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抓素质提升,解决能力不足问题。针对党员年龄结构偏大、个人素质较低、带动作用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充分利用党员冬季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党员的“双带”本领。
把那些年轻有为、退伍回乡优秀青年、致富经商能手等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改善党员结构失衡与素质不高问题。
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市、乡组织的组织建设、农业技术等培训,并组织村班子、党员到先进村、乡镇参观学习,提高干部、党员综合素质。
在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下主要功夫,认真解决党员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
农村书屋整改措施和成效?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己管理、提供农民实用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主要任务是为广大农民普及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然而,笔者在审计中发现“农家书屋”工程作为 “民生工程”,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乡村在政策宣传、书屋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家书屋”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书屋建设基本合规。一是各地坚持立足实际,充分利用了村委会大院,使书屋可使用面积达到或超过规定的20㎡标准,有的将书屋工程建设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等建设一起推进,互为补充,互相推动,齐头并进,合理配置和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二是建立了基本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书屋管理,全部统一制作了“书屋”牌匾,统一制定了《书屋管理制度》、《书屋借阅管理制度》、《书屋管理员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悬挂在书屋醒目位置,各乡村基层组织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书屋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书屋效果初步显现。书屋的建成使用为广大农民群众学科学、学技术提供了有效平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表现在:一是部分村农民读书热情逐渐升温,书屋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购买了“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专业书籍,既满足了农民群众的读书需求,又普及了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