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大班个案观察:幼儿是否专心听讲?

大班个案观察:幼儿是否专心听讲?

观察目的:在集体活动时该幼儿是否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是否积极。观察实录:

今天的集体活动是《木屐咯叽叽》,当我出示挂图开始讲故事时,晨晨睁大了亮晶晶的小眼睛认真地听着,她一边听一边看着挂图。故事的第一、第二小节讲完了,我开始提问:故事里的老公公、老婆婆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把大黑熊吓跑了?晨晨似乎在动脑筋,但是没有举手,其他小朋友起来回答问题了,晨晨认真地听他们回答问题。接着,我开始讲故事的下部分了,讲着讲着,旁边的小朋友摸了摸晨晨,她也忍不住和他说了句悄悄话。我用眼神暗示了一下晨晨,晨晨坐神气了继续听故事。情况分析:

1.从以上的情况来看,晨晨在集体活动时有时专心有时不够专心,其他幼儿干扰她时,她就不够专心,没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从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晨晨还不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不够多。

教育措施:

1.利用区角活动的时间,对晨晨进行单独的引导,让她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2.晨晨举手回答问题时,

老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慢慢让晨晨养成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幼儿园个案分析怎么写?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如何写(含示例)

XX小朋友性格非常活泼,好动。无论什么活动都很积极、主动,但是调皮捣蛋的成分居多。如:小朋友刚站好队准备游戏,他就冲过来冲过去,把队伍搅乱,或者游戏时带头做许多很危险的动作;无论课堂气氛多么活跃或安静,他都是不停的动啊动,不是玩玩手,就是扭扭身子转过来转过去的。总之,他无时无刻不在动。每一次,老师刚提醒他不到2秒,他就又恢复了他的好动。

实施措施

1.针对的XX这些行为,我们首先从思想上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不足,然后再采取语言提示等直观教育手段纠正幼儿的行为,这样幼儿就容易接受。

2.孩子小,他的行为容易反复,不容易得到巩固,因此,要利用日常活中的教育契机,坚持不懈。

3.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教育,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小班时,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屡次和家长做了沟通,家长从未重视过。现在大班了,家长看到孩子的情况着急了,天天追着老师问怎么办?)

效果

基本上没有改观,父母也说他们也没办法,用尽了各种方法不管用,刚说完,不到2秒就又恢复本性了,管不了。

针对这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和他谈话,主动和他聊天,活动中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他,并且让他和性格内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他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他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他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经过努力,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不论怎样,他都只能坚持2秒钟。

分析

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他的习惯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孩子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这个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家中,面对那样自由的空间,在无人监督的真空状态下,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他什么道理他都懂,也很清楚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可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人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他的无意性的行为得不到发展,就成了现在这样。

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导语:观察是幼儿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好幼儿园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分析幼儿行为背后原因的一条通道,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可是,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观察?每一种观察记录需要从哪方面来记录?……许多问题却常常困扰着老师们。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观察记录怎么写”:

一、观察记录的性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所以,从这个序列上来看,要建立教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的充分依据,仅仅知道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合适的记录工具的观察,就像没有反思和计划的教学一样,很难保证有切实的进步。

(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教师的全部记录文本可以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是记录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独立性的。如果一种行为和现象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些记录不在当时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有关启示,那么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由于记录本身的特点,是形成物质的、静止的文件,不是稍纵即逝的场景和观念,也不是某种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复利用,当然也就可以跳出单纯的教学流程之外,被派作别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同样道理,当我们说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时,并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临时偶发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记录,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计划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三)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 书面的记录比大脑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 书面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大脑的记忆。

3. 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

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可以增进和加深教师对于幼儿当前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把握他们的兴趣、交往和人际关系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和各种生长中的能力;其二,可以发现课程生成的来源,或者渗透某些教育教学内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的记录,本身内含着教师对于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过程和对于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过程,帮助教师清理有关目的是否明确、手段和目的是否符合、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幼儿的反应是否合乎教育教学的预期、为何幼儿会有这样的反应等等问题。

4. 记录还可以帮助教师。

思考一个目前没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个问题:教育过程中的许多现象、教育环境中的许多材料缺乏合适的命名。这是因为具体的进行中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动性和场景性的,所以它要么不需要概念,要么由于实物和场景的帮助,不需要准确的或事先得到公认的概念、然而记录则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脱离具体行动和场景的,而且是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来进行的活动,所以有关现象和实物的命名问题,就成为了现实的不方便,进而在反思中直接成为了教师把握的对象。

5. 记录对于观察行为的反作用:它规范、便利教师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的习惯,保证有效省时,它也使得教师在以后观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6. 长期记录的积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在总体上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局部上了解个别幼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了解某些材料发挥作用的规律、原理。

7. 持续的、有方向的记录,可以检验教师的某些假设、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8. 它对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园信息之间的沟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 它是教师个人的档案库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的历史基础。

二、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

(一) 根据记录的结构性(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划分:

1. 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记录

特定事件的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它主观的意见,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则必须要保留一个事件的原始记录,而且该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2)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这样,教师一切的观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离开她的理解和判断。

纯研究的要求和纯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有一个调谐的但又不是平庸化的处理。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证每一方的独立性,明确各自的要求和条件,然后要以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服从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主观性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将客观性和规律性放在出发点的位置。这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实践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普遍的准则。因此我们具体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记录之后,观察者的判断、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种形式“附加”在原始记录之上,如加括号、旁注,或者结尾的点评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区分地“渗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个已经完成的教育过程或现象的“质”的记录文本,不能缺少记录者的判断、推论、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观的成分,因为记录者不是一个无关的研究者,而是对眼前的场景、现象负有责任的、对一些现象事件带着实用的关心的内部成员。而上述主观成分,是记录者对此负责和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现。

第三,大量的观察记录不仅反映教师出于观察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更要突出教师自己的行为本身。而对于自身行为的记录,记录者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感受、动机,当然有时候也要用旁注或括号的方式,但是在性质上就不再是对别人的心理过程的推论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现场意识到的意念、情绪,理应同别人的行为一样,都属于可以观察到的、留有痕迹的,因而是对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观性的因素。

(3)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事件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人的行为。反映人的记录,着重在揭示人的行为的背景、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反馈以及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记录一个幼儿的个案。反映现象及其规律的记录,则着重在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记录一件事情的讨论和处理。由此可见,不论何种记录,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过程的,交代背景、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须有某种连续性。

幼儿园幼儿个案大班观察记录表怎么填写?

观察情况记录 幼儿制作了一个圆圆的饼干,在饼干上用彩笔帽印上了很多花纹,使得这个橡皮泥的饼干很立体,很形象。 评价与分析 这个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制作的饼干也很形象,她还创造性的用彩笔印花,很有创意。 教师介入策略 教师引导幼儿...

大班幼儿闹情绪的个案分析动不动就甩脾气爱听好话?

律差的孩子自由散漫,没有纪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在生活中也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而自律性强孩子做事会很有条理,对做人做事都十分的有帮助。在这里就有2则例子,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1

有一次,张明和妈妈一起过马路,红灯亮了,但当时并没有车辆经过。于是妈妈连忙拉着张明的手说:“反正没车,我们快过去吧。”

张明下意识地对妈妈说:“妈妈,红灯呢!”

妈妈不耐烦地说:“管那么多干什么,快点走!”

于是拉起张明就闯红灯过了马路。

从此以后,妈妈发现张明在家里也学会自由散漫,没有自律性。当她认识到是自己的不良教育影响了孩子时,已经后悔莫及了。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在赏识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孩子自律,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因此,赏识孩子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是从语言到行动,全身心地赏识和鼓励孩子。

为了鼓励孩子严格自律,父母可以在制定规矩和计划的时候征求孩子的意见,和他一起完成。而不是以父母的意志来强迫孩子遵守。

案例2

王刚过完暑假就该上四年级了。在这个暑假里,他不仅按计划完成当天的作业,而且参加了少年宫的游泳班,学会了游泳。是什么让他如此自律呢?

原来,王刚三四岁开始,妈妈就鼓励他动手洗手绢等小东西。刚开始,王刚洗不好,洒了满地满身的水,但妈妈一点都不怪他,还夸赞他“干得真好!”王刚越干越有劲,不仅很快学会了洗手绢,而且以后只要自己能做的事情都抢着做。

从上小学开始,爸爸就和他一起制定了家规。比如要求王刚放学回家先做作业,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个小时,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等;要求爸爸在家里不能抽烟,每天要洗碗等。这些规矩都是爸爸和王刚一起商量制定出来的,并且还要双方签字,谁违反了,谁就按规定接受相应的惩罚。

王刚觉得这样很民主,大家都按制度行事,公平合理,所以十分愿意接受。有时候爸爸忍不住在家里抽烟,王刚都会教育爸爸要遵守家规。

后来,爸爸又鼓励他自己安排做作业和玩耍的时间。当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爸爸的时候,爸爸会说:“你的计划真不错,就按这个执行吧!”

就这样,王刚在父母的赏识中变得越来越自律了。

没有自律,就不会有成功。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不仅表示了爸爸对孩子的赏识和尊重,而且有效地鼓励和培养了孩子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可谓一举两得。

而如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方式。有些父母把许多事都替孩子“管”了,有时是因为担心孩子太小做不了,有时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这样一来,也许孩子会感到很享受、很快乐,但是换个角度看,父母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变得懒散。

另外,那种凡事父母都说了算、不许孩子发表意见的“老子”式家规已经过时了,在新时代,用公平合理的方式制定家规,更能起到激励孩子严格自律的作用。

赏识和鼓励在锻炼孩子的自律能力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要赏识孩子,所以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去做什么,而应该通过鼓励,让孩子自愿去做。在父母的强迫下做的事情,孩子不仅不会记住,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而如果是他们自愿去做的,效果自然就好多了。

比如,当你要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可能会说“等会再做”,可是过了很久,他也丝毫没有自己动手的意思。这时,父母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就干脆替孩子做完了。这样的纵容会使孩子养成懒散和没有时间观念的毛病。而正确的方法是问问孩子“等会”需要多久,让他明确说出一个时间,然后告诉他:“说到就要做到”。而不要说“等会就等会吧”这样太过宽容或者“给我马上去!”这样强制的话。

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自律的习惯,可以克服很多不良嗜好,比如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游戏机。当他懂得约束和克制自己的时候,他就能够把握分寸。因此,在赏识孩子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对于孩子能够自己管好的事,家长可以多教一些方法,多尊重孩子的自愿,多赏识孩子的成绩,慢慢的,孩子就懂得如何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从而自然而然地就把这当作一种习惯了。

当你希望孩子自觉遵守一些规则和制度时,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而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实际行动鼓励孩子遵守规则。你可以说:“来,像妈妈这样做。”

平时给孩子制定规矩时,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并且也要给自己制定一些规矩,让孩子觉得公平合理,以此鼓励孩子遵守规矩。你可以说:“来,咱们好好商量一下。”

幼儿早期自律性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那么,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规则意识的建立

规则的建立来源和提炼于日常生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和孩子多谈各种规则,也就是讲道理,从孩子最熟悉的身边事说起。例如:垃圾要丢到垃圾桶,不能乱扔;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自己的东西可以拿,别人的物品不要动;喝水要拿自己的杯子,擦手要用自己的毛巾;饭前便后要洗手……一旦建立了规则,就不能有一次例外,违反了就要进行一定的惩罚,孩子为了让父母和老师高兴或避免惩罚,就会学着约束自己。自律意识就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所制定和执行的规则,在内容和方式上应当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和理解,并从幼儿的角度批判性地考察现有的规则,以利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

延迟需要的满足,培养抵制诱惑和欲望的能力

孩子很小的时候,完全要依赖父母的帮助,饿了、渴了,他们往往急不可待地表达要求,大声啼哭表达喂奶的需要。但半岁以后,父母就应该跟孩子解释:牛奶刚刚冲好,等一分钟就行了。不要以为他们听不懂,听多了,他们就会理解的,孩子哭,就让她哭几分钟,不用过于担心。

心理学家米切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进行研究,开展了著名的“成长跟踪实验”:30名年仅4岁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每个孩子面前放着一块糖,老师告诉他们:“等我离开后,大家可以吃糖,但是如果谁愿意等我回来以后再吃,就会又得到一颗糖。”孩子们的表现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几乎是在老师走出教室的一瞬间就立刻享用了糖,而有的孩子凭借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勇敢地战胜了自我:捂上眼睛假装睡觉、拿出一本喜爱的图书翻阅……最终得到了两块糖的回报。大约12年以后,这些孩子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差异已经非常明显。实验结果证明:能坚持等老师回来的孩子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表现明显优于那些老师一走就吃掉糖的孩子。

当孩子渐渐长大后,尤其是当他们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后,家长就更应该有意识地训练他们,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让孩子的欲望膨胀。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创造良好积极的环境

环境在物质上的匮乏意味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不能享受充分的活动和交往的机会。如果一个教室里的材料十分简单而且数量有限,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就容易为争抢工具和材料而发生冲突;哪怕有再多的规则,再多强制的集体行动都无法避免纪律问题,孩子会想方设法地钻空子,教师也会为了管制幼儿而疲于奔命,造成两种极端的儿童:一种是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听话”孩子,另一种是坐不住,攻击性强、敌对的孩子。两种孩子都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一个宽容、和谐、接纳的气氛有利于我们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将反过来鼓励他们形成对社会良好的认识和行为,更积极而自信地与外界交往。

保护好孩子羞耻心和负罪感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的时候,就会产生负罪感。负罪感会令孩子有强烈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愿望,孩子会自觉对照成人的要求,自行检查自己的行为,是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孩子进行羞耻感的复原。

例如:妈妈做饭时,五岁的萌萌正拿着油画棒兴高采烈地在雪白的墙壁上画画,完全没有顾及到妈妈推门时看到眼前情形时大惊失色的表情。妈妈大喊一声:“不能画!”萌萌抬头看见妈妈的表情,当场呆住了,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的萌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妈妈走到萌萌面前,轻轻地抱起她说:“萌萌,这可是我们刚刚装修的新家,你看,雪白的墙壁变脏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动手刷干净吧。”萌萌听后,蓄满泪水的眼里重新放出了希望的光芒,连忙去拿桶和刷子。在和妈妈一起刷墙的时候,萌萌格外卖力……

所以,父母和老师要重视孩子负罪感的适当存在,保护好孩子的羞耻心。只有这样,孩子的自律意识才会产生并强大起来。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做到的,这时候自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自律能够让他们保持专注,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坚持到底、不放松,如果缺乏自律性,很可能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后退,想放弃,这样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所以,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忽视对他们自律能力的培养。现在不能够控制自己的孩子,以后做事情也是不可能认真和投入的。多鼓励孩子。当我们发现孩子松懈、厌倦,不想坚持自己,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告诉他们:

“就差这么点了,为什么不做好呢?”

“再坚持一会,你能做好的。”

有了这样的鼓励和督促,孩子就会重新打起精神,重新回到自己的事情上。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认真做一件事情的重要意义。

孩子有时候可能会觉得很多事情不用那么用心,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比如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字要写上好多遍,为什么一道题要反复演算。这时就要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这样做,是为了加深记忆,这样才能够不忘记,以后才能够不算错。比如有的孩子写字,写了几笔以后,觉得太麻烦,就不想好好写,即使写了,也是应付,写得乱七八糟的。这时就要告诉他们:“只有反复地写,才能够熟练,以后才不会写错。”孩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会认真起来。

孩子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我们更不要代劳。

如果一旦我们代劳,孩子就会觉得凡是他们做不了的事情就会有别人帮忙,即使自己不动手也会有奇迹发生。这样下去,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懒惰,不愿意自己去想办法。越是困难的事情,我们就越是要让孩子自己完成。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孩子可以做到的,比如洗自己的手绢,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发现他们没做好时我们不要着急,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实在完成不了,我们再耐心的告诉他们怎样去做,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这样他们才会从这样的小事中得到启发,积累成功的经验。

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要保持冷静。

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没把事情做好,闹情绪,甚至又哭又闹,这时我们不要轻易退步。孩子太小,把哭闹当成法宝,这时我们反而要冷静下来,不要指责孩子,要与孩子一起想办法,弄清其中的原因,孩子看到我们的态度,会受到影响,学会控制自己,投入到自己的事情当中。当孩子能够控制自己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遇到怎样的困难,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我们就能够看到一个有自控能力的、有耐心的孩子,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如何培养出有自律性的孩子

有这么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研究:研究者给一些四岁的孩子每人发一个苹果,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你们能忍着不吃这个苹果,那么过一会,你们还会得到另一个,作为奖励。在研究者离开的时间里,有的孩子忍着不吃,有的孩子忍不住吃了。若干年后,实验者对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能忍着不吃的孩子,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方面,都更有成绩,情商也更高,而那些不能忍耐不能克制自己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命运就不那么乐观。

这个研究说明了自律能力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自律能力,将决定孩子的学业、乃至他们的一生是否成功与幸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推崇忍耐、克制这些品质的,比如,“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灭”字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就是强调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是古代君子的一大特征。中国的传统家长们很重视“律”,就是给孩子定规矩、严要求。

鼓励冲动、鼓励张扬,鼓励一个人听从自己的直觉、冲动和欲望。美国教育很崇尚这种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就做到哪、常有难以预测的举动。随着西方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现在的一些家长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强调“自”。一味地给孩子自主权和自由,放养,认为只要顺其自然,孩子就会长好。

其实,对孩子过严或者过松都不好,只有把握得当,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对事情进行有条不紊的规划,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1、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宝宝活动时撒一地的玩具,叫他帮忙收拾还不乐意”“孩子每天都让我催他,才愿意去完成作业”“孩子上课忘了带笔盒,回来还怪我没帮他收拾好书包”…...这些都是宝宝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妈妈忙碌了一天回来,还要面对孩子的一系列坏毛病,倍感辛苦。对于孩子的屡教不改的态度,更是有心无力。

孩子没有责任心,就不愿为任何的人和事负责任。如此一来,往后遇到什么过失,都会惯性的把责任推给父母或其他人。找借口、理由为自己解围,同时,一个缺乏责任感的孩子,做事会变得被动、拖延。对日后生活与学习都会有所影响。

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呢?换言之,孩子是天生就没有责任心的吗?并不是,孩子的责任心是可塑造的。如果不是父母把大小事都包揽在自己身上,事事为孩子做主,没有让孩子承当起自己的责任,也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孩子很难养成缺少责任心的坏习惯。

如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从小事抓起,从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

比如孩子做完作业后让他自己整理书桌,吃完饭后帮着收拾一下碗筷,家里的地面脏了拿拖把去给擦干净,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孩子这些事情做的多了,做习惯了,他的责任心自然就培养起来了。家长也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不负责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而再地受到了自然后果的惩罚,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再会马马虎虎、草率了事。

2、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瑶瑶跟爸爸一起玩飞行棋,瑶瑶求胜心切,并不按照游戏规则来玩。一向宠爱瑶瑶的爸爸,这回却不允许瑶瑶这样做。他坚决地告诉瑶瑶,游戏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而改变。瑶瑶想赢得胜利就要靠自己动脑筋。刚开始,瑶瑶会因为爸爸的坚决的态度感到不开心,甚至要利用哭闹来让爸爸改变游戏规则。但是爸爸并不买账,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瑶瑶只好妥协,老老实实遵守游戏规则玩了起来。

的确,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多数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都习惯性围着孩子转,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结果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就发现孩子把家里的习惯带到了幼儿园,不遵守幼儿园的规则,比如喜欢跟别的孩子抢玩具、东西乱扔,也不听从老师的安排,上课讲小话打瞌睡,不按照规定完成作业等。这样,不仅让孩子成为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也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带来不利。

那么,该如何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呢?

在家中设立一个合理的约束、限制的规范,这是管好孩子的一个重要开端。在执行过程中,家庭成员要尽可能行为一致,保持公正性。不能让心情、天气等成为家长破坏规则的借口;在你想加强约束时,要避免使用威胁,尤其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威胁,孩子会很快想到您根本不会那样做。

当然,如果孩子的反常行为的确情有可原的话,还是可以灵活处理。家长可以适当放松,让孩子明白你知道他们的感受,但并不意味投降或是接受他们的行为。

3、有条不紊的规划

一个做事没有条理、没有规划的孩子,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将会比其同龄人会更加辛苦。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养成有条不紊的做事习惯。

首先,让孩子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协助孩子制作一个时间表吧。让他自己决定,该几点起床、起床后首先要做什么、吃完早餐后又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做完作业等。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孩子会有困难,家长可以适当放松,过于求成只会让孩子很快失去耐性。哪怕孩子只完成了时间表的一部分,家长也应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有信心的坚持下去。

其次,让孩子学着打理自己的生活物品。

部分孩子习惯由父母安排打理好生活用品,比如绘画过后,随便把画笔扔在桌子上不收拾。这样不但造成孩子习惯性的依赖父母,还会养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所以妈妈要教育孩子有条不紊的整理自己物品。要先给孩子树立自己收拾东西的意识,如果明天要上学了,妈妈可以在睡觉前,告诉孩子应该在今晚把书包收拾好,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什么物品,避免第二天清早慌乱收拾。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在往后的生活中,孩子在做事前,就能有意识的规划好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这样孩子做事起来就井井有条,不会遇到困难就乱了手脚。

如何给自律性差孩子立规矩

碰到孩子这种自律性差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总是反反复复地用“不准”“不能”等强制命令,殊不知孩子会因此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甚至出现心理反抗的倾向。

因为他还小其实孩子的这种所谓自律性差是和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的。比如,孩子不能完成一项家长要求的任务,可能是因为他的肌肉运动缺乏协调动作的能力。当孩子的这些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有了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就会有所提高。

好奇心使然

孩子喜欢干扰别人,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其实是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以及有好奇心的表现。家长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发展特点,要尊重孩子的这种模仿和好奇的心理特质,充分地给孩子提供模仿和有新奇感的对象。

让孩子多多认识事物,并鼓励孩子当小老师,让孩子享受不断更新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这样才能有助于家长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秩序美感,这样也才能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主和自律性。

哭闹成法宝

当家长没有满足幼儿的要求时,幼儿就会经常大吵大闹,这说明平时家长对幼儿情绪方面的自我控制的培养并不重视,幼儿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哭闹当成法宝。因此,家长要重视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关心孩子的情绪问题,培养孩子的情绪自制。

规则要不要

有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对幼儿树立规则的意识,就算制定了规则的也只是基本停留在幼儿的生理上,还没有上升到幼儿的行为品德规则上。这也是幼儿自律能力发展较弱的原因之一。

幼儿最初的自我控制,是在外界纪律的制约和成人语言的影响下,从遵守规则开始的,因此,家长在家中应该为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饮食、作息、行为和品德规则。

责任在哪里

责任感是自律产生的基础。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孩子普遍都缺乏责任感的培养,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都是由成人包办。即使孩子完成了任务,家长也会认为那是孩子的一时冲动、好玩而不予重视和关注。家长的一些消极评价也会让孩子的失去自信心,使孩子无法坚持到底,从而造成了幼儿的任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

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分析?

大班幼儿年龄特征如下:

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

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好学、好问、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求知欲提高;

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提高。

大班幼儿的建构能力分析?

幼儿园大班要掌握的建构技能:

(1) 能在垒高的基础上尝试用架空的方法搭建不同的房屋。

(2)综合利用平铺、延长、架空、围合等技能搭建围墙。

(3)尝试用曲线平铺、直线平铺、延长等技能搭建不同小路。

(4)能为不同的房子加盖房顶,或者搭建4种及以上不同造型的房子即为优秀。

(5)保持场地基本干净、整洁。(搭建过程中)

幼儿个案分析幼儿不午睡兴奋怎么办?

和家长沟通,首先了解幼儿在家午睡情况,是否有午睡习惯,如果在家没有午睡习惯,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的午睡习惯,如果在家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睡不着,建议老师调整陪伴方法,比如老师可以在午睡时给孩子讲故事等。有利于孩子睡眠。

幼儿园大班幼儿发展状况分析?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3、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

4、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

共同规则

幼儿园小班半日活动个案分析?

场景实录:

  这天中午起床,我又像往常一样门口检查孩子的穿鞋状况,果不其然又有几个孩子穿反了鞋,如果是以前我会直接对孩子说:“宝宝你的鞋穿反了,快换过来吧!”但是这天我突然灵机一动,故作惊讶的指着蒲玉的鞋说:“哎呀,宝宝,你的鞋宝宝怎样在吵架呀?你看它们两个正歪着头生气呢!”蒲玉听后立刻低下了头左看看右看看,笑着对我说:“呵呵,鞋子宝宝真的生气了!”于是我之后她的话说:“哎呀,鞋子宝宝这么好的好朋友,它们怎样会生气的呢,你赶快帮帮她们,让她们别生气了呀!”只见蒲玉蹲下身子,坐在床边脱下了鞋子,把它们换了过来,其他的小朋友看见了,都低下头去检查自己的鞋子有没有吵架,穿反鞋的小朋友就透过这样个比喻把穿反的鞋子都给换了过来,没想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比我每一天纠正他们的错误来得有用,从那天以后,我每一天起床后发现他们把鞋子穿反了就会提醒他们:“快看看你的鞋宝宝又在吵架了呢!”孩子们会立刻自己检查并把穿反的鞋倒过来,有的孩子穿好了还会开心地说:“我的鞋宝宝不吵架了。”

  分析:

  1、班级幼儿现状分析:

  我班幼儿由于父母的工作忙,大部分孩子都是由家里老人带大的,可想而知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娇惯程度,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包办,就算是孩子能做的事情他们也担心孩子会做不来,久而久之使得孩子的自理潜力越来越差。

  2、幼儿年龄特点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活动资料的组织应充分思考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就拿穿反鞋这一件小事为例,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只用说教来让孩子认识左右是违背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但如过只靠老师的关注和帮忙,又错失了孩子很好的学习的机会。

  3、采用教育措施的分析:

  小班的幼儿对很多现象都喜欢拟人化,他们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有生机的,他们会对小花、小草说话;会对积木、玩具对话;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具当成好朋友。两只穿在脚上的鞋子再老师的口中变成了宝宝还赋予他们吵架的情节,帮忙孩子在情节中关注到鞋子是分左右的,只有穿对了鞋子宝宝才会开心。。所以对小班孩子的教育要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顺着他们的喜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园个案分析记载,情况分析,措施和效果?

  (一)前置部分 ①文题;②作者;③摘要(概述性摘要,100字左右);④关键词;⑤英文摘要。(二)正文部分 1.前言( (1)病例选择的依据 叙述所选病例是否为少见特殊的病例,其特殊性在何处。 (2)个案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2.病例介绍或临床资料( 病例重点介绍与护理有关的内容,不要过多介绍医生的诊断治疗措施。  病例简介包括:①患者一般情况;②病史;③医护过程及效果;④转归等。 3.护理(2000字左右) 此部分是个案护理写作的重点内容,应按护理类别详细介绍护理方法、护理措施及具体作法,特别是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的一些创新尝试和独特作法,要详细具体介绍,以体现文章的特色。  护理类别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治疗护理 ①医嘱护理(执行医嘱):如用药护理、输液护理、给氧护理、导管护理等;②对症护理:如高热护理、疼痛护理、咳嗽护理、腹泻护理等。 (2)观察护理 ①病情观察与处理;②重症监护与抢救;③功能监护与指导;④伤口观察与护理;⑤并发症观察与护理;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   (3)生活护理 ①饮食护理;②排泄护理;③皮肤护理等。 (4)康复护理功能训练等。 (5)消毒隔离 ①随时消毒,终末消毒;②传染病隔离,保护性隔离。 (6)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倾听解释、支持鼓励、保证指导)。 (7)健康教育 ①入院教育;②住院教育;③出院教育。   4。出院指导或家庭康复指导 此部分可并入“护理”项目中写作,也可不写此项内容。 5.讨论、体会或小结( (1)特殊病例的护理特点,与常规护理的不同之处。 (2)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配合治疗的重点。 (3)重要的或关键的护理措施,独特护理的创新尝试、新见解、新作法。   (4)护理效果评价,可对比护理结果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评价,也可用患者的反映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5)护理体会,认真总结护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以及能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启迪。 (6)概述性总结,对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高度概括地作出总结(小结)。   (三)后置部分参考文献。 三、写作要求 1.特殊病个案护理报告的病例选择,最主要的原则是病例少见特殊,具有新、稀、奇、特等特点。 (1)复杂病例的护理临床少见,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与护理的难度大,但通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成为成功治愈的案例。  如“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1例髋关节离断术后切口及半骨盆严重感染患者的护理”等。 (2)危重病例的监护 如“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3)罕见病例的护理。 (4)常见病不常见表现病例的护理。 (5)药物少见不良反应病例的护理。   (6)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新措施病例的护理。 (7)误诊误治病例的护理。 (8)首发病例的护理 首次发现的病例,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没有现成的常规护理措施,故探讨其护理方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如2002年11月16日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生的世界首例SARS患者(我国简称“非典”)的护理,2003年发生的首例禽流感患者的护理,2009年发生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2008年我国安徽阜阳市发生的首例手足口病者的护理等。   2.亲护病例 个案护理报告的病例应来自护士自己亲自参与护理的病例。由于亲自护理,亲自记录护理病历,对病例十分熟悉,写作才会得心应手。 3.资料完整 选择的病例不仅要有特色,而且要求护理资料记录完整。从入院评估到每日评估,以及每天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均有完整记录。  因为写作不仅需要使用医生记录的诊疗资料,更需要使用护士记录的护理资料。 4.格式熟悉 要熟悉个案写作的格式与要求,阅读权威杂志的个案报告,可作为自己模仿写作的范文。 5.彰显独特 个案护理报告应该用“怎么做”的语气介绍自己独特的作法,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常规护理方法的介绍。  因为病例特殊,所以需用一些特殊的护理措施,仅用常规护理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对特殊病例的独特护理,是一种创新尝试,介绍独特的新护理方法,可以彰显文章的特色。 6.评价效果 可将护理结果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对比,以评价护理效果;也可用患者的反应来评价护理的效果,为此需加强护患双方的互动交流与沟通。   7.认真修改 “文不厌改”,“玉越琢越美,文章越改越精”。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不仅要自行反复修改,也应虚心请教专家指导后认真修改,以求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