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观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家长赢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能在小时候就开始学习新知识,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此背景下, 学前班野蛮生长,家长“拔苗助长”等一系列“教育内卷”越演越烈,极大影响了孩子的身心 健康 发展。
近期,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 明确规定 幼儿园阶段禁止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设学前班。孩子们或将实现幼小衔接阶段的轻松过渡,此举在家长中颇受欢迎,但如何能让孩子更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也让家长焦虑不已。
那么家长如何缓解教育焦虑?
1)调整“ 育儿 ”在生活中的占比
2)减少与其他孩子的比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有比较,就有焦虑,但每个家庭的状况都有所不同,比如经济水平、家长们的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家庭环境等等。所以盲目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成果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如果家长已经有焦虑感了,就少去作比较,应该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3)对孩子要合理期待
很多家长焦虑的原因是,是对成效存在预估偏差。我们总是寄予孩子过高的期望,一旦期望无法达成,便产生一种挫败感,原本的进步与成长也连同被否定掉。我们常比喻孩子就像一颗花种子,家长就是辛勤的园丁,在刚种下种子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合理期待应该是发芽,而不是开花。合理预估每个阶段的成效,家长们的教育才会更加胸有成竹,焦虑感自然也就减轻了。
教育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孩子在什么阶段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一味地拔苗助长,最终的结果只能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