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

《道德经》中的育儿宝典――趣话《道德经》十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抟气至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

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

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此章内容重点在于最后的结论部分“是谓玄德”。

什么是玄德呢?

三国时期有个刘备,雄霸三国之一的枭雄人物。

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被称为玄德公。

在传统文化中,名字当中名以表体,字以表德。

字往往是对被取名者未来德行的期许和憧憬。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

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向日葵又叫向阳花,迎着太阳璀璨夺目。

太阳提供阳光让向日葵光合作用,不仅让向日葵生长,还提供养分畜养它。

虽然阳光是向日葵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太阳是大公无私的,不会把向日葵当作自己的私有物品。

向日葵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的生长,开花结果,产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香瓜子,但是太阳“长而弗宰”,从来不会因为太阳为向日葵提供了阳光,从而让向日葵把瓜子奉献给太阳。

太阳就这样大公无私,雨露均沾,不偏不倚的照耀着大地,璀璨着世间万事万物。

这就是“无我利他”,《道德经》中最核心,也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论述的观点。更是读懂《道德经》的关键,是通向《道德经》核心秘密的钥匙。

我在趣话《道德经》七――《掌握这个秘密,就就读懂了《道德经》》中对“无我利他”的核心观念有详细的论述。

同时《道德经》也被一些人看成 育儿 的宝典,如何对待孩子的锦囊。

这些观念也是来源于“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这句话。这个观念认为,虽然孩子是父母生育,培养,用爱呵护成长的,但是孩子却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有其特殊的使命和任务,他们不属于父母,更不能被父母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去一厢情愿的栽培和灌溉。

孩子有他成长的自由,父母不能像割韭菜一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去要求孩子回报或付出什么。

更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未完成梦想的寻梦延续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完成他自己特有的梦想,而不是来继承父母的梦想。

玄德的核心是“无我利他”,那如何才能做到“无我利他”呢?如果《道德经》是一部 育儿 宝典,我们又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一: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老子告诉我们要做到 身心统一,不要相互分离。

中国两个半圣人之一的王阳明在他的心学里就主张“心即理”。你有什么样的心你就匹配什么样的思维,你有什么样的思维你就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就是让我们修心的过程,让心更接近于我们充满爱和善良的本我,保持初心不离不变,让心平静而安。这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心安即强大”!

面对孩子时如何保持心平气和是一门学问,当父母心安时,孩子才会得到更大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未来也是个心安而强大的人。

二:抟气至柔,能婴儿乎?

呼吸是个有趣的事情。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除非刻意关注,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感觉不到自己在呼吸。呼吸和心脏跳动一样是个潜意识行为。但同时我们的意识也能控制呼吸,可以呼吸的快与满,可以选择憋气和深呼吸。心脏跳动却不一样,你不能有意识的控制心脏跳动的快与慢,也不能让心脏静止不动哪怕稍微片刻。

呼吸是一个潜意识和意识都能控制的行为。

呼吸也是老子《道德经》中提倡的主要的修行行为。在《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也,守静笃也”里论述的正是通过专注于呼吸让自己达到本我的处静状态。

通过专注于呼吸可以让我们处于当下的状态,不会被过去和未来所侵扰。这种当下的状态正是婴儿无忧无虑的状态,也是他们快乐和幸福,可爱与天真的源泉。

通过呼吸的正念练习可以激发人们身体的自愈系统,增强免疫力。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呼吸。作者在《别再妄想控制情绪,《道德经》教你把情绪变为朋友》的文章中,有关于呼吸的正念练习的详细描述。

呼吸看似简单的事情,但是它对人生的意义很重要。越早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好呼吸,孩子就会越早的受益匪浅。

三: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

“鉴”有查看,督察的意思。

“玄”老子将“玄”定义为:“有”,“无”这一组概念同体而出,主要体现了万物“元”的概念,也是是万物最初始,最根本的本质。

所有“玄鉴”是对事物的本源的认知。对于人来说就是对我们“心”的本源的认知。

“涤除玄鉴”就是让我们的心更纯粹,去除心灵中的污染,让心更纯净,而没有一丝瑕疵。

“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就是阳明心学中“致良知”的过程,不断的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更接近于初心与本我,让我们的心更光明正大。

我们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要保持孩子那颗纯洁善良的心。大人有时候会觉得孩子很幼稚,但是我们无权去伤害幼稚下面萌动的纯洁与善良的孩童之心。

“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 ”这三方面是针对于心,针对我们的内在而言,是发现自己巨大财富的“守于中”的过程。这一点,作者在趣话《道德经》五《你知道你是个富二代吗?》里有详细的论述。

“ 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这三方面主要讲的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外部事物。

四:爱民治国,能毋以知乎?

这一句的内容在《道德经》中多有体现。此处老子主要是要表达的是君王在对待与民众的关系上,不要自以为“知”,不要妄图以“知来治理,不要自以为高明,不要把民众放到自己的对立面。所以此处的重点是如何对待民,要爱民,要通过爱民来治国。

把这个道理放到普通人身上,就是告诫我们不要自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不要妄图以小聪明和小心机来与别人交往。

真诚的对待孩子,不要去敷衍搪塞孩子。父母任何的虚假和故意孩子都能觉察到,只是孩子不愿跟父母一般见识而已。

五: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门”可以是指接通内外的洞口、通道,所以人们天生就有的眼、耳、鼻、嘴都可以比喻为天门。 能自由开合的只有眼和嘴,而眼的开合就是去观察东西,嘴的开口就是说话。

“雌”是一种接纳包容,低调处下的状态。就像玄牝之门的天地之根一样。

这句话是要告诫我们,不要先入为主的去主观臆测,去自以为是的我以为。而是要入乡随俗的去接纳包容,去理解包涵别人的他以为。

去包容接纳孩子的一切,让孩子也学会去接纳包容别人的一切。当孩子明白我接纳你的观点但不代表我接受你的观点时,孩子将会豁然开朗。

六: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我们要做一个明白四达的人就不能仅仅依靠我们有限的认知。

不管一个人的知识多么渊博,在面对无穷无尽丰富性的宇宙来说,任何所谓的渊博都只是晚到一步的贫瘠而已。

真正的渊博恰恰是一种“无知”的前奏。“无知”是一种财富。 “无知”不是一无所知,“无知”是我们明白即使我们知道的再多也不能做到无所不知。 (关于无知,作者在《无知让我们更高贵而庄严》的文章里有详细的论述。)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保持“无知”的心态,让我们与孩子在 探索 “有知”的路上勇往直前。

当我们“守于中”时,让内心巨大的财富和精神闪耀光芒时,当我们以“无知”的心态低调处下的包容接纳别人时,当我们对别人真诚以待不耍小聪明时,那我们就是一个“玄德”之人,我们就是一个合道而行的人。

深圳早教中心哪家最好?

《道德经》中的育儿宝典――趣话《道德经》十

七田真是早教机构吗,有没有参加过的?

相关文章:

有没有哪些能够帮助家长教育孩子的APP?

冬季育儿宝典?

幼儿园育儿知识大全

如何正确实施家庭早期教育

道德经 全文和翻译 记得以前有一句原文 一句翻译的那种

早教的格言警句?

幼儿园育儿小妙招?

曾子临终前为什么要让弟子看一看自己“手”和“脚”?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发意义?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