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孩子怎么培养积极性?
一、激发兴趣,培养主动性
如果想让孩子拥有主动性,父母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就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主动性的前提。那么,该如何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呢?
首先,兴趣与好奇心密不可分,好奇让孩子产生探究的兴趣。所以,当孩子对某件事物或某种现象表现出好奇时,父母就要注意了,一定要鼓励他们探究真相和发掘原因,让他们的好奇转化为深厚的兴趣。
2015年3月26日,《重庆日报》刊发了父母为孩子代做动手实践作业的报道。春季来临,许多小学校园开展了针对小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或布置了相关动手实践的作业,这些“作业”包括:做调研报告、制作PPIT、画思维导图、做手抄报、设计布袋等。学校布置这种新型作业的本意是开拓孩子的思维,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但是,有些家庭却出现了大人为孩子代劳、父母帮助孩子完成实践作业的情况。
比如,一个小学生的父亲,从事媒体工作的廖先生,忙到深夜十二点多,才帮助女儿完成一份漂亮的手抄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帮孩子完成作业了。”廖先生讲,女儿小学一年级时,就有过制作手抄报的家庭作业。第一次,他指导孩子完成了手抄报。但到学校—看,其他同学的手抄报鲜艳夺目、排版精美,女儿自制的简陋手抄报被同学们嘲笑了。这一次,廖先生总结经验,自己一手包办。他在单位里排版,并揣摩儿童心理,制作了富有童趣的手抄报。结果,廖先生女儿上交的手抄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这些为孩子代劳的父母显然没有理解学校的用意,也没有理解孩子的实践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实践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是对眼界的开阔,是建立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重要途径,他们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对自己的心理影响很大,父母需要从实际出发给予其指导和帮助,在心理上给予其关注和关怀。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想法更为奇特,他们的实践活动也需要与未来的发展有更多联系,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
其次,父母需要对孩子的实践活动保持平常心。不能抱有太过功利的态度,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内在的感受,不管孩子的实践活动是否成功,父母都需要给予尊重和理解,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认识世界的通道,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同时,父母要给孩子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特别是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动手的机会,如果家庭和学校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行动的欲望,这不仅能开拓孩子的思维,还能加强他们对书本知识的转化,加深记忆和理解。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往往特别重视给孩子讲道理,可是孩子就是不明白,或者在很多时候,大人讲的话孩子听不懂,孩子特别需要的其实是一种体验,亲身的体验。孩子不能光有一些间接的经验,更需要有直接的经验,这种直接的体验对于儿童的发展意义重大。
如果大家反思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可能在教育中有一个缺陷,就是跟孩子说的特别多,让孩子体验的特别少,所以他不明白很多道理。要多给孩子一些体验,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要敢于放手,培养自主性
在这里,我特别想分享我的朋友、儿童教育专家胡萍的教育心得。她对于孩子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培养让我感佩。我与胡萍第一次见面是在深圳,虽然是初次相会,却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我们自然聊到各自的孩子。说实话,任何人养育孩子都是一种历险,儿童研究者也不例外。
说起儿子,胡萍容光焕发,因为她儿子刚刚被剑桥大学生物系录取,作为母亲,她有充分的理由骄傲。但是,最让我好奇的不是剑桥,而是她儿子经常不完成老师的作业,总是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成果代替。在去剑桥大学面试的时候,她儿子除了生物研究报告,居然带去了自己做西餐的图片集,并且因此受到剑桥教授的特别欣赏。
各位朋友想一想,一个不完成作业却着迷于生物实验和做西餐的孩子,如何面对高考?又怎样折磨着父母那颗万般担忧的心?虽然我初识胡萍,却因其过人的勇气与坦诚而备受震撼。
这样的孩子是不可复制的,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经常不好好写作业,却总是着迷于做生物实验和做西餐,你肯定要担心他怎么应付高考。仅凭这一点,我就对胡萍肃然起敬,因为她具备很多父母没有的勇气和远见。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但胡萍不这么看,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格外珍视他的兴趣发展。在儿子一岁的时候,胡萍就发现他迷上了玩手电筒,甚至一次能玩一个多小时。每当儿子这么玩的时候,胡萍从来不去干扰儿子,她始终相信,孩子对玩的沉迷也是在培养他的专注力。当孩子逐渐长大后,迷上了做西餐,尽管当时学业已经很紧张了,胡萍还是尽量给孩子提供各种厨具和食材,让他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热情。直到高考前夕,他儿子还在兴致勃勃地探究各种菜谱和技艺。胡萍能对孩子包容到这个程度,就是因为她坚信,孩子需要学习,但更需要生活。胡萍的教育模式,很好地诠释了自主性对孩子主动性的促进作用。
许多父母一边经常以喝水或吃水果等事由打扰正在做事的孩子,一边抱怨孩子做事情不专心,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与许多父母信奉“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要管”的口头禅不同,胡萍格外珍惜孩子的兴趣发展。
如果某些朋友以为,胡萍既然如此投入地教育孩子,一定脾气温和、一切顺着孩子,那就错了。胡萍也会着急上火,也会委屈得大哭,甚至在盛怒之下,把儿子做好的大虾扔进垃圾箱。但是,即使在险些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她都会仔细听儿子说的话,如果发觉孩子有理而自己无理,她会静默会道歉,甚至会请求儿子给一个拥抱。
三、要鼓励探索,培养创造性
如果你家里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那么你一定很关心近年来的中考和高考改革。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明确发布文件规定,要把考试成绩以外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这几个方面也纳入量化考核的范围。这一个信号够明确了,但我相信,直到今天,也依然有很多家长没有重视起对孩子学业能力之外的素质培养。
就拿最简单的小学家庭作业来说,有多少家长是全权代替孩子来完成手抄报和思维导图这类作业的?这么做的家长,可能是考虑到孩子的作业如果优秀,很可能会被老师当众表扬,但这部分家长显然没有理解学校布置这份作业的真正用意,也没有意识到这次实践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多大的意义。
做一份手抄报,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查资料、手工书写、排版、绘制……整个过程其实是一次难得的亲子互动体验,如果家长为了图快、图好就全权代理,失去的可能是孩子激发灵感、整合思维的机会。而且,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只会越来越多,所以,家长务必要重视起来,协助孩子独立完成。
除了学校布置的实践性作业,在家里也要带着孩子多进行课外实践。说到这里,又有家长犯难了带孩子做什么比较好呢?其实不用特别复杂,不用操心器材和场地,只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方法用得对,在家就能做很多实践。比如亲子共读、陪孩子搭积水、下棋、拼拼图等,这些都是激发孩子创造力和自主性的绝佳机会。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千万不要抱着功利心去做这件事,一定要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内在的感受,不管孩子的实践活动是否成功,父母都要给予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让孩子建立起自己认识世界的通道,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
如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密切结合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实际循序渐进,坚持经常性教育、培养。培养教育方法要切实可行,形式要生动活泼。具体方法是:①党支部指定1~2名正式党员做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个别帮助。②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观革命纪念地,听取先进模范人物的报告,参加讨论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和入党宣誓仪式以及党内组织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③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接受锻炼和考验的机会,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并检查他们完成工作的情况。④要求人党积极分子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党组织定期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考察,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⑤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 为了切实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党组织要建立和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养、教育制度,不断总结经验,使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如何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当我们对自己要求过高,而现实中的自己却有差距时,特容易造成心理负担,甚至会郁郁寡欢!当我们一味地追求外在事物而忽略内在自我的成长时,我们终会迷失方向!当我们成为他人眼中的自己时,我们只会越来越痛苦!
那到底如何才能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呢?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时,我们就对这世界充满爱与眷恋!所以,只要我们努力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活在此时此刻(此时问问: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我看到了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一点一点的进步与成长,而非活在思想里,活在梦里,活在他人眼中!我们终究会越来越乐观,心态会越来越好!
如何培养自己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发现这些优势便遭到了自信的支点,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而不要过多注意自己的缺点和劣势,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发现这些优势便遭到了自信的字典词典,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而不要过多注意自己的缺点和劣势,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心。要自强,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如何培养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积极向上的孩子?
1.罗列使自己感激不尽的事,与人为善,不要怀恨,用童心拥抱生活,用成熟理解生活,懂得感恩,善待曾善待过你的人
2.发展你的兴趣爱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3.与他人建立联系,多和亲朋好友谈心,人的精力有限,想做的事却很多,减少不必要的人际约束
4.喜欢并爱护自己,别老想给别人好印象而刻意改变自己,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5.和卓越竞争而不是和人竞争,进步才是最大的胜利;与自己较量而不是和别人较量,战胜自己才是最大的赢家
6.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选择人生中真正想做的事、真正想爱的人
7.消除敌意与侵略性,尝试与别人合作而不是单独竞争,对问题当机立断,随机应变
8.学会闲聊和关心别人,别把自己看的太重,尽量不要给别人自私的感觉
9.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事发牢骚,不要总是把事情看的很严重,不要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罪于自己,不断寻找新的嗜好,关心新近发生的时事和身边的新鲜事
10.广交朋友,积极做人,多与积极者交往,尽可能少与消极者接触,除非你能改变他否则你就要被他改变,不同的选择成就不同的人生
11.热爱生活而不是它的报偿,对生活充满新鲜感,要知道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12.在自身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不妨找个时间去寻欢作乐,比如节假日去旅游、到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去远足
13.你把事情做的很好或者取得成功时,为自己庆祝一下,即使宴会只有你自己
14.帮助别人做些事,帮助别人会使你快乐,尤其在别人处于困境中时,“患难见真情”,你获得的将会远远大于你的付出
15.不要歪曲别人的批评,要知道能亲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正面的客观的评价是多么的难得,应心平气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6.参加适度的、一定时间的体育运动,早起十分钟,一定要坐着吃早饭
17.尽量使自己保持忙碌状态,消除紧张与恐惧
18.知道自己能做的和自己所应该做到的,不要害怕面对自己有限的能力,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消除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19.学会使自己心平气和,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小事不要过分计较,难得糊涂嘛
20.行事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的好恶作为自己行事的标准
21.祛除那些对你来说是负担的东西,停止做那些让你觉得无味的事情
22.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承认人性中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要有宽容和谅解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走极端,禁绝怒食
23.尝试做一些新鲜事,来丰富你的生活,放弃不太重要的事情,听音乐、看书读报是增加兴趣的最好方法
24.明白良好的动机未必会带来良好的效果,但是不能因此而放弃
25.明白“人比人气死人”的道理,不要自己跟别人强加比较,更不要以己之短比人之长,不要在生活琐事上与人攀比
26.对自己的要求不要太高,追求成果而不苛求完美,养成胜利心态,但不能高高在上
27.把压抑及时发泄出去,不顺利时可以自言自语,进行自我安慰
28.制定可行的目标,把大的项目分成较小的、能干得了的若干小部分,这样每做完一部分都会有成就感
29.算算你的得意事,想象自己正在成功,回忆过去的辉煌,而不要理会你的烦恼和不如意,不要对往事耿耿于怀,不要为自己的正当行为内疚
30.下决心改变你不欣赏的规矩,最好是大家的都不欣赏的,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总忧虑将来,车到山前必有路
31.在感觉疲惫之前就休息,请记住:休息不是浪费生命,它让你在情形的时候做更多高效率的事情
32.上床就睡觉,不要考虑别的事情,有心情的话可以开个睡前的“卧谈会”,但不要因为过度兴奋而影响了睡眠
33.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怎样培养积极的心态?
积极心态的培养,需要从正面看待这个世界 开始,
你可以照着以下5点做
1.将注意力放在正面的信息上;
2.保持健康的身体,爱上阳光雨露等周边事物;
3.可以用动作创造情绪,建立一些积极的心锚;
4.给自己一个承诺,满怀希望去实现它;
5.增加交际圈里的人脉资产,降低人脉负债。
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
1、多带宝宝接触外界
很多胆小怕羞的宝宝都是出门较少,不常见生人、不常与小朋友玩耍的,而大胆大方的宝宝一般都是接触外界机会多,见多识广的。所以,不要让宝宝总是呆在屋里不出门,出门之后也不要过度保护,可以让宝宝多与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宝宝多一些可以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是纠正宝宝胆小害怕的最好方法。
2、对待害羞的宝宝要多一些耐心
不要急着要求宝宝去克服胆怯,把孩子向外“推”,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参与到宝宝的活动中来,从中了解宝宝遇到的具体困难是什么,然后指导宝宝如何去解决问题,正确地给予引导。待宝宝的能力提高了,那么这种面对问题的畏惧也就随之消失了。家长越着急着改变胆小的宝宝,往往越会适得其反。所以,如果宝宝很害羞、很胆小,父母一定要多些耐心去进行教育及引导,而不是强行让宝宝面对新事物、新环境,强迫宝宝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
3、不要让宝宝过于依赖家长
原因里小编已经讲了,包办代替会导致宝宝过分依赖家长,不但会让宝宝懒于动手,还会习惯逃避困难与挑战,这是造成孩子胆小畏惧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应放手让宝宝做自己的事情,遇到难题也不要急于帮宝宝去解决或是迁就,应给宝宝留出一定的适应空间和锻炼能力。
另外,改善宝宝胆小的性格,除了要找出会导致宝宝胆小的原因,及时做出调整与引导方式,家长还可以用肢体动作来代替语言去鼓励宝宝,这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效果会更好一些。毕竟宝宝们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发育还不够完善,动作所传递出的信息反而更容易被宝宝接收到。比如:
1、宝宝怕生人:家长不妨拍拍宝宝的后背,让宝宝感到家长的手抚摸所带来的抚慰,宝宝在家长的热情感染与肢体触碰的支持下,内心就会安定下来。
2、宝宝怕打针:家长可以在打针之前,轻轻捏一下宝宝的小鼻子,再轻拍一下宝宝的脸蛋,让宝宝感受稍稍的随意和放松。
3、宝宝怕理发:带宝宝理发前可先让Ta在陌生的环境里玩一会儿,熟悉一下。给宝宝一个常玩的玩具或是爱吃的零食,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另外要强调一点很多家长的通病,就是不要强调危险性,什么“你乱动就剪到耳朵了”“你不听话就给你剪成丑八怪了”“不要害怕,很快就好了”你越说就会让情况越糟糕。
4、宝宝怕天黑、下雨、打雷:宝宝怕黑,多是因为孩子神经发育不完善,黑夜会使视线更加模糊,宝宝缺乏安全感。所以当宝宝怕黑时,家长可以和宝宝手拉着手睡觉,并不时地紧握一下。也可以偶尔帮宝宝拽拽被角,让孩子感觉父母就在自己身边。而对于宝宝害怕下雨、打雷的情况,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是自然现象,必要时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5、宝宝怕动物:如果父母表现得胆子小,没有给宝宝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会加深宝宝的胆小。当遇到小动物时,家长不要让宝宝躲到自己背后,而是应该让宝宝站在自己腿前,双手扶住宝宝的肩膀,紧紧握一下宝宝的肩膀以给孩子力量。也可以蹲下身来,把自己的脸和宝宝的脸并列在一起看小动物,这样可以增强宝宝战胜恐惧心理的信心。
另外,平时家长可以带宝宝多去逛逛动物园,买一些关于小动物的图书给宝宝看,让宝宝认识小动物,并了解小动物。
其实宝宝性格的形成并非天生的,除了宝宝自身从外界感知的情绪外,更多的还是受父母的行为态度所影响。虽然胆小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孩子过分胆小,也会引起一连串的问题,妨碍到宝宝正常的社会交往与发展。时间长了,胆小的宝宝还可能会由起初的内向、沉默,发展为缺乏自信、没有主见。
所以,想要改变宝宝胆小的性格,家长首先就要给宝宝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改变自己学会正确的引导宝宝,并要懂得赞扬与肯定。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在1-3岁的时候是非常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的。当妈妈的天天鼓捣的东西,孩子就会真正意义上的有可能对它产生兴趣,寄希望于三四年后突然有一天抱回家里一个大家伙,然后孩子直接开始对这玩意感兴趣简直是异想天开……比如说,如果你天天玩手机,孩子看在眼里,会萌发“我也想去尝试尝试”的想法。这样,就把孩子给带偏了。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比如说,你希望孩子对钢琴这方面感兴趣,首先,你必须对整个钢琴学习将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知道这玩意得怎么练,知道这玩意怎么学之后,等你孩子开始学你就不会是那种“我们家长也不懂啊,丢给老师教就行了”类型的奇葩家长了。这几年的时间你也可以换换老师,体验多了你也知道哪些老师教的好,哪些老师教的烂。能为你孩子选出一个非常负责的老师,对你孩子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不至于到时候把孩子往琴行一带,对老师俩眼一摸黑也不知道教的咋样。
你学过个一年半载之后你自己就会发现这东西的难度究竟有多大,以一个成人的智商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再去思考孩子的智商会接受多少。这样孩子以后即使遇到困难你也会知道这玩意是“真他喵的不好弄”,还是“别人家孩子怎么都这么厉害”。你孩子以后能少挨不少揍,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大有裨益。
家长作为孩子的领路人永远都是最合适的,而从领路的方法上去培养一个孩子的兴趣,绝对是最佳的。如果家长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做不到帮孩子领路的话……那我觉得你还是换个方向比较好,己所不欲,勿施于孩。
分享一个我家宝宝识字的经历了,宝宝今年3岁了,开始让他识字,认字。之前都是从淘宝购买一些带图的卡片和书本让他认识,不过效果不明显,花费大量时间,还容易损坏,而且宝宝什么都想往嘴里塞,有些比较小的拼图什么的,就怕宝宝吃了。
然后我下载了好多软件让宝宝学习,一开始是不错,但是呢用到后面都要收费,价格还不便宜,顿时有种坑爹的感觉。
后来发现了一款APP【 猫小帅识字】,真心推荐大家使用,里面有很多的冒险故事,我家宝宝特别喜欢听,平常特别好动的他,一看这个就安静的听故事。各种游戏关卡让宝宝重复学习汉字内容,加深记忆,让我这个陪宝宝玩的麻麻都觉得好玩有趣。操作也很简单,宝宝自己都能独立操作。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款软件一次收费就能终生享受!
而且我们家乡口音特别重,就怕宝宝跟着学以后改不了,要是上学了带有这种浓厚的口音,肯定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宝宝现在特别爱学习,每天下班都缠着我给跟他互动,陪他一起玩里面的游戏,不仅学的快,还让我这做麻麻的人也轻松了很多。
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
六条建议,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让孩子真正学会从失败中学习。
抗挫力,即韧性、毅力,指从逆境中恢复过来的能力,他能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
应该让孩子知道,要想取得更高成就,靠的是努力,这在他们的可控范围内,而不是智力,因为这是不可控的。
抗挫能力是由能力、自信、联系、性格、贡献应对和控制组成。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呢?
六条建议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真正的学会从失败中学习。
1、在孩子的生活中存在。
与孩子建立起有意义的情感联结,以下方法有助于,父母通过在孩子的生活中存在,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表示你的爱。
孩子放学回到家,或者你下班到家。让孩子看到他们的存在带给你喜悦。眼神接触非常重要,那是表达爱的第一步。被爱的感觉能增强抗挫力。
表达对他们的兴趣。
对孩子的兴趣、想法、经历和爱好,表现出兴趣,每天多了解一些孩子的事情。抽出机会和孩子聊到,“真的吗?为什么很好?你的看法?有什么好事吗?你有什么感受?”等。
展示你的关心。
孩子遇到挫折时,是个好机会。这时,和他们一起坐下来,表示你体会得到他,受到挫折的感受。不要亲自出马解决,而是告诉他们,有时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相信他们会有很多办法,可以通过自身能力予以控制。向孩子保证你的爱。
2、站到一边。
在他们做事的时候,如果父母老是守在旁边,或者时时检查,那就会动摇他们的信心,这样父母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我认为你没我不行”。以下建议孩子自己去经历,以此培养抗挫力。
让他们做出选择,并决定如何做事情。
比如:孩子出门穿什么衣服 ,给出你的建议。不要进行微观管理,不要检查每一个细节,不要挑剔每一个结果。孩子只有通过实际经历,才能形成能力,并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成为独立的自我。
让他们冒险、犯错误。
犯错是唯一的学习途径。除非孩子的健康和安全真的受到了威胁,否则,别去干预,早犯错,早成长。
3、帮助他们从经验中成长。
并不是说什么都不为他们做。如何帮助孩子从自己的经历中成长。
在孩子经历过后,和他谈谈,了解他从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父母可以提供建议,也可以以我们自己生活中的事例,示范解决办法,但不能代劳。
持续提高标准。
标准应该以“蹦一蹦,够得着”,这有助于他培养能力、建立信心,这两者都可以培养抗挫力。
抵抗完美主义。
首先,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其次,越是接近完美,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高。承认重要的是尝试和努力。
4、塑造他们的性格。
每个人都希望真实的自己受到珍视,人的价值不是来自成绩,而是来自我们的性格。告诉孩子,让我们骄傲的不是他们的分数、成绩和名次,而是他们优秀的品格,我们可以以这种方式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他们表现良好时,请予以注意。
孩子表现良好时,我们要予以及时的表扬反馈,以培养他们的品格。鼓励正向的品格,孩子会感觉非常好,会寻求更多的机会。
帮助他们形成另一种视角。
当意识到有些人,生活艰难很糟糕时,孩子会认识到,他们有心怀感激的理由。孩子形成关爱他人的视角,对孩子是有益的。
5、给予具体、真实的反馈。
现在溺爱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父母没有能力批评或惩罚孩子。夸张的、不切实际的赞美,让孩子生活在父母打造的童话世界中,丧失了分辨虚实的能力。以下建议对如何诚实的表扬和建设性的批评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如何赞美。
在校内校外活动的成绩,具体针对所完成的任务赞美,赞美努力,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如何批评。
希望孩子通过学习和成长得到发展,真实评估当前表现时唯一的途径。和表扬一样,批评孩子确保在行动和努力上,而不是针对人本身。
6、示范。
孩子只看到我们的是成功人士,而不了解我们一路遭遇的曲折、坎坷和挫折,并且还将继续经历这一切。对人生的挣扎和奋斗做正常化看待。培养孩子抗挫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让他们了解我们当前和曾经遇到的挫折,如工作中的失败、失望、好朋友的翻脸,以及这些事对我们的打击。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
早教专家表示,小朋友的忍耐力,其实与其年龄成反比,然而“耐性”这种特质,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专家建议家长应在幼儿至小学阶段,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如果小朋友得到不正确的引导教育,长大后就可能要承受“恶果”。
面前的蛋糕还没吃完,毛毛便迫不及待地嚷着要吃巧克力;在游乐场看到好玩的滑梯,毛毛无视前面正在排队的小朋友,自己硬要抢先上去玩;上兴趣班时,毛毛发现自己怎样也无法做好时,便轻易放弃;遇到要求没有被及时满足的时候,他立即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如此种种,3岁的毛毛在父母的眼里就是一个“急性子”,遇事没有一点耐心。
早教专家表示,小朋友的忍耐力,其实与其年龄成反比,然而“耐性”这种特质,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专家建议家长应在幼儿至小学阶段,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如果小朋友得到不正确的引导教育,长大后就可能要承受“恶果”。例如,孩子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稍不如意就觉得无法忍受,不能够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承受挫折,以至于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专家强调,父母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年纪、能力及脾气秉性。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本身也是急性子,就很难去训练小朋友的耐性。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力求做个耐心的典范。
方法1:刻意让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佳佳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佳佳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专家点评:以上案例列举的方法对培养孩子耐心很实用。培养孩子耐心,就得尝试向孩子解释,让他明白应该等待多长时间,然后不要理睬孩子将有可能对你的打扰。不过,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不要一下就让他等5分钟。刚开始时可先等1分钟,然后再增加到3分钟,一般在家里训练,效果会比较好。
提示:也可以在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譬如妈妈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等待了这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她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方法2:暂时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谈时,不妨给孩子一个他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专家点评:如果是个刚开始学步的小宝宝,给他一个玩具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大多数2岁左右的孩子还不具备自己转移注意力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到了3岁或者4岁,就应该鼓励他们在等候的时间里自己去找事情干。
提示:如果父母给3~4岁的孩子一个玩具,意味着父母要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训练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让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画张图,或是自己看看书等,做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何打发时间。
方法3:默契沟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谈几句,此时孩子想要得到关注,可以事先训练他与父母的默契。譬如让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这种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不必中断与人的谈话。
专家点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提供给孩子身体上的接触,以使他安心,并且使他可以在成人交谈时安静一会儿。但孩子并没有被要求离开父母,自己去做点什么,他还是要依赖父母使自己安静下来。教会孩子什么叫耐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仅要教会孩子在他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什么事,也要使他相信,耐心地等待一点点时间,最终将会得到他所期盼的东西。
提示:3~4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从现在起10分钟”有多长时间,训练时应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譬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穿好裙子,妈妈就给你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时间长短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