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社会性教育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代教育改革就是从单纯的重
视知识、智力的发展转变为重视包括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等诸
多方面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
展的关键期,是个体素质结构奠基阶段,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
性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都要求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经过调查,我国幼儿、青
少年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社会性问题较严重,是因为很多人对
幼儿的社会性不认识,不重视,这些都提醒人们,对幼儿进行
社会性教育势在必行。
什么是社会性?什么是社会性教育?从发展心理学和幼儿
教育学来分析,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基础上,在与社
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形成社会技能、社会规范,
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
与独特的个人与人相互交往,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
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社会性教
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让幼儿形成自我认识、社会规范、正确
的社会观、社会态度、社会行为,有效地运用课堂、游戏、参观
等形式,使用观察法、讨论法、移情训练法等有效方法的教与
学的双边活动。
人不但是生物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学前儿童与社会其
他人群一样,要生活在具有复杂关系的社会体系中,要接触社
会,学习社会,现在和将来都在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高
素质人才。社会性在幼儿时期包含很多,包括情感、行为、认
识、自我意识、道德。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教育,促进其全面和
谐发展的重要场所,幼儿园教育是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接受
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教育。幼儿园作为社会生命线教育的专
门机构之一,其大、中、小的特点决定了社会性教育的复杂化,
所以幼儿园就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在科学分析基
础上进行社会性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幼儿进
行社会性教育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开展:
一、从社会环境的认识培养幼儿社会性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自然人,什么都不会,他们将在自
己生存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幼儿的发展与环境有着紧密不可
脱离的联系,良好的环境能使孩子活泼、乐观、有积极的探索
精神,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而这些的前提要适应环境,
适应环境就必须先认识环境、认识家,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
(医院、村、商店、公园、学校等),在此过程中熟悉环境的事
物,养成关心周围社会,热爱自己家乡。我们可以从孩子在认
识的环境中启发和培养幼儿其它社会性能力。小班活动《说
说我的家》,首先老师自己说说自己家的成员,有电视、住址
等,引发问题:“你家都有谁?”孩子们争着告诉老师家里有
“爸爸、妈妈”,孩子们大致都是这个答案,老师还不厌其烦地
对孩子给予肯定,接着提问:“小朋友你家有什么?”孩子们开
动小脑筋想想,有回答快的,有回答慢的,在这一活动中,通
过一讲、一问、一答,让幼儿了解家庭情况,激发幼儿主动交
流的社会性。
二、对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社会性
生活在社会中,为了让社会有序发展,形成一定的规范,
孩子长大后要适应社会,就必须有良好的行为规范,进入社
会,就要遵守各种规范制度,对于幼儿也不除外,如到幼儿园
要丢纸屑、果皮,要排队玩滑滑梯,到医院不许吵闹,到公园不
折花树,不抠文物等,让孩子接触公共设施,遵守公共行为规
则,感受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公共道德印象和简单的行为
习惯。如中班的《公共场所不吵闹》,在这个活动中,我会走出
课堂,带孩子们去到幼儿图书馆进行参观活动,带幼儿做游戏
“我不吵,我很乖”,从幼儿情感出发,让他们主动体验,以此来
激发幼儿自我控制与公德意识。
三、从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社会性
这是孩子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
系统(语言和肢体动)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这
一点在社会性教育中非常重要。通过人际交往,幼儿才能从生
物学意义上自然人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在教育培养
幼师毕业论文1500-2000字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