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让他们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
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 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
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
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 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
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
幼儿数学能力有哪些
幼儿数学能力有哪些如下:
1.表征能力
幼儿会用许多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数学思维,如使用各种实物(如手指)、语言、图画、图示、身体动作以及符号等。幼儿对事物的表征与成人通常使用的方式不同,但是幼儿表征的过程是他们组织自己数学思维的过程,成人也可借此理解幼儿的思维。教师需要分析幼儿的数学表征方式并倾听他们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并为幼儿将自己的非正式数学语言和规范的数学语言之间建立联系提供支持。
2.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在面对新情境时会表现出好奇心、特有的理解力以及灵活性。解决问题为幼儿提供了使用和拓展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如幼儿在学习了有关6的组成
后,会将撒雪花片的方法迁移应用于7的组成。因此,教师应多提供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并鼓励和保护幼儿重视问题解决的情感。
3.关联能力
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及数学与日常生活各方面的联系等问题。幼儿关联能力的发展体现了他们对事物的抽象能力,幼儿如果发现了这些联系,就意味着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他们也将更清晰地理解周围的世界。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幼儿关联能力的发展:多引导幼儿关注在园内外各种情境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明确告诉幼儿他们正在学习的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加法和减法的联系,测量与数的联系,等等。
4.推理与证明能力
虽然幼儿的数学知识正在形成之中,但他们已能借助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推理。他们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来证实自己的答案,也可能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猜想,并作出自认为无可辩驳的结论。如果幼儿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策略还不够丰富,那么进一步感知是他们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当他们受到鼓励进行猜想时,当他们寻找证据去证明和推翻这些猜想时,他们的推理能力就得到了发展。
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来教授幼儿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例如,可以使用磁力块、积木等玩具来让幼儿学习数学,让他们在玩乐中掌握数学知识。
故事法:通过故事来教授幼儿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可以使用儿童数学绘本,让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数学概念和技能。
视觉法:通过图片、图表等视觉工具来教授幼儿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计数板等教具,让幼儿在视觉上理解数学概念和技能。
经验法: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操作来教授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可以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数数、计算等,让他们通过亲身经验来理解数学。
互动法:通过与幼儿互动来教授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可以让幼儿与教师、其他孩子一起玩数学游戏,通过互动来学习数学。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不应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同时,教育者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和兴趣等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