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叙事的标准是什么
教育叙事的标准:
1、事件真实。
2、描述的情境有意义,抒发独到思考。
3、叙述清晰, 细节描写生动,揭示人物的心理,细腻刻画冲突情节。
4、叙述的问题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二、如何教学小学语文叙事课文
小学语文是个基矗我觉得在教学中分阶段: 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教学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比如教学叙事课文,教给它们什么是六要素;教学游记
三、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怎么提出问题的教育叙事
好的课堂提问能有效调控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精心酝酿提问内容,注重目的性、启发性、趣味性、预见性和难易程度;要准确把握提问时机,问在关键处、问得灵活、注意火候;要合理安排提问对象,遵循目的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宽广性原则;要灵活运用提问技巧,形式要多样、语言要明确、态度要自然、要有一定的等候时间等等;要有效处理提问结果,尊重学生、善待错误、尽量让学生证明答案。 1、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教师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课堂上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大部分老师在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对于答不出的学生,不善于启发答问的思路,点评答问的得失,全由教师一人包办。有些教师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忽视学生的提问导致学生不会或不敢提出问题等等,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提问可以使想法更清晰生动、迅速激发想象、刺激思维、诱发行动。”所以在当今数学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等教学模式的背景下,要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我们就必须运用各种不同的提问策略,使提问追求高品质的思考,促进课堂的有效交流。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①我国传统“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小学科学关于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学叙事
(步骤一:选取的课例。)
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中,通过演示真空铃实验:有空气时,发声体发声;当用抽气筒抽出部分空气以后,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步骤二:介绍课前预想效果)
在实验中,不管怎么用抽气筒抽空气,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几乎没有变小。
(步骤三:描述教学过程,记录结果)
这个装置的气密性和抽气机的质量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实验设计时如果选用极易寻得的暖水瓶克服了课堂上制备真空的难题,效果可能会更好。
(步骤四:反思。)
将音乐芯片的开关打开,音乐声响起,然后将其放入空的暖水瓶中,塞紧瓶塞,音乐声消失。这个实验对学生来说感到格外亲切,拉近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步骤五:再次实施。修改后的课堂效果,再次上课后的感想。)
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用来设计有趣的物理实验,这不但可以增加实验的真实感、可信度,而且缩短了实验与学生间的距离。
(步骤六:感悟。)
五、什么是教学案例,主要写些什么内容?
所谓案例,从字面上理解是“案例实例”的意思。它必须是“具体情境下发生的典型事件”。“具体情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它也可以是具体情境的某一项决策。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案例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 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具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 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片的同时,人们常常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达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 三、教学案例基本特征 1、客观性: 所谓客观性,是指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事例的经过与结果是真实的,如实反映了事实的本来面目。 2、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一般是指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它最能显示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意义,通过对一个事例的研究,就能探索同一类事例相同的内在规律,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标准性、联系性。 3、指导性: 所谓指导性,是指本案例具有启发迁移作用,对其他事例的分析与处理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4、鲜明性: 所谓鲜明性,是指具有时代感,有明确的指向,富有鲜明的个性。 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案例的主题,是案例描述的人物行为、事件所显示出来贯穿于全篇的基本思想,它是案例撰写者对事例经过深入了解、综合分析及对案例题材、背景的处理与提炼而得出来的思想结晶,是案例的灵魂。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揭示人物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情景,不是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的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取得成功的体会,也有成果的遗憾以及今后的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细节和结果是案例正文的最基本的要素。正文是案例的主体。案例描述是案例的主题部分,应该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讲明案例所要反映的事件和情况。语言要求平实、简洁、准确、生动,忌文学化和过分拖沓,同时也应该保证能够讲清楚案例的来龙去脉,不能遗漏与事件有关的主要事件和重要因素。 案例正文形式,没有严格规定。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能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