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撕纸可以撕哪些?
幼儿园的小班的孩子如果要进行试纸课的话,其实很简单,首先我们开始准备各种各样的彩色的纸,然后让学生进行撕撕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他撕成什么形了,比如三角形半圆形,圆形,梯形,这些都可以对孩子进行指导的,撕完之后记得给他们进行鼓励。
小班撕纸锻炼幼儿什么能力?
1、锻炼小朋友的精细动作。小班小朋友大动作在发展,精细动作发展的相对缓慢。撕纸时需要大拇指和食指配合,将纸撕下来。这需要两个手指配合得很好,才能完成这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
2、锻炼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小班的小朋友手眼协调能力较弱,对肌肉的控制还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在撕纸中小朋友需要将纸撕下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会撕得比较大块,没有固定形状。精细动作发展的好的小朋友,会将纸撕成长条形。(沿着线撕)
3、锻炼小朋友的想象力。撕纸动作可以和音乐游戏结合,可以让小朋友在《打蚊子》音乐中想象自己喜欢的情境。
4、撕纸撕下来的不同形状可以让孩子有不同的感受,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比如说同样是圆,可能有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撕的是饼干。有的会认为是圆圆的球,有的会认为是月亮。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1、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2、学习有感情朗诵儿歌。3、萌发对燕子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 感受儿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教学难点是:理解儿歌的内容。活动准备1、有关燕子的图片2、带幼儿观察小燕子筑巢、衔泥巴的过程活动过程一、提问①“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全身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②“它们会干些什么?”(会衔泥巴和小树枝来筑巢、会飞、会找虫子、喂食)二、教师出示燕子的图片,教幼儿朗诵儿歌三、朗诵儿歌、表演儿歌。边朗诵边做动作。
农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分几步?
农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
1,幼儿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2,幼儿户外安全,老师全程陪护。
3,幼儿户外的体育器材以安全有趣设计。等
如何利用智慧阅读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具体如下:1. 教师要利用智慧阅读管理平台查阅、统计、分析并反馈学生每月、每周、每日的阅读记录和达标情况,督促学生及时纠偏。
2. 利用智慧阅读App记录线下阅读情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交流、分享的机会和上传阅读作业的空间,指导学生完成丰富有趣的研读任务等。
3. 全面掌握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完成作业的质量,组织班级或班际阅读交流和阅读比赛,将学生的阅读记录、读书笔记、阅读报告等作业纳入评优评先范围,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
4. 教师可充分利用平台数据的分析报告,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后续阅读活动。在平台登录个人账户后,学生的阅读效果、阅读偏好、阅读建议等各项目均会生成详细的数据分析,学生可借此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便于后续展开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提高训练。
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综述?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编写,共分六个项目对学生训练。主要内容包括: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每个项目都包含了几个不同的任务,在每个任务中,都按学习活动一设计活动一实施活动一试教活动一评价活动这五个环节进行训练。
学习活动主要让学生学习幼儿园具体教学活动的目标、特点和设计思路;设计活动主要训练学生模仿设计具体活动的能力及拟写活动教案的能力;实施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活动的组织指导策略;试教活动主要训练学生按活动教案尝试教学活动组织的能力;评价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前面环节的训练进行评价、反思和总结。
在每个项目的最后,设计了拓展阅读环节,用以拓展学生的相关知识,以便学生在以后实际的工作中提升和拓展能力。
基于亲子研学活动发展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名称:基于亲子研学活动的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研究
研究背景:自主学习能力是幼儿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但在传统教育中difficult培养。亲子共同研学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研究意义:丰富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推动教育模式变革,增强家庭教育作用。
研究目标:探索基于亲子研学活动发展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研究方法:采取课程试验的方法,选取某幼儿园高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为期6个月的亲子研学活动,采用观察、访谈、编制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等方法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进行跟踪评价。
课题内容:
1. 亲子研学活动的理论依据、组织策略与实施方案设计。
2. 基于亲子研学活动的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培育路径与关键点探析。
3. 不同类型的亲子研学活动对培育幼儿不同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效果评析。
4. 幼儿园与家庭联动,共同推进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的框架模式构建。
5. 研究结论与启示,亲子研学活动发展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发现基于亲子研学活动发展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与路径,构建家园联动的自主学习能力培育框架模式,丰富自主学习能力培育理论和实践。为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重要资源。
我园是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根据周边环境,发挥农村地域优势,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优化幼教质量、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
因此我们根据区域活动的新理念、结合本园的环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愉悦的发展,真正体现出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教育思想。
一、区域活动中乡土材料的收集在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我们非常注重乡土材料的收集,我们的材料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收集的。
谈一谈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有哪些看法?
幼儿园整合课程实施中必须注意的七个问题
什么是整合?整合是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了“整合”对儿童学习的重要意
义,幼儿教育课程的研究者们在有关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认识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同倾向,给儿童提供“整合”的课程成为了国际国内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迄今
为止,国内已有几种引人注目的整合取向的课程模式,主要是在学科范围内进行整合的“经验模式”,以主题方式进行整合的“主题模式”,以及以项目为方式进行
整合的“项目活动模式”。结合自身教改实践,我认为不管是何种模式,都必须要做到七个“坚持”。
一、整合课程观念要坚持辩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个领域的内容相
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就课程与教学而言,分科和整合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
分。与此相对应,学校课程中的分科和整合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整合和分科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
展状况,不同阶段的课程整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年级越低,整合的程度可以越高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综合化的程度应该高些,尤其是我们的幼儿园
课程。
我们必须注意克服教育中常常出现的那种以偏纠偏的思维定式,要么片面强调整合或分科的优点,要么试图取代对方,这些都是不足取的。解决问题的关键立足于人
是整体、教育是整体、生活是整体的观点,在课程开发和教学中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该整合的坚决综合,该分科的坚持分科,整合中有分化,分科中有整合,取长
补短,相得益彰。
二、整合课程目标要坚持发展性
请看一例:在绘画活动“小鸭”教学过程中,某教师一改以往先讲解示范绘画步骤、后让幼儿模仿的枯燥教学方法,而是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活动的小鸭纸板
玩具。结果,孩子们一接过就很有兴趣的和它玩了起来,转转“小鸭”的头,动动“小鸭”的翅膀,摆摆“小鸭”的腿,每个孩子都玩得非常带劲,有时还发出欢快
的笑声。孩子们一边玩,一边用桌上的各种圆片粘贴小鸭,这位老师看了情不自禁地问:“你的小鸭在干什么”?孩子们争着回答:“我的小鸭在看天上的云”;
“我的小鸭在低着头找小鱼吃”;“鸭妈妈不见了,小鸭回头找妈妈哟”;“我的小鸭和你们都不一样,他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这位教师趁热打铁:
“小鸭怎么会做各种动作”?“转小鸭的头,嘴巴朝哪儿,小鸭就能看到哪儿了”。孩子们通过摆弄探索,经过了一个试验过程后,轻松地在纸上画出各种动态的小
鸭了。这个活动中,孩子自始至终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学得轻松又自然,他们的作品充分表现了各自的创造和想象,是孩子们自己的画。
的确,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存在。幼儿园的课程关注的不是应教给幼儿哪些知识,而是幼儿发展的任务是什么,或者说
幼儿应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分科或分领域的教育,往往导致教师只注意某一学科或领域的教育价值。如:在数学课或语言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
会只注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活动中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或幼儿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或社会性的问题却往往会被忽视,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幼儿发
展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中核心的整合,是其他各项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教育整合中的工具性目标、认知性目标与情意性目标的制定都应该关注幼儿的发展。
三、整合课程内容要坚持系列性
教育内容的整合不仅表现在不同领域、不同内容之间产生的有机联系,而且需要构成系列。比如,教学《小兔乖乖》,我除了安排故事以外,还整合了其他相关教育
内容:健康《小兔采蘑菇》、设计《小兔家的房子》、歌曲《小兔乖乖》、创造性游戏《小兔家的工作》、绘画《可爱的小兔》、折纸《萝卜》等。这一系列教育内
容都是与小兔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有助于培养孩子感受、理解、运用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者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
验,将他们日常生活、周围环境和社会信息中大量的素材合理组织,选择孩子所关注的内容,进行系列性整合。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选择孩子日常生活经验。孩子自身及日常生活是孩子熟悉的,最易于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最易于孩子的理解和表达。选择大量的孩子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整合,才能引导孩子对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以此激发孩子进行探究、发现。
其次:选择孩子可以理解的社会信息。现代社会中的孩子已不再生活在一个狭隘和封闭的空间里,社会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并影响着孩子。孩子们
会关心“神州五号”,会讨论“北京奥运”,会谈论“希望工程”;教者不妨由此引导孩子开展积极的讨论。这类整合活动不仅使孩子的语言得到发展,而且也使他
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
第三:选择孩子可接受的科技发展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孩子有机会感受或了解到许多科技信息。他们不再拘泥于拼插积木、电动玩具,而更多地对新的科技现象
产生极大的兴趣,想去了解,去探究、去发现。这不仅使孩子的语言表述、运用的机会大大增加,而且思维的加工和概括也不断地得到锻炼。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在相
辅相成的过程中得到整合。这类内容如“家乡的高层建筑”“神奇的电脑”“我见到的高速公路”“上海的磁悬浮”等。这类内容整合无疑能大大帮助孩子积累有益
的生活经验,为孩子的将来打下扎实基础,促进孩子和谐、全面的发展。
四、整合课程参与要坚持全员性
整合课程应当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而更多的是以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幼
儿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成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需要、兴趣、经验、探索和体验将被受到高度重视。整合课程作为很重要的课程改革运
动,也必须得到家长的了解、认同和支持,从而让他们也能做个积极的参与者。如此,才有可能不出现:家长每天询问孩子学到了什么,如果孩子没有认出几个字,
或是没有学会几个美丽的形容词,或是没有认识几种动物,那就会认为孩子什么也没学到,从而质疑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此,才有可能出现:家长不只限于询问孩子
今天学到了什么,还应和孩子一起在家里或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延伸主题活动,从而观察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学习经验及创造性表现,甚至为主题活动做力所
能及的事,如收集准备各种资料,给予孩子有关知识方面的准备,以及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某些教育活动等。
虽然整合课程强调重视孩子的兴趣和与孩子在互动中生成课程,但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最近兴趣点,还是需要教师在进行每个主题教学之前做好教学计划。不仅如
此,我们幼儿园同事之间还常常共同讨论一个主题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再根据各自的强项来分工,以便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安排,更好地让幼儿了解资讯、
形成概念和获得技能。整个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家长的配合。只有这三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积极的互动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一般来说,主题活动刚确立时,孩子们的相关表达均比较贫乏。如果通过师生互动“你说我也说”、生生互动“大家一起来”、家长与孩子互动“我是小
小调查员”、孩子与环境互动“一个人闪光”等等,或许就能很快地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究的热情,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并获得多方面的能力。
五、整合课程过程要坚持综合性
幼儿园整合课程的过程,就是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综合过程。目前,幼儿教育发展新趋势之一就是在教育目的上倡导“教育是生活”的主张。生活活动是幼
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现实背景,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晨间活动、用餐、午睡、日常劳动等都是孩子们在园的生活活动。如果课程脱离了幼儿生活,就
难以产生教育,难以落实科学的教育目标。幼儿的生活能力与习惯的养成均是在生活活动中逐步形成、慢慢积累的。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
必须是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以往,我们把教育看成是幼儿生活以外的一个因素,认为外加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其实,幼儿园课程事实上就是幼儿发展的生活
世界本身。教师如果不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不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那么,这样的整合课程就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幼儿园里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也会把丰富的学习内容反映在游戏之中。幼儿往往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习得一些知识或某些技能。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进行自己的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
的游戏,应充分发挥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提供
机会和条件。
六、整合课程实施要坚持多样性
幼儿是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教者从主题选择、内容规划到活动设计,必须有机整合集体、小组、区域活动,引导幼儿在探
索中发现并学习,在乐趣中得到发展。比如,学习《叶子变色了》,我组织幼儿到户外去观察秋季的变化,捡树叶,让幼儿了解秋天来到时树叶的变化、气温的变化
以及大自然的变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如,我们在学习《声音》这一主题活动时,改变了在教室里“听”这一呆板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让幼儿亲自到户外聆
听、观察,在辨别声音的好听与不好听、高与低、噪音与乐音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活动目的顺利完成。这些不同的活动形式,使我们认识到在实
施整合课程时必须改变我们以上课为主的传统观念,而是要以活动为主,以游戏、参观、制作等多样性活动作为基本的组织形式。
由于整合课程常常不能按照教师用书上的活动方案去开展活动,而是以“儿童发展为中心”实施开放性教学展开学习活动的,因此,需要我们去构思、去创设。至于
如何具体地去实施每一个环节,用什么样的形式、方法,还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去设计。如在学习课程单元中的“开伞、收伞”这个活动时,我用演小品的形
式展开学习活动,孩子们从我形象、有趣的表演中,认识到用伞不当带来的危害,懂得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了正确用伞的方法。同时,孩子们对伞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不厌其烦地玩着“开伞、收伞”这一本领,趁着这股热情我就让幼儿交流“开伞、收伞”的感受。他们把伞比作“荷叶”、“蘑菇”、“大树”……把自己
比作了“小青蛙”、“小白兔”、“小鸟”……这种巧妙构思、灵活多样的方法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整合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参观活动、野外活动等等都列入课程的范畴,创设以幼儿为主体的、优化了的活动情境,通过幼儿的亲自实践,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体验、探索、发现,全方位
地获取有关物质世界和人际社会的各种经验,从而使知识在情境中生成构建,社会生活在情境中显现意义。
七、整合课程评价要坚持主体性
现阶段幼儿教育的突出问题表现在: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成人把自己的竞争压力,延伸给了孩子。他们根据成人社会的需要,去设计幼儿,他们用成人社会的规则
去要求幼儿,希望幼儿能像成人一样去面对社会。因此,幼儿不再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生活,而是在成人的控制下、以成人社会的需要取代了充满童真和情趣的需
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使得各种训练显得那么名正言顺。社会的优胜劣汰,成人世界的竞争,被理所当然地“引荐”给儿童。于是各种“热”不断升温,外
语、电脑、各种考级、珠心算成了众多儿童的生活需要。幼儿园课程不断地“被迫”超载,儿童失去了应有的童话世界。如果未来成人具有的,现在都必须让儿童去
涉入,如果社会需要的都必须让儿童现在就去学习,儿童岂不是生活得太沉重!付出的代价岂不是太大!
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是整合课程评价的目的所在。整合课程评价要坚持主体性,主要是指:一评价是要适应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二是评价能满足学生个人的
主体需要。如果评价的内容、方法或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或不能满足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兴趣,那么学生在教育评价活动中就会削弱或丧失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
体性,导致教育活动的失败。对幼儿教育而言,一日生活的各环节是教育的途径,也是教育评价的途径。过去我们很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一次活动要追求一个明确
的结果,一个阶段要实现一个预定的目标,在评价教育活动的效果时也是把目标的达成度作为唯一衡量的标准,于是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填鸭一般的知识灌输和严
肃的技能训练,使孩子被迫付出得太大努力而牺牲了个性多方面发展的机会。新《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
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凸现幼儿“自主、自信”这样一
种主体精神,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这是检验整合课程评价坚持主体性的重要标准。
信息技术支持下幼儿语言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界定?
1.探讨简教学手段的整合方式,
2,开发适合幼儿园语言教学所需要的资源
3.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幼儿园语言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让孩子学的轻松,学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