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10个月宝宝早教互动游戏?

10个月宝宝早教互动游戏?

10—12个月宝宝早教游戏

一、倾倒游戏!

开发方向:手眼协调,精细动作

准备物品:容器、沙子、玉米片或水

这个游戏很简单,只需要准备一些塑料杯、小碗、小桶,在容器里倒入水(当宝宝坐在浴盆里)、沙子(当宝宝在沙地里)或玉米片(当宝宝在餐椅上),给宝宝示范如何将上述物体装进杯子或碗里。

鼓励宝宝用手体验沙子、玉米片或水的触感——探索不同物体的质感,然后给宝宝示范如何将这些物体倒出去。

二、自然的乐曲

开发方向:听觉能力,感官发育

准备物品:能发声的物体

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简单的声音,对小家伙来说都是美妙的乐曲。

找一个能让宝宝听到不同声音的地方,比如有电话铃声、电冰箱声音、清脆风铃声的地方;也可以在户外找个他能够听到鸟叫,树叶沙沙响的地方,让他留心各种声音,给宝宝指出声源的方向并告诉他是什么声音。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教育

学习是一种本能

孩子天生具备学习的能力,人从一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以便掌握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并且每个孩子都对世界万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而好奇便是学习的原动力。一个孩子初来乍到这个纷繁的世界,如果不学习,也不爱学习,他怎么可能生存、适应、发展呢?

孩子的学习是自主的,并且充满着乐趣。蒙台梭利相信,没有一个人是由别人教育出来的,他必须自己教育自己。每个人具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及热爱。蒙台梭利认为“在童年早期,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事塞给孩子,而是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欲望”。而这一点却是许多父母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的。

对一个孩子来说,运用全身所有的感官去研究周围有趣的环境而获得的信息,是一种自然而且愉快的活动。孩子以吸收方式来学习的能力大约会持续到七岁,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学习阅读、写字、计算的方式,就和他学习走路、说话一样,是一种自然的方式,成人应该容许孩子在他自己感兴趣及预备好的时刻来学习。如果把重点放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学习能力上,也许效果会更好,意义更深远。

一天傍晚,我带畅畅出去,迎面碰见小区的一个妈妈,她问我:“你带畅畅学习去啊?”我当时无言以对,如果把学习理解为上个补习班什么的,那我的回答将会是:“不,我带她去玩儿。”如果把学习理解为吸收一切新鲜信息,那我的回答将是:“对,我正和她一块学习。”如果不学习,孩子们都会是从产房里出来时的初始状态,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语言、生活技能、五花八门的知识、社会规则等。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我们教会了孩子学习,还是他们在主动吸收?

这个问题体现我们对孩子的认识,也决定我们将在孩子学习中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孩子时刻都在主动学习

作为家长的我们先弄清楚孩子某个阶段最想学习的是什么,然后再适当引导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事实上,很多孩子最初的数数更像是在背诵,我曾经遇见一个小孩,他被妈妈要求当众“数数”,于是孩子大声地从“1”背诵到了“100”,每个数之间的停顿都没有,完全没有“数”这样的动作。畅畅妈没有很早教畅畅从1开始往后数,更没有让她条件反射般的念叨“1+1=2”,畅畅妈也没想到,畅畅学数数是从玩狗尾草开始的。

大约是在畅畅两岁十个月的夏天,妈妈带她出去玩,路边的狗尾草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拔了一棵又一棵,以致她小小的手再也拿不住,于是她想让妈妈帮她拿狗尾草,有意思的是,畅畅并没有一把将所有狗尾草都递给妈妈,而是一根一根地递,嘴里还说“再给一个,再给一个”。畅畅妈发现她对“1”的概念还是很清晰,于是趁势说:“再给1个就是2个,2个再给1个就是3个。”畅畅一下子有了兴趣,干脆把妈妈手里的狗尾草又要了回去,递一个数一下“1、2、3……”很快,她顺利地数到了10,以后再出去玩,还数过台阶,也数过停车场里的车位,总之,在她意识里,数数就不再是一个背诵的概念。试想一下,如果畅畅妈没有等到她很直观地对数有概念的时机就教她,或者是干脆就跟她从1开始背,效果不会太好。

父母一相情愿的“学习”逻辑

一说到学习,很多人马上觉得这是一件很沉重、很有仪式感的事情:得正襟危坐外加头悬梁锥刺股,搞不好还得程门立雪或者映雪囊萤一番,似乎“学习”从来就是一件苦差事。

什么让学习变得如此无趣?

我去过一个朋友家,他们家的楼梯扶手上有一根细绳,从一层到二层,像万国旗一般穿起一长条A4纸,每张纸上都是一首古诗。我自认还算个脑子里唐诗宋词的积累够数的人,但在这个古诗“长蛇阵”里,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实在不多,女主人说:“那些谁都会背的,我们茜茜也会就没什么意思了。我这一个月上班都偷着找古诗,当妈真是太不容易了!”是不容易,我无话可说。

他们家茜茜刚过四岁,除了幼儿园,还要上识字班、数学思维班、英语班、钢琴班、舞蹈班,夏天又加了个游泳班。“一点儿自觉性都没有,我们不盯着就不行,要不走神了,要不就偷懒。”这样的话茜茜妈几乎天天挂在嘴边。

我问她到底想要干什么?她还很诧异:“不干吗,就是为她日后着想,学习好,她自己也少受罪呀!”

“这样她将来上学就一定能学习好?”我还是无法理解。

“天天傻吃傻玩,将来学习肯定好不了。孩子都是父母教出来的,我们给她创造这么好的条件,让她学这么多东西,基础打得好,学习能差吗?”

这都是什么逻辑!

这些父母自以为用尽心思,让孩子学这学那,唯恐错失任何学习机会。但掌握了这些知识、技能,孩子就会成为学校里的优等生吗?茜茜有多么不想学、不爱学,认识她的人都看得明明白白,可她父母却又因为她的不好学上进而加大力度,更是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心理学家失败的“学习”实验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鲍理斯坚信婴幼儿阶段的大脑最有利于学习,并且反对一切与认知学习无关的兴趣活动,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进行游戏和对自然的探索。

1898年,鲍理斯的儿子威廉一出生就成为了他的实验品。

他教两岁的威廉阅读和拼写;威廉三岁能在打字机上连贯地打出英语和法语;五岁能计算历法;六岁上学,半年时间内修完七年的课程;十岁能讲6种语言;十一岁时在哈佛大学给数学教授和研究生们做过一场专题报告,当时一位著名的数学教授预言他将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十五岁作为数学主修生以最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

但在研究生院学习1年后,威廉对数学再无兴趣,转入法律学院又很快失去兴趣。他选择了办事员的工作,无须思考,不必担责任,也不用与人有很多交往。他的行为举止很像一个孤独症患者,房东说他“老是带着一种辛酸的表情”。威廉痛恨他的父亲,恨他逼迫自己学习,剥夺了他的情感营养。他说:“我一看见数学就浑身不自在,像生病一样。”四十六岁,威廉因脑溢血孤独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极端的案例其实并不陌生,从宋代王安石的《伤仲永》,到现代大学里的“少年班”,我们这个自古就以“勤学”、“好学”为最高教育目标和人格优势的国家,学习是贯穿所有人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全部内容。

让孩子爱上学习

孩子从一出生,每天都在学习各种技能,从简单的站立、行走、说话,无一不是从反复练习而来。在学习这些基本生活技能时孩子往往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中间,兴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孩子的这种兴趣呢?

锦囊1:保护好最初的学习热情

有段日子,熊壮壮不好好睡觉,半夜里起来就很兴奋,强烈要求看书。壮壮妈困得东倒西歪,还得“陪太子读书”,并且不能有一点马虎。他甚至指着封底其他书的介绍,非要妈妈说出那是什么,还不能说错了――因为他早就认识了那个东西。可那图案小得差不多只有1/4个指甲盖那么点儿,壮壮妈不得不戴上眼镜,以严谨的学习态度来对待他。

壮壮妈充分利用熊壮壮的学习热情,因势利导。看到“猫”,除了教他说出“猫”这个词,再问他:“猫咪怎么叫呀?喵――”有机会还带他去宠物店看真正的猫。熊壮壮自己也很能发挥,比如看到小鸭子的图片,就会“嘎嘎嘎”地边说边笑,还学小鸭子摇摇摆摆的样子。

孩子这种最初的学习热情必须小心地保护好,这就是兴趣的源泉,将影响他一生的学习态度。而且孩子的学习态度从一开始就是一丝不苟的,父母应该做好引导者和支持者。

锦囊2: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

《兔之眼》讲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一群生活在垃圾站周围的孩子,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一个叫黑三的孩子,他给新来的小禾老师一个下马威:当着老师的面踩死一只青蛙,还打了同学。事后老师了解到的更多信息则是他居然还养苍蝇!按照一般的理解,黑三基本可以划入问题孩子的行列。

小禾老师试图走入黑三的心灵,但遗憾的是,每次黑三都不理她,连一句简单的应答都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禾老师发现他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特殊癖好而养苍蝇,而是在观察苍蝇。于是小禾老师就以苍蝇为切入点,送给他有关的书籍教会他阅读,让他画苍蝇,通过写各种苍蝇的介绍来练习写字等,最终,黑三成为家喻户晓的“苍蝇博士”。

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的孩子并不多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适当加以引导,世间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学习也一样,我也听说过有的孩子是在荡秋千的过程中学会了数数,在折纸中弄明白很多立体几何的知识。

锦囊3:鼓励孩子爱动脑,多动脑

所有的孩子都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而我的办法是,在孩子还没开始问你之前,先做个“为什么妈妈”――凡事先问孩子“为什么”。

从熊壮壮一出生,这几乎就是壮壮妈与他对话的方式。他还不会说话,壮壮妈就自问自答:“为什么天会黑呢?因为太阳公公下山了。”他会说话了,壮壮妈的“为什么”就问得更勤,而他也会努力地回答。当然,开始的时候是以妈妈的引导为主,因为他还掌握不了那么多词汇,对世界的认知也有限。再往后,他就能“胡编乱造”了,对自己的一些“精妙”回答乐在其中,并且开始没完没了地问我“为什么”了。

这是一种引领孩子思维的方法,让他的大脑从被动到主动地运转起来,他就会自己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从而进行一定的推理、联想。我相信,人的大脑只可能越用越灵,当孩子学会了怎么运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解决问题,他也就掌握了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在动脑的过程中,孩子也会拥有成就感和乐趣,会促使他不断地去动脑学习。这样,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孩子当然好学了。

锦囊4: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

几年前我采访《吉祥三宝》的作者布仁巴雅尔时,他告诉我,这首歌其实是记录了他和女儿的一段生活状态,那个时候他妻子去日本学习,他独自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在北京生活。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整天都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灵感乍现,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场景就是一首歌,于是有了传唱一时的《吉祥三宝》,歌曲里依然保持父女一问一答的形式:“太阳星星月亮是什么?吉祥三宝;花儿叶子太阳是什么?吉祥三宝;爸爸妈妈和我是什么?吉祥三宝。”

不能苛求每个家长都会为孩子写一首歌,但最起码我们应该接受孩子问“为什么”。但事实上,面对孩子的发问,很多家长要么不耐烦,甩下一句:“哪这么多为什么。”要么干脆敷衍,随便找个答案应付一下孩子,能做到诚恳地回答孩子问题的家长并不多。

不耐烦型的家长如果一直不耐烦下去,终于有一天,他真的会很清静,孩子大概也很知趣地不再问什么问题,我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内向时说:“小时候还老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怎么大了反倒不爱说话了。”如果不是性格原因,如果不是孩子已经学会了独立思考,不需要向大人求助的话,那么家长们就得反思一下自己面对孩子提问时的态度了。有的时候,孩子会反复指着一个东西问,请耐心点一次次地告诉他们,因为,孩子只是为了验证自己是否真的记住了答案,请放心,他们绝没有刁难或者拿家长开心的意思。如果孩子的问题家长答不上来,孩子肯定不会想到这种不耐烦是为了掩饰,孩子可能会以为自己哪里做错了,继而可能产生挫折感。

有一次畅畅拿着《冰河世纪》的封面,指着每一种动物问:“这是什么动物?”问到树懒的时候,畅畅妈还真是想不起来了,但回答不上来,还真没感到什么压力,因为她不是生物学家,不认识树懒很正常。我们没有实现预备孩子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这就是事实,接下来怎么办呢?说完不知道就算了吗?

诚恳只是态度,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畅畅妈带着畅畅,在电脑上查了相关资料,一步步找到答案,并且还给她看了卡通版的树懒和真实版的树懒的照片。我的理解是,共同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锦囊5:小孩子是边玩边学的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件快乐的事,尤其是小孩子,作为父母,没必要把所谓的学习搞得煞有介事,“来,宝宝,我们念古诗吧”“妈妈教你这个字是什么”,这样的话最好少说,别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任务。没有什么人喜欢背负那么多任务,孩子也一样。学习是孩子天生的能力,让他们自然地快乐地学习吧。

即使识字这样的学习活动,也完全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壮壮妈从来没有主动教过熊壮壮认字,但五岁多的他常用字几乎都认识。起初壮壮妈都很奇怪:“你从哪认识的?”他说:“你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我就看书上的字,就认识了。”还有他喜欢的动画片,壮壮妈发现,底下的字幕他也看,并且会记下来,所以动画片里出现过“麒麟”,当经过一个叫“金狮麟”的酒店前,最难认的那个“麟”字他也认得出来。

盛行于欧洲的瑞吉欧教育,强调孩子由自然引发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强调孩子对活动、工作的兴趣以及该活动本身的吸引力。

比如有的孩子对汽车感兴趣,他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非常关注汽车,此时,父母可以适时地捕捉他的兴趣点,从他容易兴奋或回应的话题进入,为孩子买来与汽车有关的图书;围绕着汽车,和孩子一起用积木或者任何材料搭一个加油站、建一个一个车库……孩子关于汽车的认知将极大地拓展开来。模仿开汽车,顺嘴说一个有关汽车的儿歌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孩子主动而有创造性地学习,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按照成人事先划定的学习历程一步一步地学习。

锦囊6: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老师,20年来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里上课,他的学生都是来自非英语母语的移民国家,大多数都很贫困,然而雷夫老师带领他们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他们的全国测试成绩在美国名列前茅,他们中的一些人进入哈佛等名校。能够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批量化地产生优秀学生,绝非偶然,雷夫的诀窍在哪里呢?

教育理念固然重要,不少人也积极称道雷夫的“道德培养六阶段”,但我更欣赏他提到的一些学习方法,比如他在书里就有专章涉及如何学习阅读、写作、数学、历史、艺术和经济。

教孩子学习并不是仅仅是老师的工作,家长也完全可以做到,并且不用刻意去做。生活给了我们很多机会,举个例子,每当孩子问我们问题的时候,我们直接把答案给他们吗?

有一天,畅畅突然说:“吃饭的时候,嘴和牙齿在吃,舌头在干什么?”这个答案其实可以很容易地告诉她,但畅畅妈没有说话,递给她一颗脆冬枣,先让她放在嘴唇上,接着放在牙齿上,最后让她用舌头舔一舔,畅畅恍然大悟,说:“舌头可以尝味道。”

如果直接告诉她答案,自然省事,但是,教给孩子学习和思考的方法比直接传播知识点重要,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锦囊7:让孩子体会到成功

成功能成为一种习惯,失败也可能成为一种习惯,成功带来的喜悦感会激励他们继续学习,而失败的阴霾至少会影响孩子的信心,我们不能希图孩子永远成功,尤其是对一些有难度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做点工作。

首先是不要制定超越孩子心智发育的目标。曾经有人告诉我,她的孩子对阅读一点兴趣都没有,什么样的书翻一小会儿就扔开,当我问她孩子有多大时,她说:两岁。

我们无法希望一个两岁的孩子像大人一样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从头看到尾,这么大的孩子很难实现所谓的自主阅读,如果再进一步看,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跟年龄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五六岁的孩子能坚持10分钟左右,七八岁的孩子可以坚持到15分钟。如果强行要求一个两岁的孩子非得拿着一本书看半天,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其次,可以适当分解步骤,让孩子体会到小成功。还记得小时候数学考试时,老师通常告诉我们,可以把解题步骤写出来,即使最后未必全答对,但至少可以得到步骤分,孩子的学习也一样,如果有可能,我们不妨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而不是上来就让孩子去解决一个大问题。有一个名叫《味儿》的绘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孩子十分抵触画画,因为他压根儿就不会,老师鼓励他,随便画个什么,他顺手在纸上点了一个点儿,老师很郑重地说:“请签名。”并且把他的画装裱起来。看到自己的“作品”如此受重视,孩子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备受鼓舞,从此爱上了画画。

我们不能存有一口气培养一个画家的妄想,但我们可以成为那个鼓励孩子画出第一个点儿的人。

在○到三岁这个年龄段,教育的重点到底在哪里?是所谓的在起跑线上抢跑吗?未必!好比开车,刚启动的时候,我们得耐心等待相关的部件都进入工作状态才能加油,而不是一开发动机就猛给一脚油,车并不会因为我们心急而跳过程序马上进入飞奔状态,孩子早期的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家长必须帮助他们完成最初的启动程序,任何揠苗助长的行为都只是满足了家长一时的虚荣。

关于学习的忌语

你天生不是学习的料信心是孩子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无论孩子学习如何,我们首先不能打碎他们的信心,否则再多的辅导班都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考100分,我就给你买……物质刺激或许偶尔有效,但从长远来看,很难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任何外在的诱惑都不如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能够长久影响他们。

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去扫大街学习是为了成才,但学习不好也不一定就不成才。如果孩子学习好,我们没必要将学习跟一切所谓低贱的工作对立起来,如果孩子学习不好,那我们又何必过早给他们划定一个未来呢?我曾经亲耳听过一对母女的对话,小姑娘上厕所的时候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妈妈就说:“你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你一辈子就完了。”小姑娘怎么也搞不明白,自己的前途怎么就在卫生间里如此毫无逻辑地确定了。

学那个干吗,又不考试这完全是基于应试教育的一句话,但事实上,孩子未来的知识构成并不完全等同于学校所学的书本知识,我们要做的恰恰是帮助孩子弄明白,学习是一种伴随终生的习惯,否则考试结束之时便是结束学习之日。

只要你学习好,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即使孩子学习任务已经很重,我们也没必要用刻意打消他们对其他事物的兴趣,否则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亲手打造了一个书呆子。

通过赏识教育,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

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孩子兴趣的培养,靠的是赏识和激励。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你要常伴在孩子的左右,与孩子一起作业,及时沟通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及时发现孩子优点和微小进步,赞赏他的每一点好的变现,纠正他的微小缺点。家长要以“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为基本出发点,不要盲目与别的孩子攀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孩子,不能只为了家长的脸面而过高的要求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过高的压力,避免家庭教育的功利心态。要形成“先骄傲、后成功”的思维方式,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自豪,为孩子的每一点成功骄傲。要形成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让孩子处在爱的包围中,感受到你对他的爱,感受到你对他的每一点进步的欣赏与高兴。

长此与往,孩子就会逐渐对学习感兴趣。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只要你能给孩子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任何孩子都会爱学习,都会走向成功!

对于孩子 家长的态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有的时候不能打不能骂 只能开导

当然 这不是任何时候都是 孩子的性格跟父母双方也会有点相似的 所以家长首先要从这点入手 在一个就是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 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过于凶悍 这样孩子的逆反心里会减少 孩子学习多少也要取决孩子自己的意愿 当然这事高中以后的事情 不过主要的时期是中学

在学习方面 家长要给予孩子温馨的环境 不要让孩子产生家庭过于暴力 争吵不断 这样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这里给你一些思路:

1、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最大的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初入学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家长可陪读一段,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

2、设法提高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成绩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长应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绩。用过速读记忆训练的朋友都知道,对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能力、思维等都有很好的帮助,详细学习资料你可以到《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网站》下载软件练习。

3、从孩子的某一特长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带孩子去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4、家长对孩子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家长不要放过每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后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让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乐,于是他下次会照样去做的。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5、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一定要有耐心,因为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性不够,所以多好动爱玩,所以不要过于急于求成,以避免造成负作用。

对于孩子不爱学习,家长所要做的不是打骂,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改变对学习的认知,慢慢的引导他们从不爱学习,讨厌学习,慢慢变成自己热爱学习。我最近给孩子买了一个e家教育棒,里面全部都是黄冈海淀等知名学校的名师指导,学习课程起来很方便,孩子现在已经爱上e家教育棒,爱上学习了。很感谢e家教育棒。

小学二年级数学题(小学二年级数学题100道)

10个月宝宝早教互动游戏?

深圳康乐幼儿园(深圳康乐幼儿园是公立还是私立)

相关文章:

大家都给孩子报的什么早教课程呢?

冯德全早教方案

中山横栏早教中心如何申报

幼儿园大班体育户外活动揪尾巴说课稿?

能不能帮我来一篇幼儿园说课稿《快乐的星期天》?拜托了,急需急需

中班教育随笔如何保护眼睛?

《自然角里的小动物(乌龟,蜗牛)》中班科学教案的设计意图怎么写?

龙华早教中心哪家好?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