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正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内涵

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处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应该描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典型的、生动的交往状态与外在行为,刻画他们丰富的、细腻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如果我们说一个数学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在案例中,有教师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够折射出教育历程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人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件。如果你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编制

1、编制原则

(1)。一个案例就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坚持实事求是,尽量依据时间发展顺序客观记录事例。杜绝掺假现象,不会“合理构想”。不搞“文字游戏”,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变事实。

(2)独特性原则。在撰写案例活动中,倡导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不人云亦云,不见风使舵,要有个性的观察、个性的实践、个性的反思、个性的表述。

(3)价值性原则。撰写案例的目的在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因此,所选事例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价值程度,与案例本身的实际意义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教学实际需要选择事例。

2、编制格式

分析有关案例不难发现案例的一般格式与写法。目前专家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变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与“提示——案例——访谈录——分析”。“提示”,主要简介“案例”与“分析”中将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论,可以促进理论知识与教学实例的融合。“访谈录”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对有关教师进行的访谈,以外化教师的缄默知识,便于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做法。教师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断+反思”,其变式主要有“背景——片断——反思”与“片断——评析——反思”。

可见,案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为了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断,这些片断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它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案例以真实的教师和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是教师对自身典型教学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节课或一个片断,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把几节课的相关片断叠加。从案例内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叙事式”和“对话式”;从案例内容的编排方式看主要有“单一式”、“对照式”和“递进式”。反思一方面是基于案例,做到,实例印证理论;另一方面要高于案例,要从案例的分析中生发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反思?

【教材分析】 

《面积》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面积、量一量、摆一摆、铺地砖。《什么是面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套教材为了改变过去偏重面积计算和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慌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把面积的含义单独列开教学。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实践活动:一是创设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活动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通过画图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多举例说出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使学生对面积有更感性的认识,真切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较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整个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也注重了学生创造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沟通、交流,自觉地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分析】  

之前,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也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了解了它们的特征,也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到五年级时,他们还将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对两个图形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在这一活动中将让学生大胆利用学具,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并择出更科学准确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  

2、学生准备: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   

【学法引导】  

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团队协作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1、听算10道,集体对得数。重点讲解25×16  

2、师:全对的同学举手,请两位同学带大家一起唱《拍手歌》表示鼓励。好吗?(全班齐动)  

[评析:借助拍手歌的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情绪高涨。]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1.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三、比较大小、揭示定义。  

1、观察比较。  

师: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画在纸上就是平面图形,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有大小嘛?  

(课件出示、学生判断,比大小)  

2、明确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它们的大小就是图形的面积。  

3、揭示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课件出示)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巩固概念。  

四、操作实验、研究方法。  

1、出示面积相近的两个图形,学生比大小。  

师: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近,你能看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嘛?  

生:不能,但我们可以用重叠法。(学生上台演示)。  

2、课件出示出示面积接近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判断面积的大小。  

师:不能用重叠法怎么办?(学生小组讨论)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4个小方块、纸条、硬币。大家可以借助这些材料,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师巡视指导。  

3、学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学生选择测量面积比较准确的方法。  

4、师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五、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2、出示两个正方形,学生讨论并判断是否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比较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3、书本40页画一画。  

明确面积一样,图形的形状可以不一样。  

六、 拓展(小小设计师)  

在方格纸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贴画。  

1、由智慧老人送礼物引出。2、教师提出活动具体要求。  

3、展示学生部分作品,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  

七、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把面积概念独立教学,目的是改变以往偏重面积计算及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面积”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中所提供的大量“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创设了各种活动情境,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一、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找生活中物体的面,感知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行物体面的大小比较,通过物体面的大小比较揭示物体表面的面积。这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面积的含义,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这一基本理念。  

二、给学生的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比较时,我先让学生分组探讨出比较的方法,然后通过实践、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用剪拼、数方格、重叠、摆硬币的方法等,这样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与合作意识。  

三、评价尤为重要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把激发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课堂评判语的激励功能。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继续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尤其对后进学生产生鞭策作用。评价的可持续性更是应该加强的。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点可持续性的评价:在学生猜测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大小之后,我的评价: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的猜测,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我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但要想离正确答案更进一步的话就应该去验证你的猜测。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有多重?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2.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2. 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同学们,上节课有两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和他们热烈拥抱。 老师抱一个特别瘦的学生一下就抱起来了,而抱一个胖的学生怎么抱也抱不起来。 师:通过刚才老师抱这两个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师:真的吗?(让一个学生再来抱抱试试)2.师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二)探索新知 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刚才我们通过抱一抱和掂一掂都可以大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轻重,那么要知道物品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 (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用秤来称。)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如果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商店任选5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2.认识秤。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比如: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汇报: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等。 用课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台秤:把物品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品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品放入盘内,会自动显示物品的质量。 弹簧秤:把物品挂在钩子上,就可以读出物品的质量。 天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标尺表示的刻度来计算左盘中物品的质量。 磅秤:计算秤砣质量和秤杆刻度表示的质量,我们可知被称物品的质量。 3. 简单介绍天平和盘秤的用法。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台天平和一个台秤。老师简单介绍天平各部分的名称:托盘、横梁、标尺、指针、螺旋、砝码……(边指边说) 师: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先在左边的盘里放上要称的物品,然后在右边的盘里放上砝码,直到天平的指针在标尺的中间为止。这时天平平衡表示两端的质量相等,计算出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的标尺指示的刻度的和就是左盘中物品的质量。(边操作边介绍)同学们桌上的天平,老师已经调试好了,在使用的时候,右边放砝码,左边放物品,打开红色的砝码盒,里面有一个小镊子,一定要用小镊子来夹取砝码,不能用手直接拿,如果用手直接拿会腐蚀砝码。现在用小镊子夹取每个砝码认识一下每个砝码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分组认识砝码。 师:现在老师把1克的砝码放在台秤的盘里,看看秤的指针有什么变化? 师:指针所指的位置就是1克。现在同学们每人选不同克数的砝码,看看指针的位置在哪里,那个地方就是砝码的质量。 4. 认识克。 (1)称一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台秤,学习了它们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就用台秤或天平称出桌上的苹果、盐、几粒黄豆、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同学们称完之后写清物品的名称和质量做好记录。看在3分内哪组同学称的物品最多,哪组就是优胜组! 学生分组称物品。 (2)说一说。你称的这些物品的重量。 师: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作单位。很好!克用字母g来表示。(师边说边板书:克――g) (3)掂一掂。 师: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把你们刚才称的1克的物品拿出来,比如一枚2分的硬币,放在手里掂一掂,感觉一下1克,有什么感觉? (4)找一找。 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师: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物品体会1克的质量太棒了! (5)猜一猜。 师:同学们不要称,猜一猜几粒黄豆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粒大米的质量大约是1克?几个回形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猜完之后再称一称看对不对? 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汇报。 (6)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任选3~4件物品合在一起,先估一估它的质量,然后再验证估计得准不准。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小组内验证,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5. 认识千克。 (1)教师介绍。 师:刚才有的组的同学称的物品合在一起的质量达到1000多克甚至2000多克,在记录的时候是不是要写很多数,如果不注意还有可能写错,是不是不方便?怎么办呢? 师:我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非常聪明。结合课前的调查知道,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表示。非常好!称较轻的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要用千克作单位的,千克用kg表示。(师边说板书:千克――kg) 师:同学们刚才称的盐一袋是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一袋牛奶是250克,4袋牛奶也是1千克。 (2)掂一掂。 师:请大家掂一掂两袋盐或4袋牛奶,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3)找一找。 师: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1公斤,也就是2斤。那么在你周围还能找到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千克?(4)拎一拎。 师:请同学们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拎一拎。 学生有的把几个小组的盐都收集起来拎一拎,有的把书包称一称再拎一拎…… (5)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质量。 6. 教学1千克=1000克。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那么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多少克才是1千克呢?请同学们猜一猜,然后想办法验证! (三)总结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四)巩固练习1.出示课本第20页的图。 师:说一说下面物品的质量各是多少? (1)指导学生看第一个秤面上的刻度。 师:从秤面上看这个秤最多可以称多重的东西? 两个鸡蛋重多少? 一个鸡蛋重多少呢? (2)第2小题生自己做。 2. 教科书第20页“练一练”的第2题。 让学生直接填在教科书上,集体订正。 3. 教科书第20页“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哪个重些? 4. 单位用错的日记。 师:老师这里有一篇日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早晨,我在2千米高的床上起来,用18分米的牙刷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厘米高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简称?

就是北师大版,深圳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这个版本。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法则定义?

乘法运算法则和除法的运算法则,整除法运算法则,从左到右按照顺序进行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整数乘法法则:

  1)从右边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数学教学案例怎么写?

数学教学案例是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文件。正确的格式可以让教学案例更加规范、清晰和具体。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教学目标:阐述本节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2.教学步骤: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讲解、练习等环节,有时还需要设计课外作业等任务。

3.教学方法:介绍教学所用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诊断评价、讨论与合作等。

4.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帮助教师发现教学短板和优点,并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总之,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应当简洁明了、逻辑性强、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条理分明,以达到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的双重效果。

请问一下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位换算?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顷 1公顷=( )平方米 1小时=( )分 1分=( )秒3.2小时=(    )小时(   )分    3.2小时=(    )分180分=(    )小时          135分=(     )小时8.04吨=( )吨( )千克 6.24平方米=( )平方分米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8米=( )分米 5000克=( )千克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吨3吨500千克=( )千克 3600米=( )千米( )米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7008千克=( )吨( )千克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830克+170克=( )克=( )千克 3千克=( )克 1米=( )分米50000平方米=( )公顷 3小时=( )分8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厘米=( )米50厘米=( )米 5米=( )分米50000米=( )千米 6元8角=( )元50厘米=( )米 5厘米=( )米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多少个字》教学设计?

《有多少个字》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估计活动中,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估计的方法。

2、在估计的活动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加深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个字。在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了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估计物体的长等。

本节课要求学生先估计有多少个字,再具体地数一数。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了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从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估计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考点?

1.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易错考点。2. 原因是该教材难度适中,但有些知识点需要注意细节,例如:小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乘除运算、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等,如果不注意细节容易出错。3. 为了避免易错考点,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理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多做练习题,注意细节,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简便?

正方形面积公式:S=a×a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即:S=ab)

中班幼儿古诗 中班幼儿古诗诵读的访谈提纲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爱好的好处英语句子表述简单 爱好的好处英语句子表述简单一点

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下期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下期数学教案及反思

小学作文批语集锦 小学作文批语大全集

山东教育新闻最新头条 山东教育新闻最新头条视频

培养爱好的重要性 培养爱好的重要性的名言

一个人兴趣爱好的重要性 一个人兴趣爱好的重要性有哪些

幼儿园科学教研组活动方案 幼儿园科学教研组活动方案设计

小学生阅读短文 小学生阅读短文大全

中国教育新闻网高校 中国教育新闻网高校招聘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