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小学科学老师?看哪些书好呢?
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来说,课本教材只是辅助,好的科学老师可以拓展很多相关的知识。
科学老师需要比其他学科更用心。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找的科学主题相关的资料很便捷,不管是文字教案,ppt或者相关图片视频,一搜一大堆,形式多种多样!
第二,科学老师上课需要用教具帮助孩子们理解所学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们相互分组讨论,然后总结大家讨论成果,这样学生更有兴趣,理解起来也很容易同时也会深刻!
第三,老师可以就科学主题做做思维导图,或者科普手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去实地参观。
第四,有时间可以就相关主题讲解一下科学家的故事,以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总而言之,作为科学老师来讲,需要准备各种材料,也需要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也需要很大耐心鼓励帮助学生理解。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热是怎样传递》PPT_百度文库
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铁丝(钢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
【教学过程】
引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2、交流手的感觉。
3、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4、师:根据材料,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
5、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6、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7、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并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实验中教师要把握两个发展方向: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和火柴下落时间和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描述热在传递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点。)
8、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5、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6、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让学生尽可能亲身体验,以发展学生对热传递的认识,活动中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
板书设计:
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较高 温度较低
热
教学后记:
3.吸热和散热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二、教学准备:
1.杯子、温度表、水、沙、记录表、黑白纸杯、不同颜色的气球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课,我们研究了热传递的几种方式。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
(二)自主学习:
1.研究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1)师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A.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很快?
B.哪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很慢?
C.哪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D.哪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2)你知道水和沙这两种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情况吗?
(3)学生预测水和沙这两种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情况。
(4)分组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去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需要控制哪些相同条件?需要哪些材料?小组内应该怎样分工?怎样去做实验?
(5)学生分组实验:
A.水和沙要一样多,杯子要一样。
B.要阳光下观测10分钟,测量水和沙的温度变化情况;再到阴凉处观测10分钟记录下水和沙的温度变化情况。
C.将实验的结果记录在P78的表格中。
D.完成P78的剩余内容。
(6)汇报交流。
(7)得出结论。
A.沙吸热快,散热也快。水吸热慢,散热也慢。
B.对比实验:像这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照比较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2.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吸热、散热性能一样吗?
(1)学生讨论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
(2)学生汇报研究的方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A.预测;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记
录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巩固应用:1.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教学反思:
传导、对流、辐射、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