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作文300字?
晚上,我躺在床上甜甜的入睡了。
突然,一道亮光,将我送进了童话世界。 我觉的得身上十分的疼,慢慢的,我睁开了眼睛,一位美丽大方的女孩站在了我的面前。“你还好吗?”白雪公主担心地问我。 “没事,咦!你不是白雪公主吗?”我惊讶地问。 “嗯,我就是白雪公主。你是?”白雪公主疑惑不解地问。 “我是来自未来世界的小学生杨丽。”我兴奋地回答,“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白雪公主。 “嗯,好的!你就叫我白雪吧。”白雪公主兴奋的说。 “那白雪,你恨你的继母吗?”我疑惑的问。 “我当然恨她啦!因为她我差一点就没有生命了!但也因为她让我遇到了怎么好的王子啊,所以我也得谢谢她啊!”白雪公主笑眯眯的回答。 “那你现在幸福吗?”我笑呵呵的问。 “嗯,我现在十分的幸福。王子十分的爱我,我也十分的爱他。要不是继母的毒药,是我‘死’了,我也不会有遇到他了。”白雪公主害羞的说,“我们要举行婚礼了,欢迎你来参加哦!” “恩,好的,咱们走吧!”我激动地说。于是,我们来到了城堡的大殿。开始了白须公主和王子的婚礼。我拿出随声携带的戒指送给了白雪公主。 “祝你们幸福快乐哦!王子要对白雪公主好啊!”我笑吟吟的说。正当我说完话后,出现了一道亮光,将我带回了现实世界。 “快醒醒啊,起来写作业了!”一阵阵叫声使我从美妙的梦中醒来了。 “原来是一场梦啊!”我笑容可掬地自言自语。与书中人物对话作文长袜子皮皮?
她,就是皮皮,一个力大无比、坚强、行为古怪的女孩,她在书里当主角。她今年九岁,自己住在维拉·维洛古拉。她的妈妈在她记事以前就去世了,她的爸爸在一次航行中被风暴卷走了。但是皮皮很乐观。
皮皮认识了杜米和阿妮卡,杜米和阿妮卡是住在隔壁的小孩(龙凤胎,杜米是男孩,阿妮卡是女孩),自从认识了皮皮之后,他们每天都来玩。他们也见识了皮皮的大力。皮皮竟然是捡破烂的!
皮皮说,鸵鸟毛、死老鼠、泡泡糖、小螺丝帽甚至金块都能拾的到,于是杜米和阿妮卡就跟着去了。
皮皮捡到了一个空饼干筒和一个线轴,而杜米和阿妮卡什么也没捡到,所以皮皮提议让他们两个去树洞里看看,结果找到了一只银笔和一个红珊瑚项链。
皮皮也做过出去干的事,比如皮皮上学了、皮皮组织一次野游、皮皮看马戏、皮皮去商店买东西……最后一章,也就是最有意义的一章,是“长袜子皮皮不愿意长大”,讲的是皮皮、杜米和阿妮卡吃了天书药片,变得永远长不大了。
小学生作文人物怎么写?
妈 妈 的 手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
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
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
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记得一个寒冬的下午,天气比较冷。
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
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记得还有一个隆冬的早晨,天气很冷。为了御寒,我和伙伴们到小河边滑冰。我一不小心,双脚跌进了石灰坑。我好不容易把脚提出来,可皮靴里已塞满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
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
皮靴。但门缝里皮靴的影子都没有。 我着急得差点哭起来,过了一会儿,镇静下来,就到别处去找。刚找到后门,就听见熟悉的“唰、唰、唰”声。
这不是妈妈的手工作时的声音吗?我随着声音走去,在天井里,我发现了妈妈,她正在为我洗皮靴。她的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几条缝。虽然天冷,但是从妈妈的两颊中仍然掉下几颗晶莹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边,夺下刷皮靴的刷子,一边说:“妈妈,我来洗。”妈妈关心地说:“振振,我来洗。
”我怎么也不答应,可是,她已经把皮靴和刷子夺去了。最终,还是妈妈洗了。她洗完后,又一丝不苟地烤皮靴,当我重新穿上皮靴时,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评语:讲起妈妈的温暖,带出妈妈是多么勤劳,是多伟大。
小学生对话段子?
小明:六一你去哪里玩?
我妈说带我去参观科技馆。
不错呀?我也要求妈妈带我去看看。
与于谦对话(作文)?
明朝,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读书人。他奉令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以不渝的信念保卫了北京城,改写了明朝的历史。这个人,就是于谦。于谦只是一个读书人。是的,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书生,至少在土木堡兵变之前是这样。直到那一天,尸堆满地,血流成河。
王振死于乱军之中,王山亡于千刀之下,但即使是这样,还不足以平民愤。因为,明朝的二十万尖锐部队主力大军,五十余位大臣名将各项人才,皆在土木堡一战灰飞烟灭。也先还打算攻到京城,夺取大明王朝的江山,夺取天下!自古以来,英雄都是被逼出来的。想退?除非把半壁江山拱手让人;想进?把统率群豪的魄力拿出来!
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而于谦别无选择!
也先欺人太甚!一切皆在此一战,不胜,就死!
要死,就要死得像文天祥: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
于谦终于迈出了这一步。他并非天生就是硬汉,于谦也是人,也会畏惧。但是他一生中一切的一切,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在磨炼着他。也正是在这一天天的磨炼中,他逐渐变得坚毅,变得强大。强大到足以战胜畏惧。抱着必死的信念,于谦已无所畏惧。在主将的感染下,士兵们热血沸腾了。
我要金戈铁马,我要驰骋沙场,我要看到也先的骑兵在冷酷无情的长矛下一个个倒下。
为了北京城,为了大明王朝的天下,也为了我自己,我愿意以性命相拼!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我们都已经无所畏惧!这样一群无所畏惧的人是所向披靡的。也先不得不下达撤退的命令。
前几天还在耀武扬威的也先,此时此刻正被疑惑、无奈、恐惧等多种情绪纷扰。也先到死也不会知道,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不是兵,而是用兵的人。于谦死在了狱中,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一面透光的玻璃,倘若在背面涂上水银,那么它便可做一块镜子,去折射无法说谎的一切。
与快递对话作文?
今天我在家里写作业,突然传来了敲门声。“王小,你的快递。 ”
门外传来那个熟悉的快递员的声音。我赶忙打开门,快递小哥笑呵呵地把包裹递给我。
我接过快递说:“谢谢你呀,快递小哥,外面雨下的这么大,你都淋湿了,来,我给你拿一把伞。”
快递小哥赶忙说:不用了,不用了,我们已经习惯了,我还要送下一个快递呢!单子太多了。”
快递小哥太不容易了,无论什么样的天气,都得及时把快递送给顾客,为了工作没办法啊!
和李白对话作文?
将进酒,杯莫停。李老先生斗酒诗百篇。可是我们现在爸妈老要开车,渴酒就会违反交规,也会出事。所以现代还是要适度饮酒才好。
描写人物对话的段子?
1、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声深深的叹息,我寻声望去,原来是两个电话亭在对话。我感到非常好奇,便悄悄地走过去看个究竟。只听见一个电话亭在说:“今天人们又在我身上贴小广告了,他们把我贴得就像一只‘花脸猫’,要是我有一双手那多好啊!我就可以把小广告贴纸撕掉了。”另一个电话亭说:“我也是,我除了被贴成‘花脸猫’,我还被他们用电话砸脑袋呢。”我听了马上跑过去把电话亭的电话挂回在电话亭的脑袋上,还把电话亭身上的小广告撕掉,把电话亭打扫得干干净净。电话亭看见了就说:“谢谢你,把我打扫得干干净净,你真是一个有道德而且很善良的孩子。”我听了说:“不用谢,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
2、这道难题,我绞尽脑汁,还是做不出来。忽然一只大手在我头顶上轻轻拍了一下,一个熟悉而亲切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袁静,你怎么还不回家呢?”我抬头一看,是教我们数学的孙老师站在我的旁边。“这道题我总是做不出来。”
3、有一次,王老师看了我们写她的一篇作文,有好些同学都写“他为了第二天用更美的语言,更美的动作来教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常常琢磨到深夜。夜很静了,只有他的房间灯还亮着……”,他指着作文直摇头,对我们说:“你们写的,与我的生活习惯完全相反。我从不喜欢熬夜,体育老师嘛,需要有充沛的精力,应该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你们这样写,是不是想把我累垮呀?”说完,他狡黠地望着我们。“不是,不是,绝对不是!”我们急得涨红了脸,慌忙分辩着。
4、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赞叹地说道:“这个小伙子画得真好啊!这样的画技没有三年五年是练不出来的!”“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听到这话,在公园里晨练的老人、公园里的清洁工、在旁边茶室里喝茶的人,活泼可爱的孩子都聚集到这里来了。他周围顿时围满了人,这里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孩子,你瞧,那个叔叔画得多好呀!”“妈妈,如果我也能橡叔叔这样专心,就可以画好画了。”“这样的画技,真的很少见。”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认真的说道:“小伙子,你画得太好了,把它卖给我行吗?”有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友人羡慕地说:“你画得真好,画得好像和活的一样。”一个挎着书包的学生称赞道:“叔叔,你画得真好,能不能教我呢?”青年人没有任何反应。
5、“缴枪不杀,宽待俘虏!”正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二班长的喊声,这口号喊得正是火候,只见一个敌兵伸手抓住了匪军官握枪的手,恳求里带点威胁:“副团长,投降吧!”“对,不打啦!”其他敌兵也跟着嚷起来。那军官的威风全没有了。
6、我惋惜地说。“没事儿,考试又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学懂了知识。我虽然分数不好,可是我已经真正掌握了知识,下次就不会再错了。”“嗨!既然你已经明白了,在原处改一下不就行了,干吗非得让老师重判呀!”
7、我激动地说:“吴伯伯,所有的干部都跟您一样就好 了。”吴局长谦虚地说:“抑制不正之风,每个人都有责任呀!”这位老党员的肺腑之言,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阿明啊,念完大学准备干什么呢?”邻居一 位老爷爷问道。“爷爷,我念的是经济系,等毕业了,我一定回来,和大家一起把咱们村的工业也搞上去。”哥哥的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
8、我吃过早饭后在家里闲着无聊,便想起我的新朋友白云。对了,上回白云老兄不是给了我一个他家的电话号码吗!趁现在家里没有人,我打个电话去!说罢,我便拿着电话小心翼翼的播起号来。“嘟嘟嘟,喂,这里是天空总电话部,请问,您找谁?我帮您找!”电话打通了,我忙说:“我找白云先生!”“请您等一下。”想到即将和白云对话,我的心里既高兴又激动。白云家的电话接通了,白云问:“请问,你是哪一位,有什么事呢?”我对着话筒回答:“我是你的新朋友呀!”白云听了说:“噢,原来是你呀!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我望了望窗外,外面热得让人受不了。我想了想说;“这样吧,给我们下一场倾盆大雨吧!”白云听了连忙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我不能作主,我得去问问我师傅老天爷。”
9、我不知哪儿来的力量,大声对那几个学生说:“你们不要破坏公共财物!”几个中学生没搭话,都指着我哈哈大笑起来。看着他们眼里露出的轻蔑的目光,我瞪圆了愤怒的眼睛说:“做得不对,谁都可以管!”
10、忽然,门外跑来一位中年妇女。她焦急地说:“红红,你 家有扁担吗?”“有。”小红爽快地答应:“婶婶,您要扁担干什么?”那位中年妇女叹了一口气,说:“哎,真倒霉,才挑了几担稻谷,扁担就断了。”’话音刚 落,小红像一阵风似的跑进屋里,拿了一根新扁担说:“给。”中年妇女一看,是一条新扁担,就故意问:“断了要赔吗?”“不要赔!”小红干脆地说道。
军机处人物对话?
乾隆二十五年,殿试大考的前一天晚上,军机处里传来这样的一场对话:
“毕沅兄,皇帝一看你的字写得那么丑,还不把卷子扔了!”军机处的诸重光用不屑的语气对同僚毕沅这样说道。
“就是啊,毕沅兄做回好人,你替我们俩值班,如果我和重光兄高中三甲,今后一定会关照你的。”另一个同僚童凤三随声附和。
只见这位名叫毕沅的,憨厚地一笑,说到:“好的,我自己一个人值班,两位仁兄好好准备,祝你们金榜题名!”
没有想到,几天后,这个在军机处值夜班,被同僚瞧不起的毕沅,却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新科状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毕沅,早在乾隆十八年 (1753年),他24岁的时候就考取了举人, 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但由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毕沅采取了边工作边复习的方式参加会试。可是,由于工作繁忙,能够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毕沅前两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
毕沅做的是什么工作呢?就是以举人的身份被选入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说得通俗一点,就相当于在军机处里当秘书,负责记录档案和查核与传达奏议等文字工作。
在清代,举人们想要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发展,都必须再经过会试和殿试两场大考试。其中又以皇帝亲自阅卷评定名次的殿试最为重要。
会试和殿试是每三年一考,乾隆二十五年,又到了会试和殿试的“高考年”。毕沅与军机处的另两位同僚诸重光、童凤都顺利地通过了会试。但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入前三名,夺得状元、榜眼、探花,就看接下来的殿试成绩了。
殿试的前一晚,正好轮到毕沅、诸重光、童凤三3个人在军机处值班。
诸重光和童凤三觉得明天的殿试太重要,便想回寓所复习,为明天考试做准备。毕沅为人老实厚道,诸重光和童凤三便和他商量,让他一个人留下来值班。
诸重光毫不隐晦地说:“我和童凤三的书法比你好,明天我们有可能问鼎一甲,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做些准备。你的字写得太丑,明天即使榜上有名,殿试时也不可能取得好名次。”两人还说一定会铭记他的友情云云。
那时的殿试考试,考官对书法比较好的考生比较偏爱。只要文字工整漂亮,卷面分就会很高,哪怕文章差一点也有望取得好名次, 反之则难获优等。
毕沅也知道自己的字确实写得不怎么样,何况他是个助人为乐之人,于是就成人之美,毫无怨言地留下来值班了。
诸、童二人离开后,闲着没事,毕沅翻开书,也开始为第二天的殿试做准备。然而,也许老天偏偏为难他,这时来了急活。皇帝突然发下一份公文,值班“秘书”必须及时处理。
这是陕甘总督黄廷贵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一份“朱批奏折”。
根据清朝奏折制度,皇帝接到奏折文书后几乎全要批谕,就是皇帝对本奏折给予答复意见,这种批过的奏折叫“朱批奏折”。朱批奏折由军机处“录副”(誊写一份)后,原本发还上奏人,以便上奏人依照皇帝的批示执行。
毕沅接到奏折后认真誊写了一份,廷议中有很多有关屯田的建设性的意见也让他眼界大开。
第二天一大早,刚值完夜班有些疲惫的毕沅和看起来准备颇为充分的储重光、童凤三一起来到了殿试考场。
殿试不同于会试,不考八股文,只考时务策一道,也就是写一篇时事政论文。殿试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考察考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确定名次并分配工作岗位。
殿试的题目都是由皇帝钦定的读卷大臣共同拟出若干题目后送皇帝圈定其中的一个。读卷大臣头一天在文华殿临时准备好题目再呈交皇帝,所以根本没有人提前知道殿试的内容。
这次殿试的试卷一发下来,毕沅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喜上眉梢,当即就提笔书写,刷刷……整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挥而就。
天底下竟然有这样巧的事,原来殿试的题目,就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时务策!
毕沅昨天晚上对陕甘总督奏折中的情况汇报、提案以及皇帝的批示了然在胸,他又加上自己的见解,最后呈上的卷子哪里是临时发挥的考场作文,而是边疆大臣、皇帝与他一起经过精心准备的《筹边安邦策》!
美中不足的是,毕沅楷书不太好,初拟名次时,读卷官不敢把它放进一甲,而是排在二甲第一名(也就是第四名),暂列一甲第一的是书写漂亮的诸重光的考卷。
等到第四天,乾隆皇帝在中和殿最后审读前10名试卷。看完前3名的文章,乾隆帝摇摇头,觉得文章缺少新意。
当审到毕沅的卷子时,乾隆帝眼睛一亮!这份试卷立论高远又切合实际,不仅与自己的想法非常吻合, 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于是乾隆龙心大悦,朱笔一挥,毫不犹豫地将其钦点为状元!
毕沅另两位同僚成绩也不错,诸重光为一甲二名榜眼,童凤三二甲第六名。这两人后来得知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后,只能感叹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储重光、童凤三感叹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没错,机遇对于人生走向很重要,人的一辈子也会遭遇很多偶然。但问题是,凭什么机遇会垂青某个人?侥幸成功的背后是否还有必然?
出生于江苏太仓的毕沅,他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好。他幼年丧父,全靠母亲把他培育成人。毕沅的母亲张藻是娄东颇有名气的才女,为西冷十子之一,著有《培远堂诗集》。她不仅能诗,而且学问渊博。
张藻年轻守寡,生活不易,但她不辞艰辛,一心让儿子读书考取功名。
毕沅在母亲的调教下,6岁能读《诗经》《离骚》,10岁便通晓声韵,能诗善文,被人称为“神童”。
这时,张藻心中却不安起来,她见毕沅有点沾沾自喜,担忧他听惯了赞扬声,从此不思进取,成为现世仲永。于是,她咬咬牙,把年仅十余岁的毕沅只身送到百里之外的苏州木渎镇,拜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让他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学识。
张藻对儿子管教非常严厉。即使毕沅考中状元当官,她依然不肯放松。当毕沅离开京城到陕西任巡抚时,张藻还以母亲特有的情怀,作54句《训子诗》,殷切期望儿子:“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张藻病故后,乾隆皇帝特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对其褒扬。
毕沅的成功离不开他母亲一生的教育。他为了不忘慈母之恩,特将自己的书房叫作“经训堂”,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经训堂集》。
毕沅学习非常刻苦。沈德潜的学馆之中有不少富家子弟,饮食起居有家眷僮儿相伴,衣食无忧。而毕沅家贫,只能孤身租住在镇郊灵岩山麓的一农户家中,条件十分艰苦。因此,也常遭那些富家公子的讥讽。
有一天,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功夫,学馆门前的永安桥、山塘街都被大雪笼罩了,天气十分阴冷。富家的公子哥们搓手跺脚,没有心思听课。只有毕沅一人正襟危坐,认真听讲,唯恐漏了一个字。沈德潜逢人便夸,说毕沅一定会有所出息。
毕沅过了十六岁的时候,母亲为他四处寻亲。无奈家境贫寒,无人提媒。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几年,有一天,毕沅父亲的同窗好友高士祺来看望他们母子。虽然毕家家境贫寒,但是高士祺看毕沅人品很好,学问也不差,于是就把小女儿许配给他。
毕沅与高家小女儿结婚以后,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但是高家的另外两个女婿都是家财万贯,经常取笑毕沅的贫穷和老实。毕沅面对别人的嘲笑,对妻子说:“从今以后,我发愤读书,一定要考个功名回来,不然我就不进这个家。”
妻子以为毕沅在说气话,听了并未往心里去。没想到,毕沅果真离开家,在湖畔租了一个小屋,专心读书。有一次连降暴雨,他的小屋眼看就要被水给淹了,可是他仍然坐在里面高声咏读。一个打鱼的人看见后高声呼喊,他竟然都没有听到。
毕沅在24岁的时候,人生终于见到曙光。乾隆十八年,他在乡试中考上了举人。
清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只要到吏部注了册,就可以成为候补官员。当然最后被授职得很少,每年通常只有几十人。由于毕沅学绩优秀,为人忠厚口碑好,在28岁的时候,他谋得了内阁中书之职,不久他又被选调到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这样一来,有了一定收入,就可以养家糊口了。
志存高远的毕沅当然不会满足于现状,他始终不忘母亲教诲,暗下决心光耀毕家门第。谋职以后,他边工作边备考,相当于做“勤工俭学”。
毕沅的求士生涯并不是坦途,他考取举人后,在向进士迈进的时候,参加两次会试,都以失败告终。然而,他并没有气馁,继续发奋学习。辛勤努力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在参加第三次会试时,毕沅不仅顺利过关,而且最后在殿试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这一年,他已经31岁。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这句名言,多少人耳熟能详,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依然只是祈祷好运降临,而对“准备”二字无动于衷。
如果说毕沅值班时偶然看到了与殿试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此事确实有些侥幸的因素,但当我们了解了他的求学经历后,会发现:慈母的严格管教,老师的辛勤培育,以及他自己的勤奋努力,才使得这个状元来得虽是“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做人既要勤奋上进,自强不息,也要老实厚道,厚德载物。毕沅不光学习刻苦,他又是忠厚老实之人,为人处世,宁愿吃亏。不与同僚斤斤计较,这才有了意外收获。厚道人有福报,毕沅摘取状元桂冠的“幸运”,就是他修来的福分。
乾隆二十五年,殿试大考的前一天晚上,军机处里传来这样的一场对话:
“毕沅兄,皇帝一看你的字写得那么丑,还不把卷子扔了!”军机处的诸重光用不屑的语气对同僚毕沅这样说道。
“就是啊,毕沅兄做回好人,你替我们俩值班,如果我和重光兄高中三甲,今后一定会关照你的。”另一个同僚童凤三随声附和。
只见这位名叫毕沅的,憨厚地一笑,说到:“好的,我自己一个人值班,两位仁兄好好准备,祝你们金榜题名!”
没有想到,几天后,这个在军机处值夜班,被同僚瞧不起的毕沅,却被乾隆皇帝钦点为新科状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毕沅,早在乾隆十八年 (1753年),他24岁的时候就考取了举人, 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但由于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毕沅采取了边工作边复习的方式参加会试。可是,由于工作繁忙,能够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毕沅前两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
毕沅做的是什么工作呢?就是以举人的身份被选入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说得通俗一点,就相当于在军机处里当秘书,负责记录档案和查核与传达奏议等文字工作。
在清代,举人们想要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发展,都必须再经过会试和殿试两场大考试。其中又以皇帝亲自阅卷评定名次的殿试最为重要。
会试和殿试是每三年一考,乾隆二十五年,又到了会试和殿试的“高考年”。毕沅与军机处的另两位同僚诸重光、童凤都顺利地通过了会试。但能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入前三名,夺得状元、榜眼、探花,就看接下来的殿试成绩了。
殿试的前一晚,正好轮到毕沅、诸重光、童凤三3个人在军机处值班。
诸重光和童凤三觉得明天的殿试太重要,便想回寓所复习,为明天考试做准备。毕沅为人老实厚道,诸重光和童凤三便和他商量,让他一个人留下来值班。
诸重光毫不隐晦地说:“我和童凤三的书法比你好,明天我们有可能问鼎一甲,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做些准备。你的字写得太丑,明天即使榜上有名,殿试时也不可能取得好名次。”两人还说一定会铭记他的友情云云。
那时的殿试考试,考官对书法比较好的考生比较偏爱。只要文字工整漂亮,卷面分就会很高,哪怕文章差一点也有望取得好名次, 反之则难获优等。
毕沅也知道自己的字确实写得不怎么样,何况他是个助人为乐之人,于是就成人之美,毫无怨言地留下来值班了。
诸、童二人离开后,闲着没事,毕沅翻开书,也开始为第二天的殿试做准备。然而,也许老天偏偏为难他,这时来了急活。皇帝突然发下一份公文,值班“秘书”必须及时处理。
这是陕甘总督黄廷贵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一份“朱批奏折”。
根据清朝奏折制度,皇帝接到奏折文书后几乎全要批谕,就是皇帝对本奏折给予答复意见,这种批过的奏折叫“朱批奏折”。朱批奏折由军机处“录副”(誊写一份)后,原本发还上奏人,以便上奏人依照皇帝的批示执行。
毕沅接到奏折后认真誊写了一份,廷议中有很多有关屯田的建设性的意见也让他眼界大开。
第二天一大早,刚值完夜班有些疲惫的毕沅和看起来准备颇为充分的储重光、童凤三一起来到了殿试考场。
殿试不同于会试,不考八股文,只考时务策一道,也就是写一篇时事政论文。殿试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考察考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确定名次并分配工作岗位。
殿试的题目都是由皇帝钦定的读卷大臣共同拟出若干题目后送皇帝圈定其中的一个。读卷大臣头一天在文华殿临时准备好题目再呈交皇帝,所以根本没有人提前知道殿试的内容。
这次殿试的试卷一发下来,毕沅先是大吃一惊,接着喜上眉梢,当即就提笔书写,刷刷……整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挥而就。
天底下竟然有这样巧的事,原来殿试的题目,就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时务策!
毕沅昨天晚上对陕甘总督奏折中的情况汇报、提案以及皇帝的批示了然在胸,他又加上自己的见解,最后呈上的卷子哪里是临时发挥的考场作文,而是边疆大臣、皇帝与他一起经过精心准备的《筹边安邦策》!
美中不足的是,毕沅楷书不太好,初拟名次时,读卷官不敢把它放进一甲,而是排在二甲第一名(也就是第四名),暂列一甲第一的是书写漂亮的诸重光的考卷。
等到第四天,乾隆皇帝在中和殿最后审读前10名试卷。看完前3名的文章,乾隆帝摇摇头,觉得文章缺少新意。
当审到毕沅的卷子时,乾隆帝眼睛一亮!这份试卷立论高远又切合实际,不仅与自己的想法非常吻合, 而且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于是乾隆龙心大悦,朱笔一挥,毫不犹豫地将其钦点为状元!
毕沅另两位同僚成绩也不错,诸重光为一甲二名榜眼,童凤三二甲第六名。这两人后来得知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后,只能感叹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储重光、童凤三感叹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没错,机遇对于人生走向很重要,人的一辈子也会遭遇很多偶然。但问题是,凭什么机遇会垂青某个人?侥幸成功的背后是否还有必然?
出生于江苏太仓的毕沅,他小时候的家境并不好。他幼年丧父,全靠母亲把他培育成人。毕沅的母亲张藻是娄东颇有名气的才女,为西冷十子之一,著有《培远堂诗集》。她不仅能诗,而且学问渊博。
张藻年轻守寡,生活不易,但她不辞艰辛,一心让儿子读书考取功名。
毕沅在母亲的调教下,6岁能读《诗经》《离骚》,10岁便通晓声韵,能诗善文,被人称为“神童”。
这时,张藻心中却不安起来,她见毕沅有点沾沾自喜,担忧他听惯了赞扬声,从此不思进取,成为现世仲永。于是,她咬咬牙,把年仅十余岁的毕沅只身送到百里之外的苏州木渎镇,拜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让他进一步拓宽视野,增长学识。
张藻对儿子管教非常严厉。即使毕沅考中状元当官,她依然不肯放松。当毕沅离开京城到陕西任巡抚时,张藻还以母亲特有的情怀,作54句《训子诗》,殷切期望儿子:“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张藻病故后,乾隆皇帝特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对其褒扬。
毕沅的成功离不开他母亲一生的教育。他为了不忘慈母之恩,特将自己的书房叫作“经训堂”,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经训堂集》。
毕沅学习非常刻苦。沈德潜的学馆之中有不少富家子弟,饮食起居有家眷僮儿相伴,衣食无忧。而毕沅家贫,只能孤身租住在镇郊灵岩山麓的一农户家中,条件十分艰苦。因此,也常遭那些富家公子的讥讽。
有一天,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功夫,学馆门前的永安桥、山塘街都被大雪笼罩了,天气十分阴冷。富家的公子哥们搓手跺脚,没有心思听课。只有毕沅一人正襟危坐,认真听讲,唯恐漏了一个字。沈德潜逢人便夸,说毕沅一定会有所出息。
毕沅过了十六岁的时候,母亲为他四处寻亲。无奈家境贫寒,无人提媒。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几年,有一天,毕沅父亲的同窗好友高士祺来看望他们母子。虽然毕家家境贫寒,但是高士祺看毕沅人品很好,学问也不差,于是就把小女儿许配给他。
毕沅与高家小女儿结婚以后,两人的感情非常好。但是高家的另外两个女婿都是家财万贯,经常取笑毕沅的贫穷和老实。毕沅面对别人的嘲笑,对妻子说:“从今以后,我发愤读书,一定要考个功名回来,不然我就不进这个家。”
妻子以为毕沅在说气话,听了并未往心里去。没想到,毕沅果真离开家,在湖畔租了一个小屋,专心读书。有一次连降暴雨,他的小屋眼看就要被水给淹了,可是他仍然坐在里面高声咏读。一个打鱼的人看见后高声呼喊,他竟然都没有听到。
毕沅在24岁的时候,人生终于见到曙光。乾隆十八年,他在乡试中考上了举人。
清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只要到吏部注了册,就可以成为候补官员。当然最后被授职得很少,每年通常只有几十人。由于毕沅学绩优秀,为人忠厚口碑好,在28岁的时候,他谋得了内阁中书之职,不久他又被选调到军机处担任军机章京。这样一来,有了一定收入,就可以养家糊口了。
志存高远的毕沅当然不会满足于现状,他始终不忘母亲教诲,暗下决心光耀毕家门第。谋职以后,他边工作边备考,相当于做“勤工俭学”。
毕沅的求士生涯并不是坦途,他考取举人后,在向进士迈进的时候,参加两次会试,都以失败告终。然而,他并没有气馁,继续发奋学习。辛勤努力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在参加第三次会试时,毕沅不仅顺利过关,而且最后在殿试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这一年,他已经31岁。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这句名言,多少人耳熟能详,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依然只是祈祷好运降临,而对“准备”二字无动于衷。
如果说毕沅值班时偶然看到了与殿试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此事确实有些侥幸的因素,但当我们了解了他的求学经历后,会发现:慈母的严格管教,老师的辛勤培育,以及他自己的勤奋努力,才使得这个状元来得虽是“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做人既要勤奋上进,自强不息,也要老实厚道,厚德载物。毕沅不光学习刻苦,他又是忠厚老实之人,为人处世,宁愿吃亏。不与同僚斤斤计较,这才有了意外收获。厚道人有福报,毕沅摘取状元桂冠的“幸运”,就是他修来的福分。
二年级作文和爸爸人物对话描写?
爸爸:源源,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我:好呀!
爸爸:那你就随便问吧!
我:爸爸,你说你有一次考试只考了60几分,那为什么我有几题数学题不会,你却总告诉我该怎么写?告诉我写的都是对的呢?
爸爸:(笑)源源,其实,我当时考试的时候太不专心了,考试的时候在下面看《水浒传》反面有几题没写,就交给了数学老师。我放学后就走在路上在想:哎!如果不是我在下面看《水浒传》,那我就不会没把卷子写完。我现在想想还真是后悔,到了第二天,数学老师就叫我出去谈谈,老师说:“你为什么不屑反面的一些题?”我说:“我上课在低下看《水浒传》,没有写完卷子,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了。”老师说;“知错能改,就是个好孩子。”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以后不再看《水浒传》了。
我:哦!原来是这样。
爸爸:你可不能在玩电脑了,你现在可是明显退步,可不要像我那样呀!
我:(顿时羞愧万分)爸爸你为什么要选择看《水浒传》呢?你可以带别的东西玩呀!
爸爸:你听过西塞多写过的一句名言吗?
我:没有。
爸爸:西塞多所过“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我觉得这句话写的非常好。《水浒传》有许多好看的内容,比如说梁山好汉救宋江,李逵背着宋江用两把斧头杀退敌人,把宋江从奸臣的手里救出手。源源,你是不是开始觉得有意思了点呀!
我:是呀!我开始喜欢上了《水浒传》了。
爸爸:你可不要上课的时候看呀!
我:我从我与您的对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上课的时候不能看课外书要专心听讲,要在课间时可以看看课外书,开括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