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长留心,可以从孩子的问题中感受到强烈的探究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创造力的先导。大发明家爱迪生有1000多项发明创造,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发明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究问题罢了。”在爱迪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他的母亲保护和支持他的探究活动,这与他后来的成就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对于常缠着问问题的孩子,家长要善于发现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萌芽,保护和支持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究行为,这将有益于孩子的终生。 四、交往准备 有的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不让他出去与小伙伴玩,怕孩子吃亏e的父母怕孩子出去玩影响学习,把这么小的孩子关在家里认字写字、数数等。这些做法,会束缚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的身心是在多种多样的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社会交往,而同龄孩子间的交往比孩子与成人的交往,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孩子们在一起,为了玩好,需要互相商量,这就培养了他尊重别人意见、互相友爱的品质,在游戏中还可以发挥他们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 孩子合群吗? 当今社会,家庭规模小型化,决定了家庭人际关系简单;单元住房,又给孩子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不便。 3岁的孩子开始喜欢结交朋友,由于家中没有年龄相近的同伴,
9 他们格外盼望着有小朋友一块玩儿。在孩子们彼此接触的过程中,又因家庭环境及孩子性格的差异,刚刚涉世的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很容易表现出“合群”与“不合群”。 孩子的“合群”与“不合群”,其主要因素决定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心理学家曾对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追踪研究。进入这个实验室工作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学识、智商都很高,然而过一段时间后,一些人已经成绩斐然,另一些人却成绩平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答案是前一种人更善于人际关系的管理,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后一种人。当后者遇到技术难题时,他们得跟不同领域的专家联系、请教,浪费了时间还得不到好结果;而前者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在这之前就建立了可靠的“网络”。 因此,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教孩子懂得爱,并学会给予爱。懂得爱就是让孩子体验爱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给予爱时所付出的辛劳,从而使孩子产生尊敬、感激之情。学会给予爱,即教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例如:邻居家的小伙伴有了伤痛,要教育孩子在情感上、行动上表示关心与同情。孩子是否具备一颗爱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交友是否成功。另外,父母还就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引导孩子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学习同伴的长处,与同伴分享玩具和食品,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体验交往的乐趣,培养互助精神,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二) 孩子有同情心吗?
10 幼儿2岁时对于别人的挫折不能表示同情。但在3岁以后,如果他看见别的幼儿遇上麻烦(例如,看见别的孩子因跌倒而有痛苦的表现),就开始懂得作出同情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同情心逐渐增强。一般幼儿表示同情的方式,包括帮助和安慰身处困境的人,或者别人的困难转告成年人或其他幼儿,或者抚摸不幸者以表示关注。 不过,成年人不要对幼儿的同情心寄期望太大。学龄前的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还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别人的感觉,因此,幼儿有时也可能做出不同情别人的行为。 (三) 孩子与同伴打架吗? 3岁是孩子最常发生争执的年龄,因为这个时期自我意识比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适应群体生活,争执就会慢慢减少。 男孩通常比女孩更容易发生争执,男孩倾向用动作,而女孩则倾向于用语言。 争执甚至打架也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这些行为大多由于争抢物品而引起。孩子打架时表现很激动,如“尖叫、啼哭、踢打、咬人等”。但孩子间打架之后,不会记仇,很快就会把打架的事情忘掉,继续一起玩。 一般情况下,孩子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够学会分享,即使发生争执,也无需大人参与就能够自行解决。当出现孩子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应该弄清情况,向孩子讲道理,并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矛盾,恢复友谊。让先打人的孩子向被打的孩子道歉,被打的孩子要取原谅
11 的态度,大家仍然是好朋友,要友好相处。如果生硬地将孩子拉回家离开小伙伴,反倒会使孩子感到“离群”的难受,如果再说一些类似“谁打你,你就打谁”的话,混淆了孩子头脑中的是非界限,那就更不对了。更有甚者,当孩子打架时,父母也不问青红皂白,感情用事地责骂对方,亲自“出马”打上门去,或同孩子家长吵闹起来,这种做法是极其有害的,这样只能培养孩子粗野、打人、不与同伴友好相处等不良品质,应该绝对避免。
孩子入园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