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根据你听课的实际情况来写啊、主要是先说出来这节课的亮点在哪里、优点有哪些、然后再说上一些缺点,要改正的地方
急,急急求一篇家长在幼儿园指南学习感想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关系
一位幼儿园教师在她的教育笔记当中这样写道:“你是母亲,我是教师/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天使/将母爱与师爱融于一体/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儿童的发展受到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在有极大的影响,为了使幼儿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沟通就必须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统一起来,而教师、家长、幼儿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 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的影响
心理学家爱里克森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给孩子以后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瑞典贝肯罗斯博士也指出:“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我国的研究也证明,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家庭教育也并不亚于幼儿园教育。幼儿入园前在家庭中生活的经历、积累的经验、形成的行为习惯、获得的能力,特别是语言等因素对幼儿在入园后及以后对社会人生的认识都有重大的影响和制约。
对现代家庭来讲,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父母、爷爷、奶奶都一贯溺爱自己的孩子,却忽略了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纵容了幼儿不良行为的滋长。3—6岁的幼儿,模仿性极强,他们在无时无刻的在模仿大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我认为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做好榜样。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与孩子自幼相处,接触时间最长最密切,是最可亲近的人,又有权威性,所以他们最先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学前儿童的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萌芽状态和初步形成时期,而好模仿又是学前儿童的普遍特点。他们常有意无意地模仿他喜欢的和亲近的人的言行举止,只是年龄不同,模仿的内容和程度不同而已。
2、尊重儿童。一些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在父母的照料下逐渐长大,儿童年幼无知,全是父母所教,为父母者要管教儿童,才能扶正张直。儿童只有服从的权利,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孩子虽然在家是宝贝,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儿童的一切都为父母所左右,结果造成儿童真正的精神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儿童同样处于不愉快的状态之中,因此家长应该尊重儿童。首先,应该重视儿童,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其次,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的需要。第三,耐心对待,不粗暴,不歧视。第四,尊重儿童自然成长规律,循序渐进地诱导。
3、理智的爱。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我们提倡家长应持理智的爱,让爱象和风细雨一样,润入孩子的心田,滋养孩子健康成长。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一份关怀和爱护,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做到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迁就,要控制情感,掌握分寸,增长儿童的爱心。
4、规矩明确。在家庭中,家长应该要求孩子掌握以下规矩:第一,教会儿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第二,懂得文明礼貌;第三,学会不打扰别人;第四,懂得关爱他人;第五,懂得遵守社会生活秩序。
5、步调一致。教育的合力对儿童具有加倍的效应,教育各方面不统一,则会抵消教育的威力。因此,家庭成员应对儿童有一致要求,一致态度,在方法上应沟通默契。
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谁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幼儿入园后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家长与教师的相互沟通有利于教师全面的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也是教师了解幼儿最好的信息源,所以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既有利于幼儿园的教育,也有利于幼儿积极、健康的发展。
实验证明,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能够大大的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必须让家长作为合作者加入教育者的一方,共同给受教育者-幼儿施教。在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上,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只有把家长摆在教育主体的位置,家长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的协同教师全面的教育幼儿。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家长对于教育子女问题十分重视,他们增强了自身的主体意识,还具备了不少科学的育儿知识,这一切为家长参与教育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功效,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法。
和尊重儿童一样我们作为老师应承认家长的尊严,我们不应充当教育的权威,应当尊重家长的个性:需要和文化价值观念。我们应当认识到每个家庭是不同的,每个家长都在为孩子的发展而做出努力。我们应把自己看作是家长教育孩子的资源和支持者。我们还应当尊重所有的家长,不能轻易否认家长的教育方式。
2 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不仅要影响家长,干预家庭教育,还要吸取家长的教育观念,听取家长的教育意见,与家长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共享教育成功的快乐。
3 开展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不仅要吸收、允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而且使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设计。不仅同家长交换孩子在家、在园的情况,而且在行动上取得一致,在教育观念上相互尊重,在情感上相容。
三、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在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时应注意:
1、态度诚恳,和蔼可亲,对儿童表现处信任和忍耐。
2、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感受。如有一天老师在教儿童画太阳下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范画上画的是红颜色的太阳。小朋友的太阳大都红色或者金黄色。唯独有一个孩子画的是个黑太阳。教师起初觉得孩子是故意捣乱,想批评他几句。但转念一想应先问他为什么要把太阳涂成黑色的,结果孩子说他画的是晚上的太阳。从这个事例不难看出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爱护。
3、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熟记每个儿童的名字,说话的语调和速度恰当,运用恰当的语言,说话态度友善,注意与儿童的目光接触,善于倾听。
正如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言:“儿童与教师、家长的沟通,可给予儿童发展了解自己及他人的机会,沟通态度的特色在乎亲切,尊重个人,表现个性,积极支持及相互回应,教师鼓励幼儿与人的沟通,并提供机会促进幼儿的社交情绪,生理及智力的发展。”无论是幼儿园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师都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师与家长及幼儿的关系,要用积极主动、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的家庭及文化背景,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暖、无拘无束的交流环境,尽可能从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心就会贴的更近,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