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广州小升初的形势,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间的竞争或将更白热化,家长的选择越发困难!
2.在政策的引导下,自主招生模式将更多地被推广,学校对学生的筛选或将更加多元化!在未来,作为家长们判断初中办学质量依据的中考平均分排名榜,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动,将会有一部分优质普通公办初中跻身排名榜前列。
如果想孩子成绩有所提升,可以找些辅导机构,广州龙文1对1就挺OK的!
广州从化小升初还要积分入学吗?不是直接上初中的吗?
只要满85分积分以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城镇户口籍人员,便可以持相关证明到各区经办窗口填表提出入户申请。”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浩钿强调:“这是新增的积分制入户工作,并不影响原有的入户方案。” 积够85分可以申请入户 这份刚批准的《广州市农民工及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的城镇户籍人员积分制入户办法实施细则》(简称《细则》)明确规定“凡申请广州市十城区居民户口的农民工以及城镇户籍人员”,包括在穗十城区工作的农民工、外来工以及增城、从化两市的户籍人员,均可按积分制入户政策执行。 “原则上积满85分就可以提出入户申请,但是不是满85分就一定可以入户,还有‘五条高压线’,”陈浩钿指出,“对于有犯罪记录、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或未办居住证、未参加社保、未签订一年期及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均一票否决其申请资格。”他还补充解释:“从今天起可以开始申请,但并不是先到先入户,而是根据积分排序入户。” 记者了解到,申请材料递交后,将会逐级送区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复审和审核,并作排名,每年7月31日和11月30日前,分两批公布入户人员名单。 新增入户人口享同等待遇 对于入户后落户什么区、入户人口偏向何种紧缺专业、以及增加入户数额是否会影响本地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发改委对此一一进行了解答。 发改委指出,积分制入户原则上落户在本人和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房产、就业单位所在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住房、没有直系亲戚在这里,那么就落户在就业的集体户口里。” 《细则》中明确指出有导向分设定,“属紧缺专业(工种)、重点行业和区域可分别得10分”,但发改委表示,此“紧缺专业(工种)”是根据广州产业发展计划而定,并非固定的专业或工种,根据具体情况公布。 陈浩钿坦言,广州目前常住人口已经超千万,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的压力,也面临着公共服务的压力,但他强调,积分入户制度的方向一定是:“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他透露,在总量上每年都有一个定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公布数额。 《细则》明确指出:积分制入户和其他渠道入户的户籍待遇相同,享有本市户籍人员一样的待遇,同时承担同样的义务。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坦言,对于新增人口对中小学的入学压力,“在控制总量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应对的”。
广州小升初需要三好学生吗?
不需要的,这些都是骗人的,基本上,小学6年,要拿三好学生太容易了
升初是看考试分数的,当然,你有三好学生对于录取是有优势
广州小升初择校调查都有哪些问题?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不得组织与升学挂钩的招生考试。但是,在刚刚结束的小学升初中招生季,媒体调查发现,广州多所知名公办和民办学校违背义务教育均衡化原则,通过各种“地下”秘密考试选拔招生,人为加剧小学生升学竞争白热化,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
公办名校:“秘考”选招“重点班”,操作犹如“地下活动”
按照相关政策,广州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应实施电脑派位或小学与初中结对直升;学生进入中学后,随机编班。但是,一些初中学校为提高中考升学率,千方百计追逐优质生源,而一些学生家长也不愿意子女入读政府分配的普通学校,于是,或明或暗的“择校热”应运而生。
广州多所公办初中除了接收教育部门分配的学生外,还专门留出名额给通过“秘考”选拔的优等生,并把其编入学校专门设立的“重点班”。为了规避“重点班”的禁令,学校以开展特色教育为名,设立“火箭班”“南山班”“实验班”“创新班”等,而其真实含义教师、学生和家长心照不宣。
秘考”的操作方式,被有的家长用“地下活动”形容。
据调查,“秘考”一般由往届生家长作为媒介,以旧带新,通过微信群、Q¥Q群传递信息,“届届相传”。入群需要暗号,新生家长由老生家长介绍进群,暗号不定期更换,以防外泄。有的家长从子女小学三年级开始,四处寻找老生家长介绍加入若干个群,以期获取更多“秘考”信息,增加保险系数。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其加入的“秘考”家长群至少有20个。
民办名校:培训机构与学校联手“掐尖”
在广州,一些民办著名中学的中考升学率优于公办学校,因此,民办名校的“掐尖”招生竞争也非常激烈。
广州于2013年底禁止民办学校组织小升初考试,于是,一些民办名校“曲线救国”,与社会培训机构联手“掐尖”。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有的是直接以培训中心统测排名为依据录取,有的是委托培训机构组织单独考试,有的是学校在培训机构成绩基础上自己另外再组织考试。
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专家建议,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破资源垄断,首先要把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大做强,鼓励多主体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力量。
其次,通过加快公办学校强校兼并弱校步伐,实现校际均衡;推动建立校长教师轮岗、流动机制,实现师资均衡;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划区分片、就近入学的基础上,实施阳光升学、阳光分班,做到生源均衡。
另外,有专家建议,把课外培训机构纳入教育部门严格管理,如果实施统测排名、测验,为择校做基础性工作,应予以整顿或者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