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有四大块,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倾听排在首位,因为倾听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前提,是幼儿发展语言的基础。可见,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条要求中体现了两点:一是专注的听,二是理解的听。专注的听是指幼儿听的习惯,理解的听是指幼儿听的效果。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要求,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内在联系,即专注的听是理解的听的基础,只有专注的听才能听清、听懂乃至理解,能理解的听后才能进行语言表达。因此,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效果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的倾听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思维不能跟着老师走,回答问题牛头不对马嘴。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我们先从其重要性谈起。

一、良好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以往,在我们的家长心中倾听习惯应该放在入小学后在去重点培养。但是经过我们多年的幼小衔接课程研究发现倾听习惯应该从学前教育的早期入手。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小学家长反应:孩子入小学后,学习为什么总是落后于别的同学;为什么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记不住,还要打电话问别人;为什么孩子总是上课好动、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其主要原因是孩子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前期是孩子形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关键期,只有学会了怎样倾听,孩子才会感知和理解语言,才能促进语言的发展,达到学习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家园共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要了解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中班幼儿心里发展的年龄特点

1、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

2、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专注程度有所提高,但与大班幼儿相比,他们的理解水平相对较低。

3、在听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4、当语速较快或连续讲话时间较长时,幼儿往往无法听清楚甚或不能完整地从中获取信息,从而影响了他的理解与表达。

以上是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而现阶段我们的孩子已经有了倾听习惯的雏形。下面我来说几条,请家长根据我所提的内容对号入座,看看您的孩子是否有这些表现:

1、对别人的语音或谈话的内容感兴趣,对和别人交谈感兴趣,并且在双方交谈时对对方的讲话感兴趣。

2、对儿童电视节目感兴趣,对外语或其他的方言感兴趣。

3、当您的孩子能够安静、全神贯注地倾听一段谈话、一个故事和一个电视节目中的对话的时候,您的孩子就养成了有趣倾听的习惯。

并不是说孩子具备了以上这些就具备了良好倾听的习惯,这只是倾听习惯养成的初步表现。针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的利用。

三、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和能力的目标及具体内容

现阶段孩子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目标是:上课安静的听讲,注意力集中15分钟左右,在别人说话时,能用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不随意插嘴、打断他人讲话;在集体活动中,控制过分的表现欲,既要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学会倾听同伴的见解。

  幼儿倾听能力应着重培养三种倾听技能:专注性倾听,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老师走等); 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如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的声音等)的倾听;理解性倾听,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包括回答问题情况和执行指令情况等)。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著名的社会学家兰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孩子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表达与表现”的第一条便是“注意倾听他人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那么,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呢?我提供一下几点建议:

1、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孩子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确的音,在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

 

2、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让孩子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还可让孩子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将孩子带到幻想中的动物世界、古老宫殿时,他们会完全忘却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听。

  

3、多多称赞和表扬孩子,鼓励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自信心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的肯定,并使其坚持不懈。所以只要孩子能认真听对方讲话,理解了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听懂对方的话,就可给予表扬鼓励。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孩子以后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4、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家长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其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一边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5、利用“听辨错误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生活中,有的孩子听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家长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

6、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善于倾听孩子心声。培养孩子倾听习惯需要家园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家长,其孩子习惯明显优于那些随意的家长。幼儿期是好模仿的时期,环境的创设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良好的环境对其倾听习惯的养成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孩子有什么话总不肯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因为,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孩子说的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孩子便只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且,孩子还会感觉到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从此更加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这种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心理学家提示父母说:“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许多年才能恢复自尊。”事实上,孩子虽然还小,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是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这些权利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父母必须定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在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端正姿态,千万不要摆出一副表面上倾听,实际上千方百计想出一些理由来反驳他的样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否定孩子的思想,这样孩子便不会再主动与父母交流了。

如造房子一般,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实践证明,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说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在学习活动中,幼儿主动地听,积极地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高。

以下是

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1、激发孩子的倾听兴趣。生活中,停下来多听。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倾听各种声音,例如:城市中汽车引擎的发动声、清脆的车铃声等;大自然中淅淅沥沥的雨声、淙淙的流水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等。比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模仿一些有趣的声音并结合生活中的声音一起采集起来,和孩子共同做成音频或视频,给孩子带来欢乐的同时,激发他们倾听的欲望和兴趣。

2、选故事,讲给孩子听。听故事是锻炼孩子倾听能力的最好方式之一,选择的故事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具体、生动,富有趣味性。这里推荐一些比较适合低龄孩子听的故事,例如:《九色鹿》《海的女儿》《小黑鱼》《丑小鸭》《小红帽》等。同时家长可以通过有趣生动的声音,稍微浮夸的动作把故事讲给孩子听,最后还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检验孩子倾听的效果。

3、用游戏,寓教于乐。这里推荐两个小游戏:“传话”、“听词坐立”,也是我个人经常在家和课堂带孩子玩的小游戏。例如:我在家和孩子玩一起玩传话游戏,我在孩子耳边轻轻地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让孩子把这句话传达给爸爸。另外,在我带一年级孩子语文课时会玩“听词坐立”的游戏。我会随机说一些词语,例如,当听到“鸭子”时,孩子起立,再次听到时坐下。这个词语可以自己来定,也可以升级游戏难度,让孩子听到同一类词语时起立,比如动物或植物等。

4、家长树立倾听的榜样。俞敏洪说过:如果家庭是一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

5、注意倾听礼仪。家长和别人聊天时,如果孩子在场,家长要尽量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比如家长可以自然而安静地坐或站着;面带微笑,看着说话人的眼睛;不随便插嘴,耐心地听他人把话说完。孩子一旁看着,自然而然就会受到熏陶。

怎样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可以给孩子报一个口才表演班,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口才以及自我表现的能力,只要,孩子胆子大了,慢慢的就会懂得如何表达自己了。

如何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

 1、一边听一边挑错,增强倾听的准确性:听别人发言时,教孩子要能发现问题,大胆提出不同看法,并能说出理由。例如:科学探索活动“沉浮”,我要求孩子边听边找出同伴说错的地方,并要说出为什么。当有孩子说:“塑料瓶子浮在水面上”时,马上有小朋友站起来说:“塑料瓶子也可以沉在水底,因为,瓶子里装满上水就重了。”在挑错过程中倾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做好示范,言传大于身教: 教师要专注倾听每个幼儿的发言,不论是对错,流畅或吞吞吐吐,也不管是来诉说或是“打小报告”的,教师不论有多忙也要停下手中的活儿,耐心的倾听,并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只有老师做到真正的聆听,才能为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幼儿就象一张白纸,教师的一言一行将在幼儿的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3、多用一些肢体类的语言,吸引孩子注意力: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过不了几分钟就会疲劳,所以要经常提醒孩子们注意听别人讲话,及时表扬注意听别人讲话的孩子,这样孩子慢慢地就会养成倾听的习惯。平时,要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细微的动作亲近孩子,消除孩子们的恐惧心理;进行讲解或小结时,可以做一些示意动作来提示。例如:拍手、用两手指小耳朵、走过去摸摸孩子的头等来辅助口头语言,吸引孩子注意力,达到良好的效果。

  4、一边听一边想,教孩子去思考别人所讲的话:听别人讲话,绝不是简单机械的,要教孩子多想一想,看听到的和自己的想到的是否一致,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5、多表扬,多鼓励有利于调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小孩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好表现、爱比试、喜欢听表扬等,只要抓住这些特点,在要求孩子听老师或同伴讲话之前,先鼓励:“咱们大家比一比,看谁耳朵灵,听得认真”。孩子们会不约而同地比赛。当然,口头表扬也不宜使用过多,适当的时候我还给“榜样”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糖果以及卡通画等,用来弥补口头表扬的不足。

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多数语音表达能力弱的宝宝都是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说话,因此人际交往可能出现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让宝宝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丰富宝宝的生活内容

父母要丰富宝宝的生活内容,多带孩子出去走,带宝宝去观察大自然。

二、培养宝宝的口语表达能力

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多交流,让宝宝对语言保持高度的敏感。

三、借助绘本与宝宝互动交流

绘本的图画或有趣的故事会吸引宝宝,所以父母要陪宝宝看绘本的时候,可以跟宝宝相互交流。

四、扩充宝宝的词汇量

父母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扩充宝宝的词汇量。

五、鼓励宝宝把话讲完整

宝宝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要先从简单的时开始,然后向完整的句子过度。

当孩子开始咿呀学说话时,大人要积极回应,不管你是模仿孩子的发音还是说其他的什么话,都能激起孩子的表达欲了。我家小乖每次发出声响的时候我都会给予回应,印象最深的是他发出ma这个音的时候,我会很积极的答应,在三个多月的时候,我家小乖在肚子饿了的情况下,不仅大声喊叫,有时候还能清楚的喊出“妈”。每当这时,我就会来到他身边说妈妈来了,你饿了吧?然后将他搂在怀里吃奶。

现在,我家小乖有需求了(尤其是饿了,或是要上厕所),他不光是哭,嘴里还在咿咿呀呀有节奏的说着什么,还伴随着不同的表情。如果他的需求没有及时的得到满足,他会发出更加激烈的咿呀声,就好像在发脾气一样。

分享一个我家宝宝识字的经历了,宝宝今年3岁了,开始让他识字,认字。之前都是从淘宝购买一些带图的卡片和书本让他认识,不过效果不明显,花费大量时间,还容易损坏,而且宝宝什么都想往嘴里塞,有些比较小的拼图什么的,就怕宝宝吃了。

然后我下载了好多软件让宝宝学习,一开始是不错,但是呢用到后面都要收费,价格还不便宜,顿时有种坑爹的感觉。

后来发现了一款APP【 猫小帅识字】,真心推荐大家使用,里面有很多的冒险故事,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平常特别好动的他,一看这个就安静的听故事。各种游戏关卡让宝宝重复学习汉字内容,加深记忆,让我这个陪宝宝玩的麻麻都觉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简单,宝宝自己都能独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款软件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

而且我们家乡口音特别重,就怕宝宝跟着学以后改不了,要是上学了带有这种浓厚的口音,肯定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宝宝现在特别爱学习,每天下班都缠着我给跟他互动,陪他一起玩里面的游戏,不仅学的快,还让我这做麻麻的人也轻松了很多。

孩子的表达能力要怎么培养?

孩子的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以下是主观和客观角度分析,如何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主观角度: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同时,家长应该积极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和反馈,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

客观角度:

(a) 给予孩子阅读的机会:阅读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

(b) 鼓励孩子参加朗读和演讲活动:通过参加朗读和演讲活动,孩子可以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训练自己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c) 提供情境和角色扮演练习的机会:通过情境和角色扮演练习,孩子可以更加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d) 鼓励孩子写作和绘画:写作和绘画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家长可以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并通过阅读、朗读、演讲、情境练习、写作和绘画等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与孩子的表达能力培养相关的著作,供您参考:

1.《如何与孩子谈论任何事情》: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艾伦·吉恩,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提供了许多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2.《演讲之禅》:作者是美国演讲教练加里·詹姆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演讲,提高演讲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3.《写作之路》:作者是美国作家朱莉娅·卡梅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进行写作,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故事的力量:如何通过故事影响他人》:作者是美国作家彼得·吉达,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通过故事影响他人。

总之,这些著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帮助孩子培养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上他们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了。

一、我怀孕期间,就对儿子实施了胎教,定时听舒缓的音乐,听儿歌和听一些比较好的儿童故事。孩子出生后,说话比较早,口齿表达比较清楚。我觉得他比他表姐说话要清楚了许多。

二、和孩子多进行语言交流,并且要用普通话交流。比如给儿子读故事的时候,让儿子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让儿子谈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是你,你怎么做。

三、儿子现在五岁多,已经认识了一百多汉字,我要求儿子给字组词后,要造一个完整的句子。我对儿子训练得多了,小家伙竟然说出了比较优美有意境的句子。

四、给孩子提供语言表达的平台。比如,让孩子讲故事,家长给孩子进行录音,这样长期坚持,孩子一出口就能流畅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五、带着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玩耍,让孩子学会与小朋友交流。

六、如果孩子大了,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参加主持人竞选,参加学校班干部竞选,参加演讲比赛等,多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多说,多锻炼,多展示自己!

如何培养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使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

1、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营造良好语言氛围。

2、提供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使幼儿有话敢说。

3、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二)运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的方法。

1、多看。

经常带领幼儿观察周围树、人、花、草、小动物有哪些变化?幼儿有了自己亲身感受,亲身体验后,就会有话说了,如:小草发芽了,花开了,有红、黄、蓝……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2、多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

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能正确地模仿说。

让幼儿多听,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也能使幼儿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3、多说。

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有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机会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练着说,学着说,在说中学说。

4、多练。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吐字清楚,丰富幼儿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这些都要在语言实践中去学习掌握,让孩子多说几遍,渐渐地,幼儿就会说了。

如何提升幼儿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认为交流是提升幼儿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的方法。

1.示范作用:首先,作为父母或者幼儿教育者,我们需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表达,也许孩子一开始的表述很冗余,不够好,但是耐心的倾听,眼睛的注视,倾听者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是孩子需要收集的反馈信息,如果我们能够给予肯定和支持那么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如果我们表现出不耐烦或者贬低,那么可能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表达;

2.练习:在父母或者幼儿教育者说完之后,鼓励孩子说,这个过程就起到了示范及引导孩子在倾听之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作用,在孩子表达的过程中,大人应该积极收集孩子的闪光点和改进的地方,表达完成之后,先是给予肯定,然后温和的给出指导的建议。

这么一来一去,孩子不仅会倾听也会说了,同时,也与成人建立了很好的情感链接,如果能够每天睡前或者饭后安排这样一段时间(不用多15-20分钟即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在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巨大进步。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01

养育孩子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也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

电影《教父》里说过:“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个“本质”指的就是逻辑,拥有良好逻辑思维能力,能更快解决问题,未来走得更远。

02

曾看过微软一道面试题: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80%人的答案是:因为圆井盖不容易掉进下水道,各个方向尺寸都一样。

这个答案很常规,但是显而易见不是微软想要的答案。

我们来看看那些拉开了彼此差距的优秀答案:

原因1:圆井盖更方便使用。方井盖用时候可能还要调整角度,对准4个角,圆井盖则不用。

原因2:圆井盖可以滚动,理论上搬运比方井盖方便。

原因3:要和圆形的下水道配合,大概因为周长相同的图形,圆的面积最大,所以挖洞常常都是圆形的。

......

最神奇的是,还有面试者坚持认为方井盖也行,并给出合理理由说服了考官,最终成功入职微软。

微软考核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03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父母可以怎么做?

可以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针对性进行。

0~3岁:动作思维阶段

孩子在0~3岁时,主要是动作思维。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用手练习抓握,训练孩子的翻滚、爬行、蹦跳等协调能力,不要害怕他们把手弄脏,也不要因为害怕他们把衣服弄脏而阻止他们尝试自己吃饭。

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尽管让孩子去尝试和去体验,这些动作有助于孩子动作思维的发展。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位美国三岁的小男孩儿给妈妈做饭,他自己到超市采购食材,回到家之后熟练的使用微波炉和剪刀,并且把桌椅和板凳摆放好,等着妈妈回来共进晚餐。

这个场景非常温馨,很多妈妈都表示羡慕和感动。

当时就有妈妈说,才三岁的孩子怎么就会用微波炉啦,我们从来不会让孩子使用,因为感觉非常的危险,现在知道要适当放手才行。

3~6岁: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开始积累丰富的语言表达。逐步从生活中积累着认知和经验,初步展现出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

父母可多引导孩子思考和动手,增加孩子的经验。同时引导孩子多表达,通过语言组织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记得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杜江和霍思燕的儿子嗯哼,就是一个语言能力表达非常强的小男孩。

当时他才三岁到四岁的样子,非常喜欢和人聊天,连人人都害怕的陈小春,他也乐呵呵叫“春哥”,处理人际问题时很有范儿。

其实,这就是得益于杜江和霍思燕在日常生活中对他的引导。他们对孩子非常有耐心,用心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动手做实践,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6~11岁: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开始过度到抽象逻辑思维。

家长可以多问孩子:“有一个房子,内有四个小房间,每只小房子里又有两张椅子,那么一共有几张椅子?”

记得,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此外,父母一定不要被标准答案束缚,鼓励孩子进行天马行空去想象,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慢慢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孩子一定会越来越爱思考,成为一个逻辑能力很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