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兴趣的特点?
(1)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要针对孩子的特点,不能完全凭家长的好恶而主观臆断。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旗帜选择最适合孩子的项目。
(2)家长要循循善诱,使孩子的爱好相对稳定,步步深入,在众多爱好中形成一个中心爱好。由单纯从兴趣出发转到有目的的去发展特长的轨道上。不能见异思迁,要持之以恒。特别是当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要鼓励他战胜困难,坚持到底。要通过兴趣的培养提高孩子做事认真坚毅的意志品质。在具体的过程中,家长可提一些有效有益的建议启发孩子去思考,鼓励他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3)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易被冒险、赌博等事物所吸引。如现在迷恋电子游戏机、扑克、麻将牌的儿童越来越多,这些游戏和娱乐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颇大。所以,家长要从小注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意义的兴趣爱好,逐渐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
(4)提供给孩子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不要一切包办,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要耐心、仔细地引导孩子打开创造性思维的大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孩子认真观察周围的世界,一旦他有了浓厚的观察兴趣,就会主动持久地去认识世界。社会、自然界中的各个领域都是丰富的知识宝库,父母的重要责任是引导孩子去探索,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性格,使他们逐步形成有毅力、不怕困难、通过努力最终战胜困难的的良好意志品质。
戏剧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哪些价值呢?
戏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儿童发展价值是很大的。
首先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能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地直接诉于儿童的视觉,听觉进而打动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思想,愉悦他们的心情。观看,欣赏戏剧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他们生活乐趣。剧中的生动形象和蕴含的思想,能让他们明辨是非,是他们能培养高尚的品格与情操。生情并茂的戏剧故事情节还能使他们获取一些自然和社会知识。戏剧台词能使他们有助于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现在国家重视戏剧的发展,戏剧惠民下乡,戏剧进校园,不少学校也有了戏剧课堂,正因为如此,戏剧对儿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儿童是戏剧的传承者,也是发扬者。
5-6岁儿童兴趣爱好发展特点?
5~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经堂问为什么,试图探清事物的真相并月,还喜欢动手操作实践,能动的动,不能动的也相动,不是拆坏了家里的玩具或电器,就是将家里弄得一片狼藉,家长跟在后面都收拾不过来。
其实,这都是这一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表现,了解这一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管教孩子,顺利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生活的过渡。
1.好奇、好学
我们都知道是孩子就会对周遭的事物产生好奇,但5~6岁孩子的好奇心与婴幼儿的不同,婴幼儿的好奇心表现在,他们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都想看看面对不理解的事物,他们也会向成人发问,问题一般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5~6岁的孩子不同,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天文地理,花鸟鱼虫,无所不有。他们不仅希望得到成人的帮助解答,也通过自己实际的尝试、实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提高。
2.抽像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5~6岁的孩子的思维虽然仍旧是具体的,但已经初步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一些孩子已经能分清左右,能简单将食物分类,比如,知道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橘子、舌蕉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比如,铁做的事物能沉到水底,而木头做的东西能浮在水面上。
由于5~6岁的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所以也应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更强了他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衣服能很好地使用筷子了,也能自己独立地安睡,而且非常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幼儿园里也非常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不妨放手让他们做一些事情,这样他们会很高兴,同时各方面生活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这也是他们责任感的一种表现。
4.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5~6岁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已经初步稳定,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且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随波逐流。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有的自尊心很强,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有的爱好唱歌跳舞,有的表现出绘画才能。
简述儿童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
儿童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
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针对特殊儿童)
为什么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幼儿
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儿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应尊重儿童的独特性。
1.儿童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儿童心理发展都有自身的优势领域,如有的语言能力好,有的动作发展上协调能力强。因此,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要关注个体,不能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2.儿童是持续、不断发展的,但是发展又具有阶段性。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表现的稳定的、典型的特点,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有不同的特点。
3.儿童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与时间不是一直匀速发展;不同的身心发展不是协调、统一发展的,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
所以我们不能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幼儿。
3~6儿童兴趣发展的特征?
3-6岁的儿童正处于幼儿期,正是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根据年龄段的特征,将3-6岁儿童分为三个时期。
(1)幼儿初期(小班)3-4岁。①生活范围扩大,认知能力、生活能力、交往能力都得到迅速发展;②认识依靠行动,其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③情绪作用大,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人的感染;④爱模仿,喜欢模仿成人的一举一动。
(2)幼儿中期(中班)4-5岁。①活泼好动;②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形成,能够依靠表象进行思维;③规则意识产生,能够遵守老师说过的规则;④开始组织自己的游戏。
(3)幼儿晚期(大班)5-6岁。①好学好问,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喜欢问问题;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展;③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如能够控制自己的注意,开始进行有意记忆;④个性初具雏形,有了比较稳定的态度、情绪和兴趣,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
能源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我国能源资源有如下特点: 首先,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人均少,人均能耗及人均电力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次,能源分布很不均衡。我国约60.8%煤炭探明储量集中在华北,70%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远离消费中心,数量庞大的石油和液化石油气使铁路运输不堪重负。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经济布局不协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将是长期的格局。
生物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都能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4.生物都能生长。
5.生物都能生殖和发育。
6.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7.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二、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1.古生物学:它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化石。
2.胚胎学:它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3.比较解剖学:它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4.同源器官:它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5.生存斗争: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的)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6.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7.适应: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儒家思想发展过程就是融入诸子百家思想,以及其他各种思想的过程,也是对于统治者来讲日益实用话的过程。
儒家讲“仁”“仁政”“以德治国”显然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汉武帝时董仲舒把法家、墨家、阴阴家的思想揉入其中,创立了新儒学。
隋唐以后,佛教、道教思想又融合进来,到了宋朝儒家思想发展到了新阶段——出现了理学,这样儒家思想就完全成了统治者的工具。
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
1、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2、从9个月开始真正理解语言。
3、1岁至1岁半阶段:头脑中关于词和具体事物情景的联系越来越多,能理解更多的词和简单的句子。
4、1岁半至2岁阶段:词汇量的迅速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能摆脱具体情境制约理解词语。
5、2岁至2岁半阶段:词汇迅速增长,对词义的理解日益加深,词的概括程度进一步提高。求知欲强烈,对新词感兴趣。
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儿童发展的特点:
1、顺序性
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
教育启示:
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
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