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是教育系统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行政单位,不是事业单位,但其直属的各类大学等属于事业单位,校长或老师等一般属于事业编制。 简介: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而教育局是国家机关,不属于事业单位。 地方教育局受双重领导,既受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也受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领导,其最高机构为国务院管辖的教育部。教育局有相应的行政权力,而事业单位往往没有行政权力。教育局里的正式工作人员一般属于公务员,而事业单位除了负责人等少数人之外,其他人往往不是公务员。
教育局是行政单位。教育局都是当地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他是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单位。教育局的财政拨款一般占当地政府财政支出的较大比例,因为教育局管辖的老师是财政支付的大头。很多地方教育局的财政拨款都达到当地政府财政支出的20%以上。
小升初到底是按学籍走还是户籍走?有什么要求?
小升初没有按学籍走的概念,都是按户籍走的。不管你是通过何种形式进行升学,每个孩子都是有一份电子学籍档案的。而至于从小学打初中的选择,还是按照户籍来的。
以我们这边的三线城市为例,小学和初中目前执行的是两个一致原则。所谓的两个一致,学生的户籍和父、母的户籍要一致,户籍地址和房产证地址一致。只要符合这两个一致原则,就要优先保证这部分学生的就近上学。
而且每年都会重新划分一次学区,但学区的划分基本上是稳定的,本着尊重历史和就近原则,这也就导致了学区房概念的产生,对于哪些房子是哪个学区,大家都有预期,为了孩子上学就会提前买好学区房。
当然有些地区私立学校发展的比较好,他们更多的可能是采取一些电脑摇号派位,教生处入学考试等,如此一来也就没有户籍意说了,但是随着基础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私立学校的跨地区招生,选择性招生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遏制,最终也是要遵循按户籍就近入学的。
但是如果说是外来务工人员,只有户籍,没有房产证的,在向教育局申请后,则会根据学位资源的剩余情况统一安排,但是这类学校一般都不是理想的学校。
其实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户籍学区问题,很多的重点学区在中考的时候并不占优势,孩子们往往会面临更大的中考压力。因为中考并不是按照等级来给学校分配省级示范高中的名额,而是所有学校按照人数来进行配比,比如省级示范高中的升学率25%,普通的a初中只需要700分就能上省示范高中,但到了重点学区的b初中就要750分了,所以说未必就是好事。
总的来说,小升初按户籍升学还是目前升学的主要形式,但前提是还得有房产证,否则很难进入理想的学校,毕竟我们的基础教育规模太大了,其他形式的可操作性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