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哪些阶段及特点?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哪些阶段和特点?
(1)兴趣发展初级阶段(出生~1岁)。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1~3月是先天反射性阶段,4~9个月是相似性物体再认的知觉阶段,9个月以后是新异性探索阶段。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岁)。进入1岁以后,孩子的兴趣逐渐丰富起来。对活动的、微小的物体、突然消失的物体、成人的动作或活动以及因果关系感兴趣。2岁后,孩对语音的兴趣加强,避开那个开始有意识的仿方。
(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步稳定阶(3~6岁)。进入幼儿期后,在婴儿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兴趣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在兴趣的范围方面: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游戏的兴趣是幼儿期占主导地位的兴趣,对因果关系的兴趣发展迅速,对动漫片,活动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火灾的发展经过划分为哪些阶段?
【火灾的发展过程】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初起、发展和猛烈、衰减、熄灭五个阶段。
1、初起阶段:一般固体物质燃烧时,10-15分钟内,火灾的面积不大,烟和气体的流动速度比较缓慢,辐射热较低,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比较慢,燃烧一般还没有突破房屋建筑外壳。
2、发展阶段:燃烧强度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扩大,为控制火势发展和扑灭火灾,需一定灭火力量才能有效扑灭。
3、猛烈阶段:燃烧发展达到高潮,燃烧温度最高,辐射热最强,燃烧物质分解出大量的燃烧产物,温度和气体对流达到最高限度,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强度受到破坏,使其发生变形或倒塌。
4、衰减阶段:随着可燃物燃烧殆尽或者燃烧氧气不足或者灭火措施(洒水或者化学灭火)的作用,火势开始衰减。
5、熄灭:当可燃物烧完或者燃烧场地氧气不足或者灭火工作起效,火势最终熄灭。
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跟儿童的年龄发展有关。
1.婴儿时期只能简单的对声音、颜色和图案感兴趣。
2.幼儿时期可以玩一些立体积木和有声玩具。
3.儿童时期,可以接触一些比较有难度的游戏,比如乐高、大富翁,扑克、溜冰、打球等。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
1、孩子在3个月左右,会发出一些呢喃声音。
2、在7.8月左右,孩子可以开口说些叠词,如“爸爸”“妈妈”,开始模仿大人说话。
3、孩子在1岁至一岁半时,可以说一些单词句。
4、孩子在1岁半至2岁时,可以说一些日常的简单句,处在语言爆发期。
5、孩子一般到了3岁之后,可以完成日常的一些对话,还能掌握地方方言,语言表达成熟。
海洋的发展一般经过哪些阶段?
1.
胚胎期 陆壳在构造薄弱带因拉张形成大陆裂谷,但未形成海洋环境,例如东非大裂谷;
2.
婴幼儿期 陆壳继续开裂,开始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已经出现洋壳,例如红海、亚丁湾;
3.
青壮年期 由于大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海洋边缘又未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张,例如大西洋;
4.
衰落期 大洋中脊虽然继续扩张增生,但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作用海洋总面积渐趋减小,例如太平洋。
个案工作经过了哪些主要发展阶段?
阶段一:申请与接案
1、鼓励求助对象积极面对改变;
2、明确求助对象的改变;
3、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
专业关系建立
1、与服务对象初次沟通协商,表达同理和接纳。
2、注意转介需要
(1)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
(2)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
。阶段二:预估与问题分
1、个人情况:服务对象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情况
2、环境资料:服务对象所处家庭、同辈群体、社区以及工作环境等情况
问题预估
1、横向方面: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因素;
2、纵向方面:问题发展变化
阶段三:制定计划
1、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2、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
3、理论依据;
4、服务计划的目标;
5、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6、服务开展的期限;
7、联系方式(直接见面和不直接见面)。
东盟的发展经过几个阶段?
东盟从建立至今,其一体化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7~1975年起步阶段,1976~1991年全面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持续发展阶段.在第三阶段的头几年,东盟一体化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面临严峻挑战
儿童兴趣班有哪些项目呢?
儿童兴趣班分为艺术类项目和体育类项目,还有现在流行的开创类项目。艺术类为舞蹈,乐器,美术,声乐,小主持人,书房等。
体育类包含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各种球类兴趣班,还有棋类(围棋象棋),跳绳,游泳,轮滑等,还有专门的体能训练班,陪孩子玩运动游戏。
开创类则包含逻辑思维班,乐高,机器人,编程等。
霍夫曼认为儿童移情的发展包括哪些阶段?
霍夫曼在大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勾画了如下的道德移情发展的四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普遍性移情(globle empathy)。约在个体出生后第一年的婴儿期。个体不能意识到别人是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一个人,但通过最简单的情绪唤起方式仍能体验到他人正在遭遇的不幸,并显得就像自己也在遭遇不幸一样。例如,在研究中观察到,看到有个孩子摔了一跤而哭泣时,一位11个月的女孩似乎也马上要哭出来了,接着她一面咬着自己的大拇指,一面把头往母亲怀里挤,似乎是她自己在遭受伤害和经受痛苦。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移情(egocentric empathy)。约在2 岁左右。儿童能区分自我与他人,能分别形成自我的表象和他人的表象,这使普遍性移情发生变化。这时,儿童己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意识到是他人而不是自己遭到了不幸,但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不清楚的,并认为是与自己一样的。如在研究中观察到,一名1 岁半小孩看到自己的伙伴哭泣时,会拖着自己的母亲去抚慰他,尽管伙伴的母亲也在旁边。
第三阶段,对他人情感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 feeling)。约在2~3岁。儿童开始能承担角色和使用语言了,开始能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需要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使个体能更多地对涉及他人真实情感的诸多线索作出反应,用语言表达各种日益复杂的情绪。这时,儿童在关注受害者不幸的同时会重视其因丧失自尊引起的、甚至为维护自尊不愿受助而引起的内心焦虑,最终即使受害者不在现场也会因获悉关于他的不幸信息而唤起移情性情感。
第四阶段,对他人生活状况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 life condition)。个体进入童年晚期, 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各有自己的历史和个性,不只能从当前情境,而且能从更广阔的生活经历来看待他人所感受的愉悦和痛苦。个体对他人当前不幸不仅仍会作出移情反应,而且当认识到这种不幸是长期而不是暂时的时候,这种移情反应就会变得强烈起来。这时,个体唤起的移情性情感会与他人遭不幸或被剥夺的心理表象相结合,随着各种社会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它还会与反映整个群体或阶层(如贫困者、受压迫者、流浪者、发展迟滞者)的困境的心理表象相结合,促使人去重视减缓不幸者的困境。这样的移情水平对人尤其是青少年而言能提供一种促进其道德和思想理念发展并形成行为倾向的动力基础。
儿童听觉的发展阶段?
胎儿到二十周左右听觉就开始发育,出生两到三天的新生儿已经能够区别不同的音调,三到七天大的时候听觉已经良好,两个月龄时能够辨别不同的语音,听觉习惯化已经形成,三到四个月的时候婴儿的头可以转向声源。
六月龄的时候能够区别父母的声音,叫名字已经有应答,对发声的玩具比较感兴趣。此时听力障碍未得到确诊和干预,可能会因聋至哑。
七到九个月龄的婴儿头能转向声源,十三到十八个月可寻找不同的响度的声源,到24月龄幼儿则对声响区别度更加灵敏,三岁时对声音区别更精细,儿童听觉的发育持续到青少年期。
2020年教育类新闻汇总表格图(2020年教育类新闻汇总表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