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条件?
儿童认知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基础认知,综合认知。基础认知是奠定孩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综合认知就是孩子对事物的思维反映和理解。下面我们主要讲述基础认知。
基础认知包括11个方面:
1. 命名(这个事物的名称)
为了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我们一般要求孩子掌握150种的命名量,主要从身边常见的事物作为切入点。例如:蔬菜,水果,动物,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等。
2. 配对(最先教给孩子的)
一样的形状,一样的颜色等等。
1) 实物与实物配对(经常做的)
2) 实物与卡片配对
3) 卡片与卡片配对(经常做的)
3. 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基础)
1) 大动作模仿:拍手,举手,拍腿,拍肚子……
2) 精细动作模仿:(小肌肉)
3) 声音模仿:啊,窝,额……
4) 仿搭积木:A.一次一块 B一次2块 C一次搭完 D镜面仿搭(不让孩子看到)。
4.物品的功用(功能)
1)例如:杯子是干什么用的?喝水!
2)用什么喝水?用杯子喝水。
5.认识颜色:红,黄,蓝,绿,黑 ,白
在教授孩子颜色时一定要切记:红色与黄色要分开,绿色与蓝色要分开。
例如:我们一般先教给孩子红色,黑色,白色三种颜色,有利于孩子掌握。因为这三种颜色的色差比较大,利于孩子在视觉上分辨。
6.认识形状
1)理解(知道)例如:我们拿出2个形状,问:哪个是圆形,哪个是三角形?
2)表达:这是什么形状的?
3)泛化:例如:桌子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饼干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7.对人物的认识
1)基本人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弟弟,姐姐等等......
2)职业人物:医生,警察,老师,司机,厨师等等。让孩子知道这些职业人物的基本工作性质。例如:厨师是干什么的?做饭的。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1、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
此阶段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感知运动阶段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萌芽阶段。2、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依据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6儿童兴趣发展的特征?
3-6岁的儿童正处于幼儿期,正是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根据年龄段的特征,将3-6岁儿童分为三个时期。
(1)幼儿初期(小班)3-4岁。①生活范围扩大,认知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都得到迅速发展;②认识依靠行动,其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③情绪作用大,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人的感染;④爱模仿,喜欢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
(2)幼儿中期(中班)4-5岁。①活泼好动;②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形成,能够依靠表象进行思维;③规则意识产生,能够遵守老师说过的规则;④开始组织自己的游戏。
(3)幼儿晚期(大班)5-6岁。①好学好问,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喜欢问问题;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③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如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开始进行有意记忆;④个性初具雏形,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情绪和兴趣,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
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原则?
心理学的知识比较零散,需要反复理解。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总结学习一下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大家要做好主客观题备考,主观题常见的以简答题为主,客观题的形式一般为单多选判断题型。
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引起人对周围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并注意环境变化,记忆发生过的事件,思考各类不同的问题,想象未来情景。这种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的认知或认识过程。认知发展规律的考察重点是思维的发展。因此思维部分知识要求我们重点记忆背诵。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
1、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
2、形成了因果联系
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以不同形式的运算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运算指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即在头脑中进行的可以朝相反方向运转的思维活动,或者说运算是指内部化了的观念上的操作。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1、获得了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儿童能反向思考它们见到的变化并进行前后比较,思考这种变化如何发生的。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特性。儿童最先掌握的是数目守恒,年龄一般在6~7岁,接着是物质守恒,在7~8岁之间出现,而几何重量守恒和长度守恒在9~10岁左右,而体积守恒一般要11~12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上面曾经谈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只能利用具体的事物、物体或过程来进行思维或运算,不能利用语言、文字陈述的事物和过程为基础来运算
小学儿童元认知的发展主要涉及?
涉及到感知觉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注意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元记亿,元注意等。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是?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
皮亚杰三大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包括:
(1)儿童的道德发展既非天赋,也不是社会规则的直接内化,而是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强度影响。换言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的自然天赋与相应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的道德发展不仅取决于他对道德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程度。儿童的道德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自主的理性思维发展过程。儿童是自己道德观点的构造者。
(3)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性的过程,与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相关性
儿童认知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认知发展四大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
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个体永恒性,
个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
表明儿童开始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
但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
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
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
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
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
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
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还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情绪冲动性还常常表现在幼儿会用过激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例如,幼儿看到故事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4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4个阶段的特点如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客体不存在,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表明儿童开始在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还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