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恒河猴实验与儿童教育 恒河猴实验教育启示

恒河猴实验的意义?

恒河猴实验给了我们很多有意义的启示,它对改变传统的育儿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让孩子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并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全感。“粘人”的宝宝有时让人心烦,但是这恰恰说明他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对亲人的依恋。为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是保障他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儿童与依恋对象之间温暖、亲密的联系使儿童既得到生理上的满足,更体验到愉快的情感。

与喂食相比,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肌肤接触,如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脸、胸、背等让孩子体味着“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对大一些的孩子也应如此。

尽量避免父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长期分离造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父母应尽量克服困难,亲自担当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如果必须分离,应与孩子做好沟通并坚决离开。

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做亲子游戏时,父母应保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玩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逐渐形成坚强、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对人友善、乐意探索、具有处事能力的人。

恒河猴实验说明了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那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

这是美国科学家哈洛为了测试亲子关系在成长中的作用而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实验。

哈洛把铁丝缠成了一个假妈妈,然后在这位“妈妈”的胸前放了一个能够让小恒河猴吃奶的装置;同时又制作了另外一个“假妈妈”,这个假妈妈身上缠上了绒布,里面又填充了很多棉花,但是没有放置任何可以解决小猴饥饿需求的装置。

随后,科学家将这两位“妈妈”和一群小恒河猴关在了一个笼子里,观察这些小猴子们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小猴子们大部分的时候都愿意和那位温暖的布妈妈呆在一起,他们只有在饿了的时候才会去找那位可以让他们喝奶的“妈妈”,等他们吃饱喝足后,又会回到布妈妈那里,紧紧跟布妈妈相依在一起。

如果有惊吓或者恐怖事件发生,小恒河猴会在第一时间会奔向布妈妈的怀抱,因为布妈妈的温暖会给他们安慰。

到这里,实验还没有结束。这些小恒河猴被从从笼子里放出了来,但是哈洛发现由布妈妈抚养长大的小猴子出现了孤独症的现象,他们难以融入种群,甚至不能繁育后代。即便通过人工方式生出小猴子,这些猴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也非常冷漠,甚至杀死自己的猴孩子。这个实验,也被人批评为人类史上最丧心病狂的实验之一,因为,几十只恒河猴的终生幸福就这样被毁掉了!

但是这一系列的实验也说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是健康的亲子关系,是促使一个人正常且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恒河猴实验百科?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恒河猴实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过程:他们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然后他们又组装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这只铁丝母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 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哈罗企图将喂养的作用与接触安慰的作用分离开来。他把猴子放在笼子里,并记下在出生后的前5个月中,幼猴与两位“母亲”直接接触的时间问题。

实验结果:哈罗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哈罗的研究改变了当时的心理学流行观点,他的研究不断为许多研究接触、依赖和依恋对情感健康的作用的论文所引用.

恒河猴为什么用于实验?

因为他们和人类的社会构建比较像,大脑的一些反应也比较相似。以前恒河猴的数量繁多,比其他灵长类更好捕捉和繁殖,所以在20世纪初期,运用比较广泛,

恒河猴实验揭示的残忍真相?

在最初的心理学研究当中,人们普遍认为,婴儿之所以会依恋自己的母亲,是因为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只要保证婴儿的食物和冷暖,母亲的存在就没有必要。

一开始,人们对这种理论深信不疑,但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却不这样认为,于是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孕育而生,这个实验也被称为“母爱剥夺实验”。

这些小猴的付出,给了所有母亲一个提醒,也告诉所有父母,爱才是让孩子成长的最好途径,而不是所谓的金钱和物质。

关于恒河猴实验的结果正确描述?

关于恒河猴实验结果哪个是正确的?

关于恒河猴实验结果最正确的结果是,孩子需要的母爱和母亲的陪伴是任何物品、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恒河猴实验虽然给出了这个结论,但是他的确坑害了一批孩子。为了所谓的独立和坚强,造就了一批敏感、多疑、自卑的孩子。实验可以重做,但是对于这批孩子以及后来受那种理念影响的家长们造就的那些孩子,是一生不可触摸之痛。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猴子多大?

大概在15斤到30斤之间,年龄1到3岁左右

皮亚杰有关恒河猴的实验证明?

恒河猴的实验证明依恋重要的原因是温暖。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让孩子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并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全感。

“粘人”的宝宝有时让人心烦,但是这恰恰说明他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对亲人的依恋。为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是保障他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儿童与依恋对象之间温暖、亲密的联系使儿童既得到生理上的满足,更体验到愉快的情感。

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说明了什么?

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