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只要言教育与身传就行了,不需要什么特殊教育.
孩子教育
孩子现在还小,所以一定要从现在下手。 或许你认为这样或许会些许有些“残忍”,但是依赖的习惯要是“结了果”,那麼就会更麻烦了。 孩子晚回家这种问题是会很常见的,因为现在的孩子还小,在班级上又会有遇到新的好夥伴,所以他们往往就是因为贪玩而导致回家晚的。但是在这一方面也千万不能忽视,在这件事情上有两个观点:1.孩子还小,应该让他好好的拥有童年的美好时光,让他玩玩不算什麽。2.习惯是养成的,如果现在抓紧孩子的学习,将来他就会自主,自觉地学习了。至於在这两者之间家长想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施展那种,就是要因材施教啦。 校训通必然是一个好东西又是一个坏东西,在这方面产生依赖的孩子还是很罕见的,在这一方面的管理上,你应该将校讯通的“用法”,详细的告诉你的孩子听,让他了解自己应该怎麼做。 见到你给的资料,我发现你的孩子太过於懒惰了,所以会经常依赖於你,在做作业这一方面,我是非常不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的。很多老师都应该有讲过:孩子应该有个自己独立学习的空间。所以是不能这样做的。 还有就是,孩子粗心是必然的。你可以在每次作业之前看他的登记本,并告诉他,提醒他作业写哪一面。也是可以通过这一点让孩子自己记好作业的。 孩子是千万不能够打骂的,你应该要在她心中树立一定的威信,但千万不能过度,要抓好这个度。 加油!一定要和孩子多一些交流和沟通,要多多的去了解孩子,相信你们一定会相处得很好的!
一二年级学生家长应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一二年级学生老师应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可能往往更关注对孩子进行知识性的传授,即注重智商而忽略情商。其实,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事实证明,好习惯比好分数更重要!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低年级的老师更需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
习惯培养之一:让孩子懂得同学之间需要友爱互助
现在的独生子女集诸多宠爱于一身,多是显得比较娇纵跋扈,再加上年龄比较小入学,有些幼儿园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上也做不到位,所以到了小学,反映出的自私、任性就十分明显,多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同学走路时不小心碰他一下,有的会马上告诉老师,说别人打他,有的则回家会告诉父母有同学欺负他,还有的甚至马上还击,把事态扩大。当然其中不乏现在某些家长的不能吃亏鼓励反击的助威。
注意营造一种“我们现在是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好姐妹,是班级小主人”的氛围,让小朋友知道大家要在一起生活六年时间,所以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长大后会有一份十分珍贵的友谊。平时不小心碰到撞到谁了,要马上道歉,因为“一声对不起会消了心中气”,被撞的人也不要太计较,说声“没关系”,大家还是好朋友;有孩子忘带文具了,边上小朋友借给他了,马上及时表扬,有同学身体不舒服了,让其他同学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关心,有同学呕吐了,帮他清理垃圾,并顺势教育孩子有爱心,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的是你,是不是很需要人帮忙?”孩子从中懂得了从小就要关爱别人、感激别人。总之,抓住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老师多给予重视,让孩子分清是非,从小与人友好地相处。
习惯培养之二:教育孩子学会倾听 课堂教学时,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时常开小差、出神或做小动作,甚至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他想说就说;老师指名学生回答时,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也有的要回答时手举得高高,可老师没请到他回答后,就不再听别人的回答……因为他们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而且经常会出现没请到后就无精打采甚至埋怨,回去还会告状说“老师总是不叫我”。
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自己首先必须要善于倾听孩子。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必须要有眼神的交流。在你鼓励的目光中,在你安抚的动作中,在你恰如其分又及时的评价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在增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着学生:老师都在倾听我们的,我们怎么能不倾听同学的呢?同时明白倾听不光是礼貌,更是一种能力。
当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需要其他同学倾听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让这部分学生知道自己该听什么。不光“说”,“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告诉他们学会倾听,是尊重同学的表现,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倾听对学习会大有帮助。平时上课发现做得好的同学马上进行肯定和表扬。提醒他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只有学生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认真听。比如有的孩子只听老师讲的,我们老师就告诉他们,听老师讲和听同学答一样重要,如果同学说得对,你就可以学到知识,如果同学答错,你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再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上我们老师经常刻意表扬几个听得认真的同学,树立榜样,孩子的从众、模仿心理重,很容易跟上。有时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复述同学的意见或答案,判断同学的见解。再结合开展一些如“小小评论员”、“文明小听众”之类的活动,学生就会有较长时间的兴趣和耐性去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的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一种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有意识地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老师在培养学生表达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应多加强学生“听”的意识和能力训练。只有我们老师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求知的金钥匙!
习惯培养之三:让孩子学会和好书交朋友
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所以不能在一、二年级的时间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只看得多少分数,重要的是孩子要打下良好的语言、阅读基础。这对他今后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十分有帮助。
因为孩子辨别能力差,推荐好书也是我们老师、家长的职责。
当然,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课间午后鼓励孩子读书,也可减少低年级孩子无所事事追跑打闹而造成危险事故。老师可多表扬几个爱读书的小朋友,让他们利用班会等时间向大家介绍;课堂上孩子回答问题有课外知识,大力表扬后故意问从哪儿知道的,从而让其他学生也明白看书的重要性,当然一开始可能只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了兴趣之后,学生觉得读书不再是一种苦事、累事,而是一种乐事。抓住低年级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利用一些时间给学生讲上一个精彩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听”过渡到“看”。通过设计一些趣味问题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不仅增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从而又让他们自然加入到读书队伍中来。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为他们今后在成长和学习中提供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要让学生把读书放在重要位置,让孩子从小和好书交朋友。
习惯培养之四: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
读和写可以说是小学生最经常进行的学习活动,所以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就显得尤其重要。
这里所说的良好读、写习惯包括:
一、读、写的姿势。因为孩子好动的天性,所以常常会坐不住,读书写字时也是东倒西歪的,既影响读写的精神状态,又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所以从开学第一天起我们老师就特别强调读写的姿势,让学生明确读书时要“挺起胸膛,书不离手,目不斜视,放声朗读”,而写字时要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可能学生在实际读写过程中还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在期初上课过程中时常加以提醒,不断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同时要做好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才能让学生的习惯得以纠正和培养。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老师要及时表扬,以在学生身边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大声诵读,富有感情。低年级孩子读书一定要让其读出声来,避免低年级孩子常患的唱读现象。要逐渐培养孩子的语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身临其境,进行角色体验,才能读出真情实感,读出自己的感悟。
三、写字要遵循笔顺规则。小孩子容易患“画字”的毛病,常常不遵循笔顺规则写字,所以老师在识字教学时一定要细致教学笔画笔顺,教师范写时一定要让学生跟着书空。平时写字注意纠正学生笔顺上的错误,并要求家长也能时时加以关注,做好家校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