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手工制作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对绘画的兴趣更浓郁了,使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了,想象力和观察力都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飞速猛进。
幼儿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教育活动。
扩展资料: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各阶段幼儿的技能水平,从兴趣入手
在选择美术教学的内容时,首先要先了解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该阶段能够达到的水平,并选择合适的创作题材,当幼儿对题材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地配合老师,与老师互动。
2、尝试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
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喜欢欣赏不同绘画形式带来的不同的绘画效果,所以,可以给幼儿欣赏许多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名画或者范画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但是不能强迫幼儿必须与名画或范画画得一模一样,最好是能有自己的想象和想法。
3、给幼儿展示自己的平台
美术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展示幼儿的作品,这是提高幼儿自信,帮助幼儿互相学习和提高的最好的平台。
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和游戏化教学的区别?
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和游戏化教学最大区别是侧重点不同
教学的游戏化是将教材利用游戏方式进行转换,但仍然侧重教学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这是利用游戏在运行时进行文化教育的补充和添加,但仍然以游戏为主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如何将游戏化教学融入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精神,在游戏中孩子是快乐的、满足的、开放的。游戏有利于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可以无拘无束的在反映现实生活中,在游戏的构思中进行美的创造。幼儿的儿童画只是幼儿借助绘画工具来表达感受、娱乐身心,并以此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游戏。《新纲要》中指出:“儿童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当孩子们畅游在赤、橙、黄、绿中嬉戏,穿梭在横竖曲直间游戏,用他们天真的目光欣赏、解读着生活的美好,用稚嫩的笔触肆意的挥洒着对世界的体验时,我们看到了儿童世界的无限!使用游戏的形式融入到美术活动中,可以使幼儿创设不同的绘画情景,也可将内部精神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条件,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灵感。
一、“美”中添“游”,调动情绪
中班幼儿学习的动机感性多于理性。他们通常是凭着兴趣才去主动探索和学习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和过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样会为了活动的成果而坚持努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让现实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美术教育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在美术教育中结合音乐、故事、猜谜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感、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如:在开展美术活动:刮蜡画《七彩的梦》中,我尝试用音乐游戏氛围来贯穿整个活动,从而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使幼儿表现创作的欲望通过充分感受和聆听,在音乐游戏中萌发,又在自我创造的亲身体验中得到领悟美的真谛。孩子们在“七彩的梦”中,“梦”到了飞舞的七彩蝴蝶;“梦”到了游动的七彩小鱼;“梦”到了好吃的七彩水果……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用心灵重新构建世界,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世界。在游戏的结合下,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同时也获得了美的熏陶和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还使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美术情感得到了释放。
二、“美”中添“游”,丰富活动
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幼儿能更自由、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力。在游戏中,幼儿学习绘画技能技巧,禁止灌输和模仿的方法影响幼儿的艺术创造,寓教于乐,幼儿易接受,也能提高幼儿学画的兴趣。
1、以游戏为载体,开展有趣的绘画活动
中班上学期幼儿,他们对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动物很感兴趣,他们喜欢用色彩涂抹。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多种有趣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如: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小蜗牛去旅行”、“鱼儿游游游”、“小乌龟去散步”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的好朋友”、“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2、以游戏为载体,提供有趣的绘画材料
要使游戏与美术教学优化结合,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提供石块让幼儿涂色等。如在喷画活动“美丽的烟花”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颜色水粉颜料,还有喷头发的锗哩水的喷壶,幼儿只需用喷壶轻轻一喷,纸上便会形成一朵朵烟花。又如在纸团印画“春天的花”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颜料、纸团,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大纸上,一副大大的春天背景图就形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印花朵,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3、以游戏为载体,延伸有趣的绘画形式
幼儿园的绘画活动除了集体和分小组的形式之外,还可以延伸到受幼儿喜爱的区域游戏活动中,因为区域游戏活动不但能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丰富的活动材料是区域游戏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材料投放要有计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根据幼儿整体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阶段性地投放材料。如,手指点画,先投放单色的水粉颜料,让幼儿练习单色点画。然后逐渐增添颜色,由单色变为多色点画。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手指点画的兴趣,而且从材料的投放中逐渐认识了各种颜色。这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投放材料的方法,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把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放到活动区去进行,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加了,教师对幼儿单独辅导的机会增加了,同样幼儿练习的机会也增加了,更能提高幼儿绘画能力。
总之,运用游戏的形式贯穿于美术教学活动,始终是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与学习特点,也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培养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美术的兴趣,也将为幼儿以后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优点?
幼儿游戏化教学具有自由、趣味、实践等特点,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善教乐学的有效载体。由于幼儿年龄小,游戏教学不仅能让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而且能让他们更加快乐地成长。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证明,我们只有把丰富多彩的游戏有效地融入幼儿教育之中,幼儿在身体机能、行为习惯、认知水平、合作交流、品格意志等方面才能得到真正的强化。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有哪些?
美术欣赏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增加表像经验的积累,提高对美的感受力。
绘画与手工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具体的操作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逐步掌握多种绘画和手工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有进行创造性表现的意识和欲望,体验从活动中得来的各种感受,同时又促进美术欣赏力的提高。应该说,绘画、手工和欣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三个方面,它们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美术绘画教程教学?
美术绘画入门教程,绘画基础要学的东西挺多的,比如:线稿、素描、人体、色彩、人物设计都需要学,最重要还是素描,素描能锻炼绘画的基础记住打扎实了就啥事都好办了
美术教学步骤?
欣赏理解,现场绘画,作品多角度评价
美术教学论概念?
美术课程教学论,即《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重点阐述美术与教学关系与教学方法的大学教材。
第一章分析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过程、发展趋势,着重分析了美术新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五个显著特征。
第二章分析了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含义、性质、研究对象以及学科基础等问题。
第三章分析了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功能、基本取向等问题,侧重论述了美术课程与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及意义。
第四章对美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含义、选择的原则,美术课程资源的含义、内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途径,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涵义、意义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章分析了美术教学过程的概念、功能、本质和有效教学的涵义、原则、途径等问题,论述了学习方式改革的意义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分析了美术教学模式的概念、特征、意义和发展趋势以及美术教学方法的含义、特征、类型等问题,探讨了当前值得关注的五种教学模式。
第七章分析了美术教学原则及含义,论述美术教学策略、含义、特征等问题。
第八章介绍了美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功能、类型等问题,分析了新课程标准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同时阐述了美术学生与教师的评价。
第九章对美术教师角色的含义、特征及其转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师必备的素质,并对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意义以及策略思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幼儿美术教学目标?
总目标的内容:
一: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二: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三: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内容要求:
一,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二,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三,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四,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术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六,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的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如何体现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进行自己的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游戏充盈于心,充盈于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全神贯注于游戏的幼儿是富有创造力的、自由的和快乐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定义
所谓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指把幼儿的教育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在幼儿园里游戏就是基本活动。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而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其次,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再者,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因此《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
二、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游戏的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能有利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
(一)游戏有益于增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性游戏,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强体质,使他们的动作变得协调、身体变得结实。当幼儿在玩沙子、绘画、拼图等游戏时,可以训练手指、手腕、手掌的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使幼儿变得更加灵巧,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二)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游戏,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创伤。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相互学习,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互动,逐渐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在学前领域中,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幼儿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儿在做“医生治病”的游戏中,体验了医生、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母亲的焦虑,孩子的痛苦、医生的积极治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达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发展同情心和面对变化作出反映等综合调节能力。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实现了情感的发展,使幼儿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感的冲动性,高级情感随之在游戏中萌芽。
(三) 游戏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因素,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知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幼儿通过游戏探索环境,接触事物获得知识,自由地进行各种模仿、操作与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过程中体会空间和高低,在玩水的过程中感觉干与湿,玩积木的过程中体会并认识大小、形状、颜色等,在玩推小汽车的过程中观察到汽车的速度和力度的关系等。因此,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儿童获取社会经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三、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 (一)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常常利用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达到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的目的。游戏环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建立立体设计增强系统性,以保证游戏环境平衡状态。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的特点,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以幼儿能够接受的形象与符号,向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统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发展幼儿弹跳能力(双脚跳)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新颖、有趣的游戏情境。通过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富有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创造性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了热身操,热身时还不时用“嗨、嗨”的喊声鼓励自己。教学活动中,老师设计4个环节:小蝌蚪找妈妈、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鹅走、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初步了解了“双脚跳”的动作方法: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用较短的时间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空间与时间,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要善于发现孩子思维的火花,保护幼儿可贵的创造精神,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三)幼师在游戏中的指导
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但是教师也要合理地对幼儿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即指导。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准备游戏、创设游戏环境,应根据不同年龄和游戏水平的幼儿选择难度适宜 、符合幼儿兴趣、及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融入游戏,使幼儿获得认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同时可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的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因为不同的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与内容,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游戏活动来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功
最后,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结合运用,包括观察、询问、评价以及教师直接的游戏参与。观察中教师要针对儿童游戏情况确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创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戏监督者、调停者、游戏者、记录员、顾问或通讯员等。另外,教师通常是以假装角色进人游戏,成为游戏的一员。一旦进入游戏情境,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角色规范采取行动,利用角色之间的关系采取隐蔽的方式控制 游戏发展。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假装介入应仅干预一段时间,在达到一定教育目的后教师即应离开。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认识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手段,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任务隐藏并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习得技能。是符合幼儿园教学特点及幼儿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我国早期教育专家冯德全先生说,对幼儿来说“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将幼儿园教学活动完全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