思考过程中的发散思维,建立数感。
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给孩子介入奇数、偶数、相邻数等数学概念,运用这些数学概念进一步发散思维,理解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字间的联系。
三,理解数量关系,区分数字的意义
当孩子不知道何为量词时,他们是无法描述一杯水和一碗水的区别的。在他们看来,同样是水,只是装载的容器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但如果我们将一杯水和一碗水倒入相同的容器中时,水的多寡一眼就能识别出。这就是相同数字不同量带来的差异。
这种数和量的差异,我们可以让孩子在现实生活的实际操作中,去体验,去感受。
比如同样是数字1,一根手指和一周七天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同样是数字2,两天和两双鞋又代表了不同的数量。
四、多维度的数量比较,强化对数感理解
对于学龄前的幼儿而言,谁多谁少,谁高谁低,这些问题是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容易发生的对比现象。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些最常见的问题,使之转化为我们想要的数感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鼓励孩子找到尽可能多的比较维度,越多越好。
五,数量的估计,数感培养的核心
我们培养孩子的数感,最终是为了让孩子能口算、估算结果,或者用数感检验计算的准确性、合理性等。总之,数感跟计算密不可分,因为,数感培养的核心,就是对数量的估算能力了。
从我们实操的过程来看,估算在前面提到的四个维度都有涉及,因为数感是一种感觉,所以估算也是通过感觉来体现的。
数数阶段:对数量的估计体现在能瞬间识数(或者叫目测数量)。
无论是摆放整齐与否的一堆物品,孩子都能运用自己的方法识别出相应的数量,或者估算出大致的数量,这就表明孩子可以借助自己的数感进行判断、估算事物的数量了。
这个阶段的数感能力可以通过玩游戏、多练习来提高。
认数阶段:对数量的估计体现在熟练掌握数字的规律排列、组合。
除了我们常见的正数、倒数、奇偶数排序外,还可以让孩子判断一组数字的排列规律,或者验证一组数字加或减之后的结果是否正确(用奇偶数规律验证)等。
数量关系阶段:对数量的估计体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有些事物之间可能没有可视化的数字,但孩子也能通过对数感的敏感度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数量比较阶段:对数量的估计体现在能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判断和预估,也能运用恰当的基准数来估计数量的多少。
在数量估计阶段,我们要让孩子自己进行大胆猜测、估计并对其结果作比较,这对他们而言是积累数感最好的方法之一。这样的拓展思维活动都需要孩子智力活动有一定的定向作用,如猜测与估计是培养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整体把握,而比较则是培养幼儿事物数量的分类训练等。
家长既要给孩子创造培养数感的环境,让他们在数字的环境下,时时刻刻感受数字的魅力和奇妙,感知数的美,也要不断的诱发和引导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孩子被动接受数学变为主动探索数学,积极主动的思考数学的奥秘和乐趣。
总之,培养幼儿正确的数感,不仅有利于他们数学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发展创造潜能。
不过也要提醒各位家长朋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逐步沉淀、积累的过程。我们需要紧密联系孩子的实际生活,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让他们在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对数量、数量关系以及数量估算有充分的了解和感知,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体验、感受、领悟,并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获得对数字、数量的敏感性,最终建立起良好、正确的数感。
培养孩子爱心的10个建议?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关注;
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培养社交能力;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理解力;
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其参与志愿者活动;
多带孩子接触自然和动物,培养其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教育孩子关注弱势群体,尊重他们的权益;
多让孩子接触各种文化,扩大视野;
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培养自信心;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以身作则,做出爱心的表率,引导孩子学习和模仿。
培养孩子的仪式感跟责任感?
一、增加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当孩子考了第一名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出去吃饭,夸奖孩子,当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晚安吻,让孩子睡的更香甜。
孩子如果以后遇到困难,对生活沮丧时就会想到生活中的这些美好,激励他们勇敢前行,再次拾起对于生活的热爱。
二、能够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仪式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它要坚持很长时间才可以,就像一些节日的仪式感,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
如果孩子一直坚持着这些仪式感,他们的责任感就会增强,他们会把完成这些仪式感当成自己的责任,完全不怠慢。
孩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对于别的事情自然也就会有责任感,坚持去完成,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孩子差劲,而是因为孩子半途而废。
三、提高孩子的幸福感
小土豆的爸爸经常去国外出差,每次回国他都会给小土豆带礼物,孩子生日的时候,也会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跟孩子视频给孩子说生日祝福,给孩子准备礼物。
来自爸爸的礼物让小土豆很开心,哪怕这些礼物只是一张书签、一本书,但他很幸福,他能感觉到来自爸爸的爱,每次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的时候,小土豆也会非常幸福的告诉别的孩子,这是我爸爸送给我的。
注重给孩子的仪式感会让孩子感觉到爱与幸福,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孩子很容易满足,一件小小的物品就能让他们开心半天,因此每位家长都要注意,节日的时候、孩子生日的时候,或者某一天对于孩子而言很重要,都要准备仪式感给孩子,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一直都在,也一直都爱你。
培养孩子财商的七个建议?
1从小教会孩子认识金钱
2 给孩子零花钱
3 给孩子买四个储蓄罐 分别 装在罐里 花销 储存 公益 应急四种
4带着孩子出去消费 让孩子自己选自己喜欢的物品
5 教会孩子存钱
6 鼓励孩子出门赚钱
教会孩子延迟享用
怎样培养孩子的挫折感?
最近几年网上关于孩子“玻璃心”的案例越来越多,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究其原因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成为压垮他们的“稻草”。由此可见,培养孩子抗压力,势在必行。
如何培养孩子抗压力?日本著名作家久世浩司的《抗压力·亲子篇》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久世浩司是日本积极心理学学校的校长,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将自己的专业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所著的这本书,相信一定比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作者写的书更符合我们的实际需求。
培养抗压力可以从五个领域做起,这五个领域不必平均用力,可以先找到孩子最缺失的那个领域,然后用书中提供的方式方法采取针对性练习即可,很适合工作繁忙无暇在教育孩子方面投入太多时间的父母。
(一)增强自尊心
自尊心不足的危害很大,比如它会导致学校内欺凌事件发生和出现厌学症,它会导致孩子难以表达自己的见解,它会导致抑郁等。具体方法可参照以下几点:
1、多表扬孩子。表扬教育对孩子很重要,但是表扬时不要只重视结果,认可孩子努力的过程和行为同样重要。
2、找到孩子的性格优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优势,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这些性格优势并寻求发挥的方法,因为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获得成绩的人,都是擅长活用性格优势的人。
3、给予孩子积极的安抚。“表达对对方存在的认可的所有行为”都是安抚,比如拥抱、对视、微笑、感谢、照顾等等。
(二)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
情绪不能压抑,只能调节,强行压制反而会被情绪支配,特别是一些负面情绪,更不容易消除,如果持续出现,会导致冲动行为,所以,拥有情绪调节的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消极情绪产生的根源。作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不同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当我们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可以对照着查明原因,有时候仅仅知晓了情绪产生的原因,也能让心情得到平复。
当孩子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亲子练习帮助孩子进行情绪调节,这个练习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平复。让孩子平复的方法有深呼吸、听音乐、亲子阅读等。
第二步是命名。让孩子通过倾诉将内心的负面情绪释放。
第三步是共鸣。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了,就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吧。
当一些消极情绪“反刍”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下四种排遣方法:
运动法
音乐法
放松法
笔记法
父母帮助孩子找到排遣消极情绪的习惯后,这个习惯在孩子长大后也会帮助他战胜压力。
(三)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更具体的心理资源,表示在面对某个目标时认为自己只要去做就能成功。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具有很强的目标达成能力。他们即便遇到难题也不会逃避,而会坚持到最后,即使失败了也会立刻重拾自信。
被称为“自我效能感研究第一人”的班杜拉博士认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涉及四个要素:
真实体验
榜样作用
获得鼓励
振奋士气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和网球运动员锦织圭的案例,他们都是通过以上四种途径提升了自我效能感,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这也说明了自我效能感对培养抗压力的重要性。
(四)培养乐观精神
乐观更能适应压力强度高的职位,在学习和体育项目中也更容易表现出色,而悲观则会拉低各方面的竞争力,给生活很多方面带来损害。
赛利格曼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中指出,以下4种因素会导致孩子形成悲观思维:
遗传
对父母悲观言行的模仿
来自老师或教练的消极批评
带来无力感的消极经历
如果孩子变得不安、悲观时,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帮助孩子缓解悲观带来的不安情绪:
第一步是发现。轻轻问一句“怎么了”,让孩子明白父母是关心自己的。
第二步是安抚。推荐两句特别有效的回应方式:“没关系”和“随它去吧”。
第三布是推迟。可以给孩子一个建议:“等你洗完澡再来担心这件事吧。”
这三步通常能够有效地缓解孩子的不安情绪。
当孩子变得过度悲观的时候,也有一个将孩子拉回现实的小技巧:
第一步让孩子“想象最坏的情况”。
第二步让孩子反过来“思考最好的情况”。
第三步让孩子“想象可能的情况”。
这三步能够帮助孩子产生理性的想法,从而从过度悲观回到现实生活。
(五)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抗压力强的孩子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困难的时候,有人可以为他们的内心提供支撑,这让他们可以通过沟通来战胜逆境,这被称为“社会性支持”。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支持莫过于父母的。如果想培养抗压的孩子,父母能够做的就是成为孩子最大的支持者。那么如何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呢?请务必记住下面三个关键词:
陪伴
尊重
信任
此外,寻求他人的帮助也是很有必要的。作者认为,当自己陷入逆境之时,能够向其倾诉或寻求帮助的支持者的理想人数是五个。我们可以回顾过往经历,找到自己的支持者。
《抗压力亲子篇》详细地告诉了父母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需要强化哪些领域,以及如何具体操作。并且设计了20种生动有趣的三分钟亲子练习,让忙碌的父母轻轻松松完成帮助子女培养抗压力的任务。你get到这些方法了吗?
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在养育孩子时,为人父母的都希望能够培养一个内在有安全感,外在勇于探索世界的孩子。而在养育的过程当中,却经常会碰到孩子各种踌躇不前、焦虑不安、拉着父母嘟囔着要陪伴的情况。孩子是缺乏安全感吗?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成为孩子内在的“安全基地”,帮助孩子更自信的与他人和社会互动呢?
孩子真的缺乏安全感吗?警惕不同阶段的安全感误区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人生的各种里程碑。随着孩子经历的生活体验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的“安全感困惑”扑面而来:
a.6-9个月,原来还好好的,现在一看到陌生人就哭?
b.15-18个月,为什么孩子成了黏着爸爸妈妈的“狗皮膏药”?
d.2岁,孩子不去主动争取,做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陪?
e.3岁上幼儿园,孩子却一直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我要回家”?
孩子是缺乏安全感吗?
孩子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苦恼与不安,这些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吗?看到别的孩子落落大方的与其他人社交,很多的父母不禁焦虑起来。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孩子的这些表现,并非完全是缺乏安全感,而是孩子正在经历认知和身心发展的阶段变化。
比如说,孩子的“陌生人焦虑”,是因为他的认知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是孩子自我保护、辨别父母与陌生人的标志。这种焦虑在孩子1岁之后自然就消失了,并非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而黏着父母,做什么事都要家长陪,是因为孩子和父母建立起了亲密的依恋关系。他把爸爸妈妈定义为“安全基地”,只要孩子看到家人在,他就感觉到安心,可以放心做事情。
亲密的依恋关系带给孩子安全感
心里被爱滋养的孩子,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反而会更加大胆的和社会互动了。在他的内心,已经建立起了一座强大的“安全堡垒“,支持他跨出自己步伐,更自信的与世界和他人交流互动。
什么是安全感?你家的孩子有安全感吗?
安全感看不见也摸不着,父母又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真正的缺乏安全感呢?
四种依恋关系,判断你家的孩子是否有安全感
说到安全感,我们必须溯源到孩子从小和父母生活中形成的依恋关系。依附理论的鼻祖,最早是由约翰鲍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他提出:
孩子一出生就会去依赖身边重要的人(通常是妈妈),以此来保护自己、生存下来。他会发展出一套自我和外在互动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并学习用更有效的方式参与社会关系。
可以依赖父母是安全感的来源
关于鲍比的依附理论,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进行验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陌生人情景实验”了。
1.来自安斯沃斯“陌生人情景实验”的启示。
安斯沃斯将孩子和妈妈们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屋子里有许多的玩具。孩子和妈妈互动一段时间之后,妈妈离开,一位陌生人进来。实验者通过根据观察妈妈离开后又回来的情况,将孩子的不同反应分为了四种依恋类型。这个实验对现在我们判断孩子是否有安全感,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a.安全型依恋的宝宝,拥有安全感的内在基石。
在妈妈离开后,孩子会哭泣,但是和妈妈重聚后会很快的平静下来(安全基地回来了)。这类型的宝宝安全感最高,因为孩子和妈妈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
有安全感的孩子和父母有良好的依恋关系
我观察到身边许多注重亲子关系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很喜欢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并且对成人的照料也表现出信任。即使与家人分开,也可以自己独处一段时间,而不会感觉被抛弃,这就是内心安全感慢慢的表现。
b.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只有飘忽不定的安全感。
这类型的孩子在妈妈回来之后表现出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想和妈妈亲热,另外一方面在妈妈拥抱的时候又会出现情绪上的抵抗,甚至有些小孩会打妈妈。
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是这样的孩子,每次妈妈离开,回家后心里很高兴,同时对妈妈之前的离开又很生气。朋友总是说:这个孩子太难安抚了!
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孩子很难安抚
安全感飘忽不定的孩子,主要是因为父母照顾孩子的时候,做法经常前后不一致导致的。比如说照料人脾气阴晴不定,今天心情好,孩子做这件事是可以的;但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又不允许孩子做。因此,孩子的行为就会出现前后矛盾,因为他需要得到安全感的反复确认。
c.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是冷漠的自我保护者。
还有一些孩子,父母离开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焦虑的反应,好像有没有父母的陪伴都没有关系。父母回来了,也不会去抱妈妈,而是一直沉浸在自己玩玩具的世界。
有些父母觉得很轻松:“看,我家的孩子多么有安全感啊!我走了也不会哭闹,这太好了!”
然而事实是这样吗?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是父母经常没有办法陪在孩子的身边,或者陪着的时候也总是不能够及时的回应孩子的需求。
孩子只能用盾牌把自己保护起来
相信“哭的时候坚持不抱”的养育方式,最容易让孩子变成冷漠的自我保护者。孩子每次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他不得不自己处理的情绪,于是用一个厚厚的盾牌,把自己包裹起来、保护起来。
因此当父母离开回来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度也很低。
d.紊乱型依恋的孩子,生活中只剩下了恐惧。
如果孩子生活的环境遭受到暴力的对待,比如虐待、打骂、冷暴力等,就很容易出行为的紊乱。他们的行为不可预期,甚至在父母身边的行为总是疯狂的。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们的父母是不安全的,粗暴的对待会带来孩子的恐惧。
2.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不是看父母离开之后孩子哭不哭,而是你回来后孩子的反应。
我们可以从父母离开后孩子的反应,概判断孩子是属于哪一种依恋类型、以及分析孩子是否具有一定的安全感。
有了线,风筝才能在天空飞翔
安全感是孩子内心的一条看不见的线,就像风筝一样,飞得再高再远,有这一条线牵在手里,就可以安心的自由飞翔。如果风筝失去了线,孩子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有安全感的孩子的特征
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会哭的娃有奶吃”的孩子。意思就是说孩子会拥有依靠重要的人际关系获取慰藉的能力。在他遇上困难的时候,会愿意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比如说,一个3个月大的孩子,可以通过发出咯咯的笑声,吸引父母和他们互动;一个3岁的孩子,遇上打雷的天气,会扑向妈妈的怀里寻求安慰.....这些都是孩子运用社会能力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港湾
有安全感的孩子,他能了解自己,明白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比如说孩子会清晰的认知到:“电源开关很危险,会触电,我不能玩。”他们知道自己做事情的边界,如何让自己保持安全。
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们对世界拥有一种掌控感。如果他们可以被满足自由爬行运动,在7个月的时候他们就会努力爬一爬、够一够去取到自己想要的玩具;一个3岁的孩子会知道面对父母和外公外婆说不同的话语,来达到“吃糖”的目的。(不鼓励)他们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法,并且拥有创新的能力,而这些对世界的掌控感,会成就他们的安全感。他们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自信满满的人。
为什么安全感对孩子如此重要?
安全感是比物质满足更深层次的需求
没有一个安全的家庭,孩子就不会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源于童年时父母稳定的健康的爱,是比物质上的喂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指出:
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它建立在孩子幼年时期,特别是在孩子 3 岁前。
孩子除了吃饱穿暖,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及时的回应孩子需求、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搭一把手、在孩子能自己做的时候合理的退出,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你会发现他们会更加勇敢的向世界探索,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且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而不是自怨自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这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只有身心和心理共同被满足滋养,孩子成长的步子才会迈的更加坚定有力。
安全感让孩子感觉“我可以做到”,帮助他更好的走向独立
曾经我看过一部记录片,描述一只浣熊妈妈在离开家庭外出寻找食物时,为了降低小浣熊宝宝的分离焦虑而采取的方法。
浣熊妈妈留给浣熊宝宝掌心的爱
浣熊妈妈会先舔一舔小浣熊的手,并且将舔过的手摩挲自己的脸颊,好让浣熊宝宝仔细闻闻妈妈的味道。小浣熊因为有了妈妈的气味相伴在旁,就会感觉到安心、不再害怕,可以放松的呆在自己的小窝里等待妈妈觅食回来了。
这个熟悉的味道,就是孩子内在的安全感。有了这股内在力量,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可以做到的,“我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还会将这种力量转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里去。
比如说,当孩子去上幼儿园,心里有安全感的孩子,虽然分开的时候撕心裂肺,但是放学时看到爸爸妈妈,总会露出大大的笑容;他也会逐渐明白,爸爸妈妈虽然不在身边,但是爱永远在手心里。
安全感帮助孩子有勇气面对新生活
这种爱可以帮助他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自己倒水喝、自己上厕所、自己照顾自己。
只要孩子的心中盈满了爱,他就有勇气走向更独立的人生。
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拥有自信的心态和独立丰盈的人生
孩子6岁前的安全感,奠定了未来的人格根基。而因为孩子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各有不同,父母和孩子互动以及培养安全感的方式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0~6个月,对孩子最深层的爱是及时回应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提出:
婴儿最初的人生阶段,其发展任务是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建立孩子的信任感,就是在铸造孩子内心安全感的坚固城堡。在生命的最早期,孩子的一眸一笑,都值得我们及时的做出回应。很多老一辈,总是担心“孩子一哭就抱,怕不是要把孩子给惯坏了!”事实上,如果没有区分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和心理特点,这样一刀切的说法是对孩子的伤害,也不利于孩子早期安全感的培养。
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
对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再多的爱都不会把孩子惯坏。因为他正是通过我们给予他的回应,来判断自己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比如说,如果我们给孩子换纸尿裤,觉得味道比较难闻,脸上的表情是恶心的、厌恶的,那么他们就认为自己做了糟糕的事,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
而如果我们能给予孩子耐心的话语、温柔的动作和眼神帮助孩子换上干净的纸尿裤,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可以被接纳的。
这种被接纳的感觉让他相信自己可以信赖他人,信赖这个世界。孩子的第一层安全感,就在这种温柔的、及时的回应当中建立起来了。
6~10个月,积极的双向交流培养良好的安全感和亲子关系
双向的交流,意味着你来我往,而不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比如说:
a.一个球,从孩子的手中滚过来,我们抓住了球,说:“呀!宝宝把球滚过来了!”(描述孩子的动作)。
b.我们再把球滚回给孩子,观察孩子的反应,随时调整我们的互动和语言。(在互动中积极调整)
这样a+b的互动模式,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双向交流”。
和孩子进行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个交流当中,有语言、有动作、有眼神的交流、有难度适中的互动,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就会自自然然的建立起来,孩子的安全感也同样也会被建立起来。
从6个月开始,孩子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动作里程碑,学习爬行、独坐、站立、学步。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鼓励父母在家庭里开展“地板时间”与孩子一起互动。
6个月~2岁,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开展不同的“地板时间”,水到渠成地建立安全感
“地板时间”这个互动方式,最早是由美国的斯坦利格林斯潘提出来的。所谓的“地板时间”就是我们可以用来与孩子进行互动的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想法,加上我们的引导,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和相处。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安全感的获得是自自然然、水到渠成的。
1.地板时间帮助创造平等和谐、具有安全感的互动氛围。
在地板时间里,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孩子在地面上“平起平坐”。同时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顺应他的引导。一个球,滚的太远,低龄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难以够到,就会产生畏难心理,不去行动。
每个家长会在不断的互动当中,找到最平衡和谐的点。在这个互动的过程,我们就是教孩子,我们是可以信赖的人,安全感自然自然就会产生。
2.把主导权给孩子,让他自主选择游戏。
在地板时间里,玩什么是由孩子来主导的,而非成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创设一个相对完善的环境。
蒙特梭利的家庭活动区
比如说一个软硬度适中的地垫子、一个敞开的两层柜放上若干开放性的玩具(家庭中的电视柜也可以代替两层柜)
如果我们多一点观察、少一点干预,你会发现孩子是天生的大玩家。他会引导我们和他玩什么、怎么玩。
3.根据孩子的发展调整地板时间,为安全感的建构添砖加瓦。
孩子的发展不是停留的,而是不断的向前在走。因此环境以及我们的互动方式也需要随之做出改变,才能适应孩子发展的变化,辅助孩子内心安全感的建立以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在孩子开始拉起物品站立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固的把手扶杆,鼓励孩子运用自己力量抓起站立。一把重的、稳固的实木椅子(孩子推不动的)、沙发的边缘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蒙特梭利的家庭活动区
而在孩子会迈出几步了,我们还可以提供可以推动的物品,让孩子推着走。
在不断的体能发展中,他会感觉到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比如,他可以自由的移动,可以通过声音、动作让父母帮助自己达到目的,“我是一个多么有能力的人!“这种掌控身体的感觉,也会让他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2岁~6岁,增强安全感的五个原则
在大概2岁之后,孩子的心智模式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探索世界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在自由探索世界的同时,许多时候他们还不能判断自己做的事情,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因此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引导。孩子需要具备一种能让自己感到安心的能力。
1.设定行为界限,给予孩子安全感的“心理容器”。
孩子的自由不是无边无际的,没有边际的那不是自由,是放纵。如果孩子的生活当中,可以不受约束的做任何事,这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给孩子设置合理的限制
因此,我们需要给孩子设置一定的行为界限,界限会让孩子保持安全的身理和心理状态。比如说,我们会规定孩子不可以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以及破坏环境的事情。
如此,孩子在做事情、与他人互动的时候就会有行为边界,这种行为边界相当于孩子安全感的“心里容器”。他会明白:
a.不要去触碰电源,因为这样会触电。(不伤害自己)
b.不要一上来就去抢其他孩子的玩具,因为这样别人可能会攻击你、排挤你。(不伤害他人)
c.水彩笔要画在纸上,而不是涂在墙上,否则下次就没有水彩笔可以用了。(不破坏生活的环境)
d.人多的时候,不要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撞,要跟紧妈妈,不然可能会走丢。(意识到环境对自我的影响)
这些看似是对孩子的束缚,但是不难看出,这实际上是对孩子安全探索的保障。正是有了这些行为的约束,孩子才会知道自己如何做,可以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
孩子安全感的“心理容器”
这个状态就像是一个有安全感的“心理容器”,它帮助孩子感觉到什么样的行为是舒适合理的,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范围里可以自由的探索、愉快的玩耍。
2.创建一致的作息习惯,外在的稳定秩序会带给孩子内在的安全感。
我们成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我们要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国家,陌生的人、陌生的国度、不同的时差都会让我们有一些不安定的感觉。稳定、熟悉的环境会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对孩子来说这显得格外重要。
孩子们其实非常喜欢秩序,这种秩序体现在规律稳定的一日作息、不会经常有大变动的生活环境、固定的照料人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内在的安定感。
3.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受和情绪。
当孩子因为打雷,吓得哇哇大哭扑向我们。我们拥抱着孩子,当孩子情绪逐渐稳定之后,我们可以和孩子说:“刚才的雷声特别响,你感觉到特别害怕,是吗?”如此,孩子就会理解到自己的情绪,并且逐渐学习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情绪和感受。
害怕打雷的孩子,应该被鼓励说出感受
安全感并不是把感受憋在心里,而是明白可以表达出来,并且永远会有那么一个人,懂我,爱我。在儿童时期,这个人更多的是妈妈,而在成年后,这个人更多的是自己的人生伴侣。
4.运用逻辑思维,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孩子,会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因为面对困难,他们不至于感到害怕、惶恐,而是愿意积极尝试、努力用各种方式方法去解决。
在生活当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承担适当的自然后果,避免过度的保护。这会很好的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做了一件事,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一个自然的、有逻辑的反应。
让孩子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增长他们的知识和有逻辑的经验,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解决问题中,这也会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培养。
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拥有掌控力和成就感。
独立体现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孩子爬行、学步、奔跑、自己穿衣、吃饭、上幼儿园...这些都是孩子一个个独立的里程碑,标志着他们离开我们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每一个里程碑里,都能给予一定的辅助,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们会发展出更多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去面对人生各个不同的挑战。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儿的一些经验心得,现在的科技发达,我就尝试用数字产品帮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后也试用果很多款名为“早期阅读”或“学字”的应用软件,都不是十分满意,要么是到后期课程需要交费,要么就是说是免费,但内置广告频繁,影响学习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荐了 ,【猫小帅识字】应用。让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触汉字,感受汉字,感受汉字阅读带来的乐趣,可培养孩子的初步语感,给孩子带来更多学习兴趣。后来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课程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可以让孩子持续学下去,并且每一个关卡还都有复习环节,可重复学习,巩固先前所学内容。我们家长也可在设置中设置学习休息时间,培养孩子的用眼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孩子的数感能力是需要家长来培养的,这个对孩子以后学习数理化是非常的有帮助的,怎样培养孩子的树杆能力?那么,家长可以在生活当中的一些小细节来体现,比如说坐电梯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不停的看电梯的楼层数字,还有唱歌的时候经常给孩子唱一些带数字的歌,看书的时候让孩子注意书的页码的数字,还要经常给孩子做一些小型的数学题
怎样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有两个旅游团到日本伊豆旅行,走到了一条满是坑洞的路上。
一位导游满心抱怨,对着乘客说:“这路面简直就像是麻子脸一样!”乘客们也都开始纷纷抱怨。
另一位导游则不是这样,他对游客说:“现在,我们来到了著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乘客们都笑了,在车上体会这难得的颠簸,仍然兴致昂扬。
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出幽默的重要性,幽默感是一份财富,拥有幽默感的人,会收获好的人缘,乐观的心态,还有积极的人生。
幽默感不仅对个人的人生很重要,对关系最为固定的家庭来说也非常重要。气氛幽默的家庭,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健康。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父母的态度会很不一样,能够很亲切的开玩笑,有了矛盾也很容易解决,孩子在处理其他人际关系时会更有技巧,也更宽容。
懂得幽默的好处还有很多,从小培养孩子的幽默感无疑也是十分重要。有相关研究表明,孩子的幽默感30%来子天生性格,另外的大部分因素,是在于父母后天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