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400字,写四川的,急啊?
按照四川的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二就开始了。
最近,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都挂满了香肠和腊肉。到除夕,就熏得很红很红,就黑的一样。仅管如此,那溜肥的肉质,仍让人嘴馋。到了腊月二十一左右,我们就开始放假了。风也似的跑到集市买鞭炮。到了除夕可真快乐。家里的餐桌上摆满了鱼肉、鸡肉、还有上面所说的腊肉和香肠,香味飘出万里之外。男女老少穿上了前几天新买的衣服,家门两旁都贴着又红又新的对联,屋里贴满了倒着的“福”,预示着“福”到了。每家都通宵灯火,烟花声日夜不绝。在外地打工的人都得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夜晚,人们在守岁时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给我们压岁钱。大年初一是烧香拜佛的日子。清晨,天还没有亮,人们却早就来到寺庙烧香了,都想烧第一炷香。据说,谁烧了第一炷香,这年会非常红火。初二是走亲友的日子,每家都提着礼包,来到朋友家拜年。这时,城内的灯会与庙会也开幕了,每天都有不同的演出,吸引了不少顾客。元宵一到,就进入了春节的尾声。每家人都吃起了汤圆,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吃完了汤圆,人们走上街,去年灯会。灯会和庙会也在今晚结束。现场张灯结彩,一串路灯火通明。室外挂起了各种造型的灯,女娲形的、蜜蜂形的、兔子形的,有的还会动呢……室内正在举行节目,演员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正在表演马戏……真是热闹非凡。转眼间到了正月十六,热闹的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写一个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左右?
作文一:
春节的习俗春节是个传统的节日,也有很多传统的习俗,比如贴春联。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章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放鞭炮,扫尘,年画,拜年等。贴春联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可以赶走邪灵,带来美好的明天。
作文二:
春节习俗为什么到了春节我们都要放鞭炮,贴春联呢?
原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每当到了除夕夜就爬上岸来吃掉无辜的人们。因此,每当除夕夜来临之前,人们都跑到了别的地方,去躲避‘年’的袭击。有一年,一位老人来到了村里,一位老婆婆看他这么可怜,就给了他一些吃的,并说:“老人家,您快去别的地方躲一躲吧,不然‘年’会把你吃掉的。”
老人说:“只要你让我在这住一晚,我就帮你把年给赶走。”就这样,老婆婆把那位老人给留了下来。到了晚上,一阵阵吼叫声从远处传了过来。“啊!啊!”老婆婆说:“老人家,‘年’来了,我们怎么办?”老人不紧不慢地说:“不用焦急,看我的。”老人说着,便叫老婆婆煮起了饭来。随即,灶堂里发出了噼哩啪啦的声音,传到了年的耳朵里,年便有些怕了起来。年回头又看见灶堂里的火光,又听见了那位老人哈哈的笑声,吓得大惊失色,便逃回到了山里。
这时,老婆婆才知道“年怕响声,怕火光,怕红颜色”。从此,中国人家家户户在春节的时候都要放鞭炮,贴红纸,做好吃的。贴红纸太单调。有人就在红纸上画点东西、写点字。慢慢地,大家在红纸上写上各种心里话,祝愿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话,渐渐地就形成了现在的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