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社会行为和自我服务能力,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有微笑、对大人的相依、对玩具的态度、独立饮食的要求,以及配合脱、穿衣服的能力等,他们常被用做评价婴儿发育水平的依据。 家长可通过婴儿的社会行为着手发展和培养婴儿自我服务意识。如在3个月宝宝喝水或吃奶时,把宝宝的小手放在奶瓶上,让他触摸,帮助他开展早期的感知活动,这是生活自理意识的最初培养。5个月的宝宝吃饼干时,让他自己拿着吃,平时穿衣服时教婴儿配合伸手臂。满1岁后更要注意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吃饭的时候,让宝宝自己拿勺吃饭,吃饭时家长可给予适当的帮助,不要因为怕食物洒得满地,或怕弄脏衣服而限制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 从婴儿时期起家长就要重视宝宝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宝宝自己动手的意识是很可贵的,如果不断地阻止他的主动意识,将影响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动手能力,并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因此自我服务能力对培养宝宝独立生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如何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幼儿对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动植物、自然现象、现代科技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幼儿生活在这个大集体中,平时,我们教师就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园内、班级的各项活动 ,同时教育幼儿在家里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为大人分担的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了解为别人做事的意义,从中获得快乐、满足感及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 孩子的自理能力一直都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话题,所以家园应合理注重对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首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用自己的行为做榜样去影响、带动并教育孩子,有的家长自己性子很急,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事就又打又骂,殊不知,你的一句鼓励表扬的话胜过打骂的几百倍;还有的家长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指使孩子做这做那,自己却搓麻将、打牌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不仅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反而使孩子产生某种逆反心理。平实,家长要抽出空余时间多与孩子接近,这样才更容易产生共鸣,要给孩子充分的学习机会,不怕麻烦、耐心、细致地引导。 其次,教师要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服务的竞赛,通过活动,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 感受竞赛带来的快乐及成就感。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很多老师会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老师,我的鞋带散了,请帮我系一系好吗?小点心吃饼干时,有的孩子会对老师说:老师,塑料包装带拆不开,帮我拆开好吗? ..... 这时,老师可以让会做这些事情的孩子去教不会做的孩子,孩子教孩子效果会更好,这样也会把不会做的孩子带动起来,并知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从而促使其学会这些技巧。 最后,家园共同努力做到持之以恒,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三方长期共同的努力,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虎头蛇尾,经常以自己工作忙为借口,而疏忽对孩子的培养。因此说:成功的家庭教育必须建立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教育孩子是件复杂的事情,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我们能做到持之以恒地教育,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