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情况怎么填?
最近,日本地震、海啸、核辐射,利比亚内战不休,英、法、美空袭不断。相比之下,我国国力日增、和平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生活在这样的国度,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特别是在这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细雨微风的春天,每个家庭,每位父母,每个孩子都应生活得自由、幸福,但我们发现,并非如此。有的孩子内心空虚、惊恐不安,有的家庭因孩子问题焦头烂额、战火连绵。父母歇斯底里发出呼唤:“孩子怎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我好痛苦啊,生活得真没意思!”成了孩子的口头禅。
这些家庭教育问题的背后,大多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今天与大家探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问题。
(一)亲子关系。
1、关系。
什么是关系?关系是两个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状态。
人的关系可分为三类。
第一、主我与客我的关系。也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当一个人与自然或社会发生关系时,总要对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我原来总结为“点我”与“整我”的关系。比如:拿我们今天听课为例,有的想,我文化水平差,听了也学不会,不听了。有的想,我学的时间比他长多了,也讲不出什么新东西,听了净浪费时间。有的坐这里就想,每位父母都是教育家,各有各的见解,我要听一听,借鉴一下。再者,来了就要认真听,一会儿,我要发言,发表我的观点,真理越辨越明,相互争论能加深理解。
第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做为自然生物与自然环境如,空气、水、地球、日、月、星等发生着关系。
第三、人与人的关系。做为社会生物,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家庭关系中,主要是三种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主我与客我的关系。主我与客我的关系决定着夫妻关系,进而决定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外化是表现,根源是夫妻关系和主我与客我的关系。这里我们通过剖析亲子关系的问题,让家长们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做。
在各种关系中,和谐是最高境界,不和谐就会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冲突。这些关系中,有的我们不能改变,有的我们经过努力能够改变,我们的做法就应是:努力做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改变自己;宁静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去适应别人,智慧地分辨两者的不同。
2、亲子关系。
什么是亲子关系?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就是双亲与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都根据对方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看法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关系。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父母与未成年孩子的纵向关系;成年父母与成年子女的横向关系;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的纵向关系。这里我们主要研究成年父母与未成年孩子的关系。
我们主要是从亲子关系的性质方面进行探讨。按照亲子关系好坏我们分为正常和不正常两类进行研究。亲子关系可分为正常和不正常两种。正常的应是血缘亲情基础上的朋友关系;不正常的应包括溺爱型(骄惯、骄养)、严厉型(隔膜、冷漠)、打骂型(冷酷、奴隶)。
(1) 正常的亲子关系。
孩子有问题是亲子关系或“榜样”有问题(90%以上是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或“榜样”的问题,追根溯源是家长的问题,所以说“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也可以说“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
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是正常的呢?我认为应该是“血缘亲情基础上的朋友关系”!
“血缘亲情”是硬指标,是形式,父母和孩子都无法改变;“朋友”是软指标,是内容,父母起着决定作用。亲子“朋友”关系与一般的朋友关系相比有其特殊性,第一、是忘年交;第二、父母一方是发起人有控制权;第三、父母要“屈尊”才能平等。衡量父母是否合格是亲子关系好坏;衡量亲子关系好坏是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否够朋友;而衡量够不够朋友是孩子有了烦恼是否第一个告诉父母;因此,衡量父母是否合格就是孩子有了烦恼是否第一个告诉父母!理想中的亲子关系应是彼此知心、关心、相互尊重、欣赏、信任,把人性、平等放在至高位置。
亲子有效沟通与互动的机制?
父母给自己力量和勇气这就需要亲子之间进行积
极有效的沟通。作为父母,要实现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
在亲子交流中父母处在一个相对主动的位置,所以作为父母要善于寻找、安排和孩子交流的时间。比如可以在家里建立“无电视日”,规定某一天家里的电视不打开,一家人就利用这天的时间在一起聊聊生活中的快乐和失意,听听彼此的打算和想法,在没有干扰的时空里用心去聆听彼此
的心声,用心去感受真情、关爱和幸福。有的家
长可能工作很忙,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而孩子可能在寄宿学校读书休息时间比较集中,这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空出一至两天的时间来和孩子在一起。
亲子游戏简介,怎样进行亲子沟通,亲子游戏的意义与特点?
做为父母,如何成功的开展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和勇气。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假如你承认游戏力游戏力,能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价值。那么游戏力作为一种养育方式,究竟应该怎样开展?游戏力的养育方式,听上去主角好像是父母。但实际上我们会发现真正的主角是孩子。父母的作用,是在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游戏的氛围,这时孩子会很乐意寻找适合自己的游戏方式。而孩子的配合,就给我们开启了一扇大门,我们可以更多地贴近他们,更多地引导和轻推他们,使他们获得更愉快的成长。
如何开展游戏力,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觉察并发现孩子需要游戏的时机。游戏力可以贯穿到我们生活的始终,但有一些情况下,显得格外重要。孩子开口请求的时候、行为异常、捣乱、拒绝合作的时候,这些都表明普通的沟通可能无法奏效,而需要结合游戏力进行。
第二个步骤:选取适合孩子和当时情景的游戏。这些游戏一定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最适合的游戏就是打闹游戏。也许有很多人觉得,孩子打打闹闹太没有秩序感了,打闹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使用和掌握自己的力量,他们看似在练习攻击,实际上也是在拿捏攻击时如何不伤害别人的分寸,这是对自我的约束与掌控。此外,他们也能从这个游戏中获得对同伴的亲密感,释放自己内心的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防止情绪的冲动和爆发,还可以培养专注力、协调力等。但如果太过失控,或者出现不愉快,就要及时制止。除了打闹游戏,角色置换、创设情境等幻想游戏也是经常使用的。角色扮演类等游戏,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认知自我。理解在类似的环境中,应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
第三个步骤,就是要注意我们在游戏中发挥的作用,一开始时要跟谁孩子,让孩子充分主导游戏。游戏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是否享受其中,专注且大笑,才能确定游戏力是否运用成功。因此,此时放下我们的架子,放下我们心里的更多的好主意,跟着孩子去做游戏吧,全身心投入时,我们和孩子都会得到很多联结和乐趣。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游戏中,父母都要充当配角呢?并不完全是这样。
第四个步骤:当孩子已经享受游戏的乐趣,但需要摆脱困境或者突破自己时,必要的时候我们要主导游戏。让他在游戏中尝试新事物。在主导游戏时,可以在孩子拒绝的时候坚持联结,也可以在孩子孤独时发起一些好玩的挑战,还可以在一些普通的游戏中引入重要的主题。
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在原来已经玩得很顺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游戏力,需要我们觉察那些需要运用游戏力的时刻,选择适合的游戏,在游戏中先扮演配角,然后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扮演主角来主导孩子,以此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利用轻推的力量,获得更进一步的成长。
本文观点,来自阅读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的著作《游戏力》的第二部分的内容。欢迎留言讨论,关于你和孩子经常玩的亲子游戏是什么,分享给我们。
亲子游戏简介怎样进行亲子沟通亲子游戏的意义与特点?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 亲子游戏的特点
1.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这就要求游戏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做亲子游戏不是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游戏的形式应该注重相互配合,家长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智能的发展。设计的游戏应让宝宝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这样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宝宝一些知识和技巧。
4.游戏的整个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只有特定的亲子游戏才适合于进行比赛,家长应学会更多的游戏,并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亲子游戏同日常的育儿生活相互交融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丰富而快乐的育儿生活中,使宝宝的潜能不断地开发出来。 亲子游戏的开展 1、游戏内容需精益求精,亲子游戏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兴趣倾向,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游戏。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大肌肉的控制和应用能力发展迅速,逐渐能控制小肌肉的精细动作;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好奇,好“自己动手”,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来设计亲子游戏。如“卷春卷”、“身体变变变”等。如中、大班幼儿可适度地进行一些促进幼儿小肌肉发展的游戏,如:“兜兜乐”、“摘果子”等。 2、亲子游戏时,家长要特别尊重幼儿自发生成的游戏内容,珍惜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表现。如带孩子到公园,家长预设的游戏是“捉迷藏”,但孩子发现了地上的树叶,并很感兴趣,这时家长可以顺着孩子的意愿,引导他玩“拣树叶”的游戏。孩子的创意被承认,增强了孩子自信心以及对亲子游戏的兴趣。 3、合适的玩具是幼儿游戏的媒介,可刺激幼儿游戏的乐趣,增进游戏的价值。家长为幼儿选择玩具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并要注意物美价廉和卫生安全。优良的玩具应具备:多变化,可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质料优、构造坚固、无毒性、不会损害身体;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诸如洋娃娃、七巧板、积木、皮球、风筝等。 4、实际上,可以作玩具的东西很多,也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简单的家用物品,如塑料瓶、空盒子、小勺子等都能成为孩子的玩具;有时也可自己改装一些玩具,只要颜色鲜艳,可拿着玩的任何形式的物体,同时体积大小合适,经过消毒,不会造成伤害的都可以;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制玩具和自找玩具,这样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想象力,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5、利用亲子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孩子不愿意吃饭时,家长可用儿歌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把吃饭变得有趣味:“开饭罗,开饭罗,大家吃饭罗;一大口,一大口,饭菜吃完了。”用简短的顺口溜,可以让幼儿学会一些生活的自理。 总之,家长应学会更多的亲子游戏,把游戏引进家庭,使家庭演化成为一个其乐融融的亲子课堂,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乐园,使幼儿在游戏中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丰富心灵、陶冶情操,真正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亲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1.积累了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验了初
亲子沟通的内容?
亲情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就爱,但亲情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塑造一个孩子,也可以用爱毁掉一个孩子。我们家长每天可能都在和孩子沟通,但却发现没有改善亲子关系,说明沟通的方法不对,没有理解什么是亲子沟通。
亲子沟通的含义
亲子:父母与子女
沟通:一个人将他的的意思、观念、行为传递给另一个人的过程。
亲子沟通:是指发生在父母与子女间的所有沟通行为。
这些沟通行为交互传递了父母与子女间的认知、态度、情感与行为等层面的所有讯息,并将亲子之间连接在一起。
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亲子沟通是发展、维系亲子和谐与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亲子沟通的效果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亲子沟通是一种没有过多、过高社会期许的沟通行为。
亲子沟通的状况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亲子沟通的话题
亲子沟通的话题有很多,主要有学习、行为问题、异性交往、职业与教育、消费观念等。
2、亲子沟通的频率
我们发现,子女在幼年时和父母的沟通频率比青春时和父母的沟通的频率要高,子女进入青春期后,与父母沟通的频率明显降低。
3、亲子沟通的主动性
亲子沟通的主动性是指在亲子沟通中谁是沟通的发起者。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比男性成员在沟通中更积极。
4、亲子沟通的满意度
亲子沟通的满意度是指父母和子女对于亲子沟通的满意程度。
家庭教育是我们家长们的必修课,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所以亲子沟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占很大作用,有效的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所以在这之中,我们家长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
亲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谢邀!
我是“滋晨文化”,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亲子关系的好坏,是亲子沟通的基础,而这个关系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关系中相对有权力的一方,也就是家长。
一、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1)平等与民主
孩子虽然年幼,心智尚未发育成熟,但是在人格层面,与大人是平等的,需要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家庭氛围,而不是专制的,要求孩子完全听从于家长的严苛的氛围。
(2)界限与尊重
家长需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有的思想和行为,孩子有他需要承担的部分,而这个部分家长不能替代他去承担,所以在关系中,界限感非常重要,家长需要承担家长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孩子也一样,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行为以及情绪负责。
(3)积极与欣赏
态度会决定你看事情的角度,对待孩子也一样,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会决定了家长更多看到的事孩子的优点,还是缺点。这同时也会给自己造成心理暗示,如果经常不由自主的去寻找孩子的缺点,那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思维定势,孩子稍有不足家长就会关注到,然后就容易生气,烦恼。如果更多的是看到孩子优秀的一面,给孩子做出正面的反馈,诸如赞美鼓励表扬等,那么自己眼中的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
二、亲子沟通中的言语技巧
(1)尽可能的客观中立不批判
跟孩子谈话时,特别是当孩子做了让家长不满意的事情,这时要尽量就事论事,跟孩子询问以及讨论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你这样做是为什么。而不要马上去评判这个事情不好,马上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类型的批评,例如,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啊,你这个态度,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你就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要避免这样的评语出现。事情做不好,不代表人本身有问题,这样泛化的批评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
(2)更多的询问和引导孩子表达感受
孩子的情绪是很敏感的,有时也需要家长帮忙他们一起处理和消化这些情绪,而情绪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言行。多去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整体状态,经常问问孩子,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了?你当时,或者现在,在想些什么呢?
(3)有针对性的进行表扬
当孩子做出满足家长期待的行为时,家长可以马上就这件事情,这个行为,做出表扬,例如,我看到你做了什么什么事,我看到你具体什么什么的优点,这个非常棒,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吗?我希望你下次还可以继续这么做。在孩子做出好的行为之后马上给予正向的肯定,可以强化孩子这个行为,让他以后更加自愿自觉地去做这些事情。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我是“滋晨文化”,“传播通识文化,关注教育发展”,欢迎大家关注,一起交流探讨!
职场关系与沟通技巧?
职场关系和沟通技巧,首先在职场上要要想立足于自己的所在职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技巧,例如对你的上司来说,你应该用一个比较尊敬的方法去对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你的下属来讲,你也应该用一个比较和蔼的方式去对其进行了解沟通,这样的话,可以让你自己成为一个比较懂人心的同事
亲子沟通方式?
什么是亲子沟通
一种没有语言、没有字汇、没有社会期许的沟通态度
孩子经由父母的细心呵护下,渐渐地成长。所谓的成长,其描述地状态大部分是由外在的体格来显现孩子的成熟度,身高如何! 体重如何!
大部分的父母会骄傲孩子身高比自己高,体格比父亲健壮,身材比母亲均匀之类。因为外型的突显,常常会忽略了心理的成长有多少,一般在孩子进入小学后,学校会进行一些心理测验,有一部份的心理测验便是在测验孩子的心理年龄是否相较于外在的年龄;现今物质丰富的因素。
孩子一个长得比一个高,体型超过标准值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孩子就必须提早进度,被迫赶上心理的年龄,常常可以听到大人们这么对待这些外型超龄的孩子的说法“你看起来这么高大,做得事却这么幼稚。” 这段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大人们对孩子的负面沟通和贴不良标签的看法,往往忽略孩子的内心正在感受到周遭大人给的无辜压力。
父母亲也会问起这样的情形确实是存在着,也正在发生,那么我们要如何去面对和解决来避免这类的评语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沟通”,这两个字,做父母都知道它的重要性,问题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身为父母的大人们搞清楚没有,我常常看见的亲子沟通,其实和交换条件没什么两样,甚至有更负面的沟通方式就是用命令和威胁的,孩子永远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和理解父母的苦心,别以为做父母的认为沟通结束后,孩子点头说知道了、明白了,就是真的。
难道孩子不是为了要赶快结束继续面对这样地唠叨和杂念,而应声答应,或是害怕被处罚的命运,保护自己,成全父母的期待而应许承诺,即使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先逃过这一次再说,然而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轮回,最后做父母的会以大声地或放弃地口气去告诉孩子“你为什么永远讲不听…”
有一天有位妈妈遇见了,研究出伟大「进化论」的达尔文,问他说“我的小孩两岁而已,请问应该何时开始做学习教育?”,达尔文回答说“妳已经迟了两年了。”所以当父母问起我何时开始与孩子做沟通,从零岁做起吧!一种没有语言的沟通、没有字汇的沟通,没有社会期许下的态度做沟通,当宝宝还是个Infant(没能使用语言的个体)父母就应该开始学习与孩子沟通,这样会类似观察肢体方式的沟通,发生在经常性照顾者的身上。
别误会了,我们要谈得是除了换尿布、喂奶以及明白孩子偶尔的身体不适之外的状况,事实上能对宝宝有更多的了解,是解除当父母焦虑的方法之一,而且是极大的帮助。例如透过,婴幼儿按摩便能有许多的益处,最好的就是能给予孩子良好的亲子沟通,肌肤的缓和接触会暂缓情绪、降低攻击,保持平静的气氛,这是一种需要长期性的联接才能在亲子之间产生沟通上的优质效应。
婴幼儿按摩对孩子的好处已经了解到不能在了解了,父母亲则是别忘了,婴幼儿按摩可以带给你的好处是,让父母在面对孩子即将成长的体态或是难以发觉的心理成长,有和缓、安抚的功用,更是一大好的沟通工具。
在婴幼儿按摩的课堂上有位母亲与我分享她与八岁大的孩子进行婴幼儿按摩时的感动,有一次她很生气孩子弄坏了一盆很贵的兰花,她心疼之余,希望孩子能为他所做的事有所歉意,但是儿子却是以说谎来保护自己可能会遭受处罚的命运,所以这位妈妈决定当下先不处理,直到晚上按摩的时间,妈妈开口问儿子”你今天想要按摩背部吗?”
她先是发现儿子脸上讶异的表情,接者开心地接受妈妈的爱心按摩时间,不一会儿这位小朋友问”妈妈,妳不是在生气吗?”一边按摩得妈妈说”你知道我在气什么事情吗?”“知道!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说谎。”后来这位母亲很明白地说,这就是她要的期许。
孩子不会永远不犯错,我们自身也是。但是当下的处理与沟通我们能稳重地面对吗?可以尝试地利用婴幼儿按摩从小培养亲子的依附感和亲密感,良性与温和地互动,在孩子慢慢长大成人后,也能轻松自在地与父母亲分享心中的喜怒哀乐,这不就是父母们所期待的吗!我常常会与父母分享的心情是”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当我们还是孩子时,你希望和父母有着什么样的亲子关系!”
2亲子沟通八大技巧
1.关心的眼神
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也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
2.多使用短句
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孩子能听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
3.语调有变化
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来注意倾听。
4.内容要具体
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
5.语气要温柔
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
6.要面带微笑
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请您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孩子才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千万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话,那样孩子今后可能就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了。
7.能发现优点
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亲子关系也不至于太紧张。
8.会换位思考
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
34种亲子沟通方式不可取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打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
啰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
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
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 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 子要知道爱惜物品。"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 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 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 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4亲子互动能缓解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儿童时期发病,影响一生的综合性障碍症候群。多动症又被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或轻度脑损伤。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为特征,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患儿智力一般都正常或接近正常。
那么,儿童多动症怎么办呢?
一、行为疗法:是指以学习学说的概念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如奖赏性的条件反射疗法,对多动儿童的非多动行为进行强化。
二、心理疗法:懂得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管教应该是及时的、公正的、耐心的和有信心的,不能苛刻要求儿童,并具体辅导帮助。
三、教育方法:要求必须切合实际。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
引发多动症的因素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学龄前儿童中发病较多。小儿多动症的发生可能与下面五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2、患儿的母亲在孕期或围产期有较多并发症,常有大量吸烟或酗酒史;
3、严重的铅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脑病痴呆等神经系统损害;
4、生活在不和睦、缺乏父母照顾或者居无定所等不良家庭环境里的孩子,也易患上多动症;
5、体内维生素缺乏、食物过敏、食用了某些食品添加剂等,也可使儿童产生多动症。
温馨提示:对于多动症儿童要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这类儿童应从小培养其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按时饮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5家长应该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呢
一、做一个好听众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青少年认为坐下来同父母细诉衷肠是一件很别扭的事。而对于父母来说,必须设法让子女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要让家里时时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谈,自然会来找你。
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个好听众,而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可惜这一点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视。同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如果每天晚饭时肯留心听儿女说话,会让儿女觉得自己受
家庭教育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进步,对于教育再也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了。现在的家庭教育一定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首先要了解孩子想法,再要又耐心,不能动不动就摆家长的架子,要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多读一下亲子教育的书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亲子关系与监护关系的区别?
亲子关系与监护权的区别
1、性质不同。亲子关系确定的是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身份权,属于亲属法上的身份权,规定在婚姻家庭法中。监护在我国立法体例上属身份权,但不是亲属法上的身份权,而是亲属法外的身份权,是我国民法民事主体制度的组成部分。
2、权利主体的范围不同。亲子关系的权利主体仅以父母为限,而监护权的权利人范围比较宽泛,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父母以外的其他亲属、朋友或法定的监护机构、组织,其范围远远超过亲权的权利主体范围。
3、权力内容和范围不同。亲子关系的内容包括父母对其未成年子女的教养保护权,内容广泛,包括住所指定权、子女交还请求权、惩戒权、职业许可权、法定代理权和同意权。监护法的内容只具保护权,而不具有教养的内容,其权力的内容窄于亲权。由于亲权的对象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监护权在权利范围上却比亲权要宽。
4、采取的立法原则不同。亲子关系成立的基础是亲子关系,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父母的高度信任,故亲权立法原则采取放任主义,而监护立法原则采限制主义。
5、产生的原因不同。亲子关系因父母子女的特定身份自然产生,即父母与子女之间具有法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无需特别程序。而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有时不存在这种特定的身份关系,因此需经法律规定的程序才能产生。
6、请求报酬的权利不同。许多国家均有规定,监护人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因其监护活动要求相应的报酬。但获得报酬权通常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秘鲁民法典》第529条规定:“监护人有得到报酬的权利,其数目由法官确定,但是不得超过已消耗纯收入或纯收益的百分之八,不得超过资本化财产的百分之十。”也有国家规定履行监护职责,不得以经济回报作为前提。但是父母则肯定不能因其行使父母照顾权请求获得相应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