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争抢行为的现状?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于刚进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的小班幼儿说,难免有些陌生。小班的幼儿在与自己的小伙伴交往中经常会出现争抢的行为,小班幼儿的争抢行为,我认为需要找到它的原因。
一、小班幼儿争抢行的分类与状况分析
(一)幼儿自发的争抢行为
幼儿刚刚踏入幼儿园,进入到人生第一个小集体,他们常常会为了一个东西抢得不肯放手,时常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即使这个东西还有同样一份摆在他们的面前,但他们仍然会拼命抢别人手里的,如果自己在争抢过程中失败了就会去找老师打小报告或者小朋友们之间会哭闹,甚至可能大打出手,伤及对方。
(二)幼儿为了表现自己而产生的争抢行为
在幼儿园里,在课堂上,在回答问题时有些幼儿会都抢着回答甚至还没等教师问完问题,以显示自己比别人知道得多,达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在与小朋友们玩玩具时,自己搭好的东西就立马拿去给老师看,不顾其他幼儿,尽可能想表现给教师看。
(三)幼儿模仿其余幼儿的争抢行为
在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朋友在争抢别人的玩具,被另一个幼儿看到了,他觉得很有趣便无意识地上前一同争抢,甚至许多幼儿蜂拥而上,以“凑热闹”的心态上前争抢。
小班幼儿安全行为习惯?
一、防火
1、教育幼儿不要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
2、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入园。
3、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
4、应远离有火的地方。
二、防电
1、不要玩弄电线、灯头、开关、电动机等电器设备
2、见到脱落的电线时,千万要躲远。对于裸露的线头,更不能用手碰。
3、雨天防雷电。遇到下雨打雷,要关掉电视、音响,拔掉电源插头。
4、电闸盒旁,危险重重。别在电闸附近玩耍,不可随意动闸,以免发生短路,漏电等危险。
5、不能用湿手开电视,以防导电。
三、防地震
当地震来临时:
1、正在上课的幼儿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
2、在家中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开间的室内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千万不能跑到阳台,因为阳台下面是没有支撑物的,反而是最危险的地方。
3、在街上行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
四、防洪
当洪水来临时:
1、登高暂避:前往高地、楼房、避洪台。
2、灾后防疫。讲究饮水卫生:尽可能喝开水;不吃腐-败变质和受污染食物;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不吃生食,瓜果吃前削皮或洗烫;食品要煮透,热吃。
五、交通安全
1、幼儿不能私自一人跑到马路边。
2、横过公路时,要选择有人行横道的地方,一定要有大人的陪同。
3、不能在公路边玩耍、游戏、追逐,应紧跟在大人身边。
4、要注意来往的车辆,要远离车辆。
六、饮食安全
1、长期饮用矿泉水和纯净水不利于幼儿健康。
2、不喝生水、可乐、咖啡。
3、少吃冷饮(冰淇淋)和汽水,彩色汽水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
4、少吃油炸薯条、雪饼、薯片等膨化食品,不利于幼儿身体健康。
5、少吃易拉罐饮料,不利于儿童骨骼及牙齿发育。
小班下学期幼儿行为特点分析?
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行为变得特别爱好动,还有就是变得特别不听话,无理取闹再就是他的身高以及他的长相感觉都变样了
小班幼儿饮食行为习惯研究的意义?
研究幼儿饮食习惯,可以掌握小孩吃饭规律,找出问题对症改进幼儿饭菜质量,合理饮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小班幼儿喜欢玩水行为观察记录与分析?
你好,观察记录:
1. 时间:下午3点30分
2. 地点:幼儿园室外游泳池
3. 参与幼儿:张小明、李小花、王小宝、刘小龙
4. 行为观察:
- 幼儿们先在池边玩水,有的用玩具捞水,有的用脚踩水,有的用手泼水。
- 张小明和李小花开始跳进水里,王小宝和刘小龙则在池边观察。
- 张小明和李小花在水里玩耍,做了一些游泳动作,如蛙泳、自由泳等。
- 王小宝和刘小龙看到张小明和李小花在水中游泳后,也跳进水中尝试游泳。
- 幼儿们在水中玩耍大约40分钟,最后在教师的提示下陆续离开游泳池。
分析:
从观察记录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玩水,他们在水中玩得很开心。在玩水的过程中,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游泳技巧。同时,玩水也能够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但是,也需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要有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这一富含哲理的谚语,向我们揭示了培养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首先,幼儿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
小班是幼儿开始集体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更是其形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在这期间,他们对于周围环境十分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教导,善于模仿成年人的行动,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
其次,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一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正如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说:我一生最重要的学习都是在幼儿园完成的,我在幼儿园学会了对人有礼貌,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了同伴之间互相帮助……这些有益于人生的习惯都是在幼年时期培养起来的。
我园在历时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如何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有了粗浅的认识。
小班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三性”规律1.趋早性。
即习惯培养越早越好。
婴幼儿时期,正是其秩序感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各项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从小开始培养,易形成好的习惯。
2.渐进性。
即习惯养成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
3.反复性。
即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
影响小班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形成的“三元”因素1.观念先导因素。
成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是否会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
幼儿的习惯养成需要成人重视,并有正确的习惯培养观念。
2.实践锻炼因素。
幼儿的所有行为习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亲身实践是幼儿习惯形成的关键。
如果成人仅思想上重视,但不能在生活中耐心培养,孩子没有切身的实践体验,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环境熏陶因素。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
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与成人、同伴、群体、家园教育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幼儿的文明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
在我园的相关调查中,44%的人认为幼儿不良文明行为习惯的产生源于周围环境中不良行为的影响。
66%的人认为家园教育要求的一致是幼儿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主要原因。
可见环境对幼儿文明行为的影响是深刻的。
培养小班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三重”方法1.重“家园一致”的培养方式,引导家长转变家教观念,密切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家园同步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让家长了解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二让家长知晓幼儿园各项行为规范要求;三让家长在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过程中为孩子做示范。
了解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们自然地就转变了以往“重学习轻习惯”的思想;知晓了各项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家长们也就能够在与教师、孩子的交流中形成对孩子目标一致的要求,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家长的活动参与,更把家长放到了一个表率的位置,使家长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形象,起到了“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在家在园一个样,家园的密切配合,使我园小班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生活实践”的体验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文明习惯。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有一句至理名言“习惯成自然”。
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就在于日常的生活实践。
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有关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和儿歌,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理解。
同时,我们也设计了一些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习得文明礼仪用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提醒幼儿用文明的言行和同伴交往,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强化幼儿的文明行为。
如入园主动和老师、同伴问好,玩玩具时懂得谦让,上下楼梯靠右走,与他人交往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在这些具体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孩子们逐渐学会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文明小主人”的家庭生活调查,向幼儿提出了在家文明言行要求:离家会和家人道别、在家帮爸爸妈妈拿拖鞋、要求帮忙会说请、不向爸爸妈妈提出无理要求、饭前便后会自己洗手、客人来访会主动打招呼、吃饭时不挑食……小班孩子的年龄小,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反复提醒、再三强调,并及时示范。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强调各项活动的规范和言行的要求,逐渐引导幼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重“率先示范”的榜样作用,鼓励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学习身边的榜样,坚持好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小班孩子处于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与家长的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了大量的日常行为规范小图示,如楼梯上的小脚印标记,用来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走;盥洗室里的洗手示意图,提醒幼儿正确的洗手方式;午睡室里的安静标记,提醒幼儿保持午睡的安静;开水桶、饮水杯架前的彩色线提醒幼儿排队等候……除此之外,入园教师先向孩子问好,凡事先为孩子做示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好的行为,养成文明习惯。
另外,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好方法。
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凡是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我们都及时用孩子们喜爱的小贴纸或其他物品以示鼓励,强化其良好的行为,使其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
”家长和教师事事处处以身作则,及时对幼儿好的行为习惯予以表扬和鼓励,反复在一日生活中强化各项文明习惯要求,孩子们在环境的熏陶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习惯培养贵在持之以恒,我们在小班幼儿文明习惯培养的课题研究中,摸索了一套家园同步、生活实践、示范鼓励的培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班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国外研究综述怎么来写?
既然是研究,肯定要根据对学生的研究过程,结果等来综述研究现状,不能主观想象,随便编造。
小班幼儿进餐行为调查研究属于什么类型研究?
小班幼儿进餐行为调查研究属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因为溺爱孩子是社会普遍现象,好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缺乏这方面的正确认识。
幼儿行为分类?
1、取乐性攻击行为:以身体、言语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其他人实施攻击,以取得心理快乐,精神愉悦。
2、报复性攻击行为:有的孩子受了别人的气,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从而使得攻击行为更加严重。
3、习惯性攻击行为:频繁的攻击性行为形成了习惯,在情绪低落或者亢奋时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形式多样,或说粗话骂人,或随手乱摸等。
4、迁怒性攻击行为:当孩子受到批评时,感到心中愤愤不平,不好向老师和爸妈发泄,只好把怒气发泄到其他小朋友身上。
5、模仿性攻击行为:在流行的电视、电影、游戏中,模仿其中的暴力行为。
6、妒忌性攻击行为:因为妒忌其他小朋友而产生的一种攻击行为,方式以语言为主。
3岁小班孩子行为标准?
幼儿日常行为标准:1、不吃手指,落到地上的东西不要吃。
2、每周修剪指甲,不用手指挖耳朵、挖眼睛、不用手抓饭吃。
3、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随手开关水龙头。
4、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
5、对人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
6、不说谎,做了错事能承认。
7、不乱喊乱叫,乱蹦乱跳。
8、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9、不跟陌生人走。
10、能注意力集中地与同伴一起活动,不打扰和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