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家长心得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第一,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

为了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首先必须明确某一学习活动的总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每个步骤的具体任务。

一个人对学习的意义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意志越坚定,他的注意力就能越集中和越稳定。学习时有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并能严格要求自己逐一实施,注意力就不容易被分散。即使一时分散了,也容易把心收回来。

第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要培养注意力,就必须克服学习中的厌烦心理。明确学习目标,用坚强的意志来指导自己去学习,逐步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中的注意力。然后学习的兴趣也并非一蹴而就的,或者是与生俱来的,很多时候都是由孩子一次次成功或者鼓励所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出来的。

第三,提醒并帮助孩子排除干扰。

注意力不能集中,往往是因为受到外在环境和内在情绪等因素的干扰,因此要培养注意力就必须要能排除环境的干扰,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呼吸放松法和冥想放松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干扰,让注意力集中起来。生活中父母孩子给适当给孩子听听音乐让孩子放松心情。

第四,节奏分明地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休息是前提,休息好才能有充沛精力去学习,学习效果才会好。很多孩子花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少,父母报的补习班也不比别人差,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其实这是做了很多无用功。孩子的身体每天承受着各种压力,时时刻刻都处于紧绷的状态,没有任何放松的时间,长时间下来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严重孩子的睡眠问题。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并没有过多去换位思考,而孩子也没有争辩的权利。

第五,利用课堂学习锻炼自己的注意力。

课堂学习是学习的基本方式,占学习时间的比重较多,如果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不仅能有效掌握课堂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第六,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是理解和记忆的前提条件,注意力是集中还是涣散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很多孩子阅读的时候很喜欢默读,不发出任何声音,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阅读不发出声音,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眼睛看着字幕而我们的嘴巴并没有跟我们的眼睛同时工作。长时间下来,我们的嘴巴就跟不上我们的眼睛的节奏,所以很多孩子看起书来速度很快,读起书来结结巴巴。

如何培养儿童的意志力?

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往往不是智力,而是意志力,一个聪明而意志力又坚定的对手往往是最为可怕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呢?

1、平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本身就需要有坚强的意 志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孩子意志力的过程。

2、每个一段时间可以对孩子的意志力进行专项训练,如爬山、游泳、跑步,如果老家是农 村的,还可以在农忙的时候让孩子帮助干农活,这都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3、平时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意志力坚强的历史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

4、多让孩子参加一些比赛,在比赛当中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让孩子在失败当中学的坚强, 变得越来越能够经受住挫折的打击。

5、如果孩子犯了错,对孩子进行批评甚至惩罚,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孩子意志力的方法,有的孩子平时娇生惯养,没有经受过一点委屈,稍有不顺便哭鼻子,哪里还谈得上意志力。

6、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多鼓励,给予孩子亲情的力量 ,这往往是孩子不怕 困难力量 的源泉。

7、但是在锻炼孩子意志力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适度,既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力,也要注意到孩子的安全。

如何培养坚韧的意志力?

培养坚强意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增强做事的目的性。

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并下定决心去完成它。

②自找苦吃,磨炼自己。“自苦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有时就需要我们为自己设置困难条件。比如你离家30里路,有时就可以步行回家。每战胜一次困难,你的意志力就会增长一分。

③坚持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你可以由短而长,由几百米到数千米,如能长期坚持下去,你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④加强自我激励。比如可以搜集些有关坚强意志的座右铭;可以选些比自己强的同学做样板,时时向他们看齐;可以坚持写日记,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以便及时发现缺点并及时克服等。

⑤找一位知己人,或家长,或老师,或同学,做自己的监督人,及时提醒自己,消除懒散情绪。

如何培养定力意志力?

培养意志力的过程,就是达成某个目标,付出不懈的努力,而养成的一种性格。 所谓的意志力 就是你面对困难时战胜困难的决心。并非达成目标就是胜利 ,而是面对困难不打退堂鼓,并且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它,也许未必会成功,但是意志力就是你为目标而付出的决心

怎样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力?

1、不要让孩子轻易得到想要的东西

小孩非常想要一套乐高玩具,相信无论哪个家长都会觉得该给孩子买,但怎么答应才是最好。能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如考试得几分,坚持学习某种兴趣,帮忙做家务等等,让孩子在努力后,用自己的成果换取想要的东西。当一个小孩一直做着一件事,他就会逐渐理解劳动的价值以及任何美好背后的艰辛。

2、激励效应

父母可能会通过改变外部环境,进而影响孩子的行为,让他们产生一种记忆,而这种记忆通常是一种肌肉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会积极地鼓励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和想法,从而产生超强的意志力。简而言之,当你和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时,我们会给孩子一些鼓励,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做到。

由此激发他们的行为,从而提高孩子的意志力。再加上一点。给孩子画一幅美丽的蓝图很简单,当孩子遇到困难就想放弃时,你可以向孩子倾诉结果的美好,让孩子对未来有个美好的憧憬,从而产生足够的动力改变自己的行为,最后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最后坚持下去。

3、从小处着手

尽管科学家已经提出6-7岁是培养意志力的关键时期,但从幼儿3岁起,父母就应该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小事情,如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做饭等。这类琐事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尤其难,如何把一件衣服套进自己的身体里,有些孩子需要锻炼很长时间,但这是一个个小小的挫折,孩子从有意识开始,就知道要不断地练习克服困难。

从小学开始,这些孩子比很少自己做事的孩子内心更坚强,他们的意志力也更强。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愿意付出时间和金钱,但若能认识到意志力的重要,从幼年开始,不需要狼爸的凶狠,不需要鹰爸的果敢,只有在孩子需要父母照顾时,克制自己的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和精神生活丰富的年代,但是同时,现在的孩子们在父母的宠爱下,也变得越来越“娇气”,抗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难意志薄弱。我相信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坚强的意志,毕竟,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在逆境中勇往直前,这也是孩子应有的竞争力。

如何培养学生意志力?

1、目标导向法

家长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暂和长远的目标,使孩子有努力方向。幼儿心中有了目标,有了“盼头”,他就会为实现目标而去努力,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但目标一定要恰当,应该使孩子明白这目标不经过努力是达不到的,但稍经努力便能达到。太难或太易达到的目标都不能使孩子的意志得到锻炼。另外,目标如果是合理的,那就应当要求孩子坚决执行,直到实现为止,不可迁就,更不能半途而废。

2、独立活动法

应尽可能让幼儿独立活动,如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完成作业等等。幼儿在进行这些活动时,要克服外部困难和内部障碍,他正是在克服这些困难过程中,使意志得到锻炼。倘若孩子不能完成这些活动,也不必急忙去帮助,而就该“先等一会儿”,让他自己克服困难去解决。当他战胜了困难,达到了目的,会显示出一种经过努力终于胜利的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就随之增强。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意志力?

步骤/方式1

第一,认真陪伴,让孩子有耐心做完一件事

步骤/方式2

第二,孩子专注于感兴趣的事中,不要去打扰

步骤/方式3

第三,鼓励坚持,逐渐养成习惯

怎样培养定力意志力的啊?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到: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不说天才,回到普通人,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注意力集中。

毋庸置疑,专注力与一个人的学习,工作,成就息息相关。当今社会,什么样的人能成功?有人说,除了善于跨界整合资源的人,还有一种人——那就是具备工匠精神的人。

曾经国内有一份调查显示70%的中国孩子入学后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差)的问题并导致各种学习问题的产生。的确,我和一个在小学任教的朋友聊天时,她也提到同样的感受,苦恼于很多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

我甚至有一种直觉,除了创造力,专注力才是孩子未来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相比于创造力,我们更容易做到的是让孩子具备专注力。因为支撑孩子的创造力离不开家庭的经济能力与父母的眼界,而专注力的培养却不需要很多物质投入。

孩子与生俱来都是具备专注力的。婴儿正是从各种专心致志地观察开始构建自己的思维,慢慢了解世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1 什么是专注力?

专注力(也称注意力)指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的能力,同时能够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

这个定义有两层涵义:一是专心致志在一件事情上;二是能够排除干扰。

当孩子在一件事情上专心时,意味着它具有持久的耐力(恒心);具有倾听他人的能力(比如上课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专注时能有深度思考)。

当孩子能够排除干扰时,意味着他具有较强的自控力,能够抵挡外界不相干的诱惑。

由于孩子大脑细胞神经元连接的特点,孩子的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变化。

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会专注力不足?

仔细回忆一下,你的孩子在年龄越小时(6岁以前)是不是经常重复做一个动作?重复问一个问题?在孩子几个月大时,你对他讲话,他是不是总是一副专注的神情注视着你?好像一直在聆听?你的孩子在2岁以前学习新事物时是不是要观察很久后某一天突然表达出所观察到的?

是的!我加孩子刚学会玩滑梯的时候,可以在滑梯上推了十次。那一刻,他是专注的!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专注代表重复的动作,而他也具备持久的耐力来回推车。很可惜,孩子这种“专注于活动”的表现被理解为“好动”,大人也立马上前阻止了。

还有,怀抱4,5个月大的婴儿时,当你与孩子四目相望,对他讲话时,你感到孩子听得很认真似的,也带给你无限的满足感:你说的话他好像都懂似的。那一刻,他也是具备倾听能力的。到后来孩子开始学习语言表达时,我们成人却按耐不住地打断孩子,不能做很好的听众。

上亲子课时,当孩子专注地观察思考老师的动作时,身后的你觉得孩子反应慢了,不由自主地催促起来。这时,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被破坏。

可以说,成人的打断才是孩子初始专注力的天敌!

而除了语言动作的打断,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场景无处不在。

作息规律的打断——睡眠不足或不规律影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没有清静的空间——过多的干扰(声音,杂物等),年龄尚小的孩子还无法自己剔除。

没有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被动接受信息,不主动思考,如看电视。

心理压力过重——如家庭矛盾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无法让孩子安心专注于事情本身。

做自己毫无兴趣的事——强迫孩子专注于某一事情。

3 如何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状?

① 避免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

我们不提倡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为什么?

你可能会说会孩子玩电子产品对眼睛不好,玩网络游戏会沉迷其中!其实,这些负面的影响只是附加的,其中对孩子影响最深远也最恐怖的一项是,长时间看电视或者是玩电子游戏,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关于乔布斯的报道: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乔布斯回答:“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 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有一项研究指出,电视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电视是以快速运动的影像和鲜艳的颜色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同一种条件的反复刺激下,大脑的潜力就会匮乏。短时间内,孩子在看电视后不容易集中精力完成另一项任务。长期如此,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而电子游戏的刺激更要高于电视。

这就像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孩子经历过、知道有一项活动特别有趣好玩,而且还不用耗费大脑思考时,他会渐渐的沉迷于这种状态,进而对其他的一般性活动丧失兴趣。

因此,适合孩子看的电视,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便于时时互动,促进孩子思考,并严格控制看电视的时间。而一些刺激性强的纯娱乐性电子游戏,则要尽量杜绝孩子接触。尤其是要杜绝让电视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背景音,即使孩子没有观看,这种电视噪音对孩子的专注力也有极大的影响。

②不要让你的关心变成干扰

当你集中精力思考一个创意时,如果有人一会儿问你渴不渴、一会儿问你饿不饿,没过多久又觉得空调可能开大了,问你冷不冷,要不要添件衣服,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对待孩子也一样,有时我们对孩子的关心过了度,就变成了一种打扰。有意无意中,很多家长经常会好心做坏事地“打断”孩子:

孩子蹲在地上,认真的观察着一棵小草,这时,我们细心的看护人走过来关心地询问,宝宝你在看什么啊?渴不渴,来,喝点水吧……

孩子自己吃饭吃得好好的,妈妈在一旁不断地提醒:小心,别把汤碗碰洒了;拿筷子的姿势不对哦;坐好了吃饭,别晃来晃去的;吃完饭的时候记得擦一下嘴哦……

孩子正在拼积木,看护人在旁边不停的指导,这样拼才好看……

当孩子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时,家长的间歇性参与,只会使孩子无法全身心投入。

我们要给孩子单独探索的空间,如果期间孩子确实有些地方做的不对,可以等孩子的活动结束时,给予提示,或者在下次活动开始时给予提醒即可。一旦孩子投入一件事情时,建议家长不要过度“参与”。

③ 不可让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

与整洁的环境相比,杂乱的环境更容易使人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暴躁。

周末去朋友家小聚,进门,门口的鞋架上散乱地放着一家人的鞋子,孩子的玩具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或是桌子上不同的地方。朋友感叹地说道:看,家里有个孩子给乱的,等孩子大一些就好了。

在客厅里,我看到朋友忙碌地穿梭于厨房与客厅之间,而躺在地上的一根铅笔,孩子会巧妙地迈过铅笔,朋友也会巧妙地迈过铅笔,却没有一个人弯腰把它捡起来。是什么导致了大家对这根铅笔的视而不见?

当地面干净整洁,如果有一个碎纸屑或者其他的物品,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并且会顺手把它捡起来归位,如果房间里一片狼藉,那么,地上躺着一根铅笔,也就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一种杂乱无章的环境中,可想而知,对于孩子的观察力以及专注力会有多么大的影响。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眼里没活,就是由于缺乏对生活、对细节的观察与思考造成的,而一个“眼里没活”的人,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很难做到干净利索!

④ 绝对的安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一定好!

为了培养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专注力,很多家长会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比如不开电视,不大声说话,有些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在孩子写作业或者睡觉期间,做什么都是蹑手蹑脚的。

其实和太嘈杂的环境一样,太安静的环境对孩子的专注力养成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有一个表妹,她一直是一个人带孩子,家里除了孩子就是她,整天静悄悄的,孩子很乖,但是异常的敏感,睡觉时哪怕是一个很轻的开门或者关门声,都可以惊醒。

什么意思呢?如果孩子习惯了家长营造的这种“绝对安静”,那么这种情况下培养起来的专注力,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很容易被破坏。这就像是一个在无菌环境下生存的孩子,把他放到正常的环境中,一些正常的无害细菌,对于他来说都会是致命的。

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要培养孩子闹中取静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专心在做一件事情时,只要保证周围不开电视、不过分嘈杂,没有人时不时打扰孩子说话和分神就可以了,并不是说爸爸妈妈不可以做家务、聊天,做什么事情都要蹑手蹑脚静悄悄!

⑤超前的学习,也会造成孩子的专注力不集中

与以上的四个原因相比,这个原因的存在感就稍微弱了一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原因。

如果孩子在学龄前接触的书本知识太多,进入小学后,就会发现老师讲授的都是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孩子不由自主地注意力不集中,一旦形成习惯,当老师进行新知识点的传授时,孩子也很有可能会错过新知识的获得。

对幼儿来说,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为了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我们一般不提倡对孩子进行超前的知识教育。

4 几个小游戏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游戏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有效手段,接下来分享几个在家庭中简单易操作的专注力训练小游戏。

① 我做你学

适合年龄:1岁以上

家长自己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动作,动作的难度要在孩子会做的范围内。家长做什么动作,就要求孩子跟着一起做什么动作。

② 拼图游戏

适合年龄:2岁以上

可以选择孩子熟悉喜欢的卡通或者动物形象等,从最初的几块开始,对照着完整图形进行拼搭。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提醒孩子注意图块拼接处的特点,让孩子自己拼。当孩子拼得足够好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当孩子完成一幅拼图时,要及时表扬。

③ 找不同

适合年龄:2岁以上

简单的两幅图,请孩子找到两幅图中的不同之处。根据孩子的能力,可适当的增加或降低图片的复杂程度。

④什么不见了

适合年龄:3岁以上

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物品,一一摆放在孩子面前,比如:铅笔、橡皮、削皮刀、小贴纸……让孩子蒙住双眼,家长取走其中的一样物品。睁开眼后,请幼儿猜一猜,哪样物品不见了。

根据孩子的水平,增可加或降低难度。比如:可以用不同类别的物品进行游戏,也可以用卡牌进行游戏,物品的数量可是3个、4个,也可以更多。

⑤唱反调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家长说出一项指令,孩子要按照指令的反义词去动作。比如:家长说“坐下”,孩子就做“站”的动作,家长说“向前一步走”,孩子就要做“向后一步走”的动作。

这些游戏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也锻炼了思维快速反应能力,而且这种游戏气氛活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孩子玩起来,乐此不疲。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专注力培养,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

测一测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总是一项活动还没完成,就想去玩另一项活动。如:还没画完画,就想去踢球;或者饭吃到一半,就想去玩某个玩具。

·孩子写作业时总是拖拉墨迹,边做边玩。

·孩子每次作业总要写到很晚,没有家长陪着就写不完。

·当跟孩子说一件事情时,孩子就像听不到,开始说另外一件事情。

·孩子总是缺乏耐心,做事情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在这里要特别提示家长,每个孩子大脑的发展水平、年龄状况不一样,专注力水平也不一样。

大部分孩子2岁以下,更多时间是无意识的专注,也就是说孩子很难自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3岁,专注力只有5分钟;4岁,专注力会提升到8分钟。5岁,专注力也只有10分钟;7岁左右学龄期的孩子,专注力能持续20分钟就已经达标了。因此,跟孩子一起玩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哦!

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

1、多带宝宝接触外界

很多胆小怕羞的宝宝都是出门较少,不常见生人、不常与小朋友玩耍的,而大胆大方的宝宝一般都是接触外界机会多,见多识广的。所以,不要让宝宝总是呆在屋里不出门,出门之后也不要过度保护,可以让宝宝多与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宝宝多一些可以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是纠正宝宝胆小害怕的最好方法。

2、对待害羞的宝宝要多一些耐心

不要急着要求宝宝去克服胆怯,把孩子向外“推”,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到宝宝的活动中来,从中了解宝宝遇到的具体困难是什么,然后指导宝宝如何去解决问题,正确地给予引导。待宝宝的能力提高了,那么这种面对问题的畏惧也就随之消失了。家长越着急着改变胆小的宝宝,往往越会适得其反。所以,如果宝宝很害羞、很胆小,父母一定要多些耐心去进行教育及引导,而不是强行让宝宝面对新事物、新环境,强迫宝宝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

3、不要让宝宝过于依赖家长

  原因里小编已经讲了,包办代替会导致宝宝过分依赖家长,不但会让宝宝懒于动手,还会习惯逃避困难与挑战,这是造成孩子胆小畏惧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应放手让宝宝做自己的事情,遇到难题也不要急于帮宝宝去解决或是迁就,应给宝宝留出一定的适应空间和锻炼能力。

另外,改善宝宝胆小的性格,除了要找出会导致宝宝胆小的原因,及时做出调整与引导方式,家长还可以用肢体动作来代替语言去鼓励宝宝,这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效果会更好一些。毕竟宝宝们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发育还不够完善,动作所传递出的信息反而更容易被宝宝接收到。比如:

1、宝宝怕生人:家长不妨拍拍宝宝的后背,让宝宝感到家长的手抚摸所带来的抚慰,宝宝在家长的热情感染与肢体触碰的支持下,内心就会安定下来。

2、宝宝怕打针:家长可以在打针之前,轻轻捏一下宝宝的小鼻子,再轻拍一下宝宝的脸蛋,让宝宝感受稍稍的随意和放松。

3、宝宝怕理发:带宝宝理发前可先让Ta在陌生的环境里玩一会儿,熟悉一下。给宝宝一个常玩的玩具或是爱吃的零食,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另外要强调一点很多家长的通病,就是不要强调危险性,什么“你乱动就剪到耳朵了”“你不听话就给你剪成丑八怪了”“不要害怕,很快就好了”你越说就会让情况越糟糕。

4、宝宝怕天黑、下雨、打雷:宝宝怕黑,多是因为孩子神经发育不完善,黑夜会使视线更加模糊,宝宝缺乏安全感。所以当宝宝怕黑时,家长可以和宝宝手拉着手睡觉,并不时地紧握一下。也可以偶尔帮宝宝拽拽被角,让孩子感觉父母就在自己身边。而对于宝宝害怕下雨、打雷的情况,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是自然现象,必要时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5、宝宝怕动物:如果父母表现得胆子小,没有给宝宝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会加深宝宝的胆小。当遇到小动物时,家长不要让宝宝躲到自己背后,而是应该让宝宝站在自己腿前,双手扶住宝宝的肩膀,紧紧握一下宝宝的肩膀以给孩子力量。也可以蹲下身来,把自己的脸和宝宝的脸并列在一起看小动物,这样可以增强宝宝战胜恐惧心理的信心。

  另外,平时家长可以带宝宝多去逛逛动物园,买一些关于小动物的图书给宝宝看,让宝宝认识小动物,并了解小动物。

其实宝宝性格的形成并非天生的,除了宝宝自身从外界感知的情绪外,更多的还是受父母的行为态度所影响。虽然胆小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孩子过分胆小,也会引起一连串的问题,妨碍到宝宝正常的社会交往与发展。时间长了,胆小的宝宝还可能会由起初的内向、沉默,发展为缺乏自信、没有主见。

  所以,想要改变宝宝胆小的性格,家长首先就要给宝宝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改变自己学会正确的引导宝宝,并要懂得赞扬与肯定。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对他的一生起着关键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这方面,不少爸妈都有一些育儿心得,对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要想让孩子自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对他的一生起着关键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这方面,不少爸妈都有一些育儿心得,对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要想让孩子自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能够真正做成什么事情。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

无条件地给予爱

让孩子知道,不管他好看与否,健康与否,父母都会爱他,这将是孩子自信心滋长的最佳土壤。作为父母,应该慷慨地给孩子爱,更多地拥抱他、亲吻他。在帮他改正某个错误时,明白地告诉他,你不能接受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给孩子足够的关注

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这样会让他感觉到来自父母的重视。陪孩子的时间不一定要很长,只要你在上网浏览时,停下来跟正想和你交谈的他聊上两句;或者关掉电视,回答他提出的一个问题;等等。保持与孩子眼睛平行的交流,这会清楚地告诉他,你是在认真关注他。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给孩子选择时,最好让他在两种选择中作出决定,比如,穿背带裤还是条纹裤;画硬笔画还是水彩画等。因为如果不加限制,孩子往往会做出数不清的选择。孩子在一次次为自己作主的同时,也一次次赢得建立自信的机会。在自己的判断得到肯定时,孩子的自我评价也会大大提高。

支持孩子健康安全的冒险行为

支持孩子在安全状态下探索新鲜事物,尝试各种体验。尽管这些冒险行为会有多次失败,然而,不去尝试就永远也不会成功。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如果能在自己“帮助和保护孩子”的愿望和孩子完成冒险的需要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会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允许错误发生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鼓励孩子冒险,无疑会使孩子时不时犯些错误。事实上,这些犯错体验,也是孩子树立自信心的必修课。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横加指责,而应帮他找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样不仅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使他明白,接受和改正错误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给孩子的成功搭个梯子

给孩子买易穿易脱的衣服;准备一个可以让他够得着的地方,放他的书和玩具……所有这些,都是给孩子创造满足自我需要的机会,不仅有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会让他产生“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做”的自豪感。

肯定良好的行为

每个人都会从别人的肯定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父母每天应尽量多地夸夸孩子一天中做对的事情。表扬孩子时,一定要具体。具体实在的表扬语言,会令孩子产生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同时,也让他懂得做什么是对的。

给予鼓励

鼓励是一种认可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对所取得成绩的奖励。它意味着,尽管孩子在学着用餐具的时候,把一盘食物掀翻在地,你还是面带微笑支持他;尽管孩子在学唱一首歌的时候漏了好多词儿,你还是会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

我们相信,只要父母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就会给孩子的自信鼓起风帆,让其乘风前进!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各种收费不断。(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识字】,不说别的,就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