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位于我国中心腹地,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川东平行岭谷、鄂西山地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74.0%和21.7%,河谷平原只占总面积的4.3%。三峡库区行政区域指三峡水库涉及的湖北省所辖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个县和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市三区、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市二区、武隆、长寿、渝北区、巴南区和重庆市近效七区和江津市16个县区,共20个县市,土地面积5.4万km2,人口1 966.44万人(2000年)。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土地利用开发程度高。三峡地区由于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垦殖率较高。但坡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水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本区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度15~19℃,大于10℃积温5 000~6 000℃。年平均降水量1 200mm。长江横贯全区,过境客水丰富,水资源总量约4 000亿m3。区内水能蕴藏量除长江干流外,尚有409万kW,其中可开发利用220万k W。水资源开发潜力大。
(3)生物资源丰富,具有林、果、土特产品优势。重庆库区森林覆盖率为21.8%,湖北库区为32.9%。库区经济植物超过2 000种,其中药用植物1 000余种。柑桔生产规模大,已形成长江三峡柑桔产业带,2000年柑桔种植面积达28 331hm2,总产量24.55万t。其它林特产品如桐油、生漆、榨菜、山羊皮、蚕丝等驰名中外。
(4)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本区历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丽。有闻名遐尔的长江三峡、圈椅淌原始森林、龙门河森林公园、高岚河、神农溪等自然风光;亦有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丰都鬼城等人文景观。三峡工程建成后,库水延伸可辟更多旅游景点,为旅游资源开发展示更广阔空间。
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你了解自然环境对教育影响有哪些吗?
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篇1 一、 自然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说明了环境对幼儿的促进作用。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空间具有教育‘内涵’,对包含教育性的讯息和对互动的经验以及建构式的东西产生刺激。”教育是否成功,有赖于环境中各个要素是否具有教育的成分、是否有益于幼儿在“做”的过程中的知识建构等。所以说,环境不是装饰品,也不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包容、影响,它们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要建立一个配备好的周边环境,适合儿童发展。环境是幼儿的记录者,能很好地反映幼儿的成长,幼儿从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全面的发展。自然环境因其原生态特征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天然的游戏材料以及开阔而富于挑战性的活动空间。与人为的游戏环境相比,自然环境对幼儿的身体、认知以及社会性发展有着独特意义,会让幼儿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会让幼儿在玩中与环境融合、对话,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自然环境在整个儿童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应被幼儿教育者高度重视。
环境对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促进幼儿社会化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天性是喜欢与大自然为伍的,这点可以从幼儿所描绘的画中反映出来。在丹麦,自然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体现是非常明显和成功的。丹麦的森林幼儿园里老师们提倡3至6岁幼儿不应该在封闭和空气浑浊的教室空间里生活,他们应该享受愉悦的户外生活。而在他们的幼儿园里,自然资源、环境就是他们最好的教育资源。如在科学领域中,幼儿的好奇心是非常浓厚的,在看见蚂蚁搬东西时,他们会问许多的为什么,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进行知识和常识的教育,我们可以将蚂蚁搬东西这个现象联系起来进行一个主题教育。以此类推,我们要及时运用在自然环境生成课程活动。现在,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不多,家长也不会刻意让幼儿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学习,因此会忽视了自然环境对幼儿的作用。
三、自然环境与幼儿园建筑相互联系利用
幼儿对大自然都是好奇的,想一探究竟,这正是幼儿的好奇心非常强烈的心理性格特征的表现。在与大自然取得良好接触与互动中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有益于幼儿的心智发展。基于这种心理特征,幼儿园应在外部环境上与大自然紧密结合,通过设计与环境相结合。国外的幼儿园建筑与国内不同的是在幼儿园建筑选址上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契合,因此幼儿园通常建造在与环境有良好关系的基地上。我国的幼儿园可以借鉴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以后的建筑方向往这方面发展。
四、自然环境与建筑相互联系利用对幼儿教育价值意义
1.日本富士幼儿园。日本富士幼儿园的设计理念是:让人、自然、建筑和谐相处、共存。在建筑修建场地上他们将建筑围绕着4棵大树而设计,树与建筑融为一体;建筑物中心被枝杈和树叶穿透,打破了室内与室外、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界限。7块交错排列的楼板包围着中心大树,建筑内部的柱子和楼梯隐藏在树叶和枝杈的阴影中。上楼的过程变得非常有趣,符合幼儿的童真、童趣。他们充分利用每一棵树,在树的周围及下方装有绳子,用绳子代替其他安全措施让幼儿在树上玩耍,他们在树上玩着各种游戏,如何进行游戏和怎样调节,锻炼了孩子的组织能力及想象力。半暴露的结构被树木巨大的枝叶覆盖,将建筑围绕着大树而建,设计了比较有趣的“树屋”,为幼儿提供了有趣的教学空间。孩子在“树屋”中游戏时,如何在狭小的空间进行,这就锻炼和发展了孩子的社会性。在富士幼儿园建筑中,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游乐场,建筑主体平面是一个椭圆环型,大型活动就在椭圆型中开展。建筑师利用建筑与植物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天然的游戏场所,丰富了幼儿的娱乐生活,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以及好奇心的发展,让幼儿回归自然。时而冒出屋面的树冠为屋面这个游戏场所带来许多生趣,同时可以借助屋面毫不费力地爬上树丫,在攀爬的过程中锻炼孩子身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孩子的坚韧、自主独立。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
2.丹麦哥本哈根幼儿园。在丹麦哥本哈根学校的幼儿园中完美地运用了自然生态的游戏环境,利用现有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复合型生态游戏场地。如在沙坑里横放两根枯木,利用枯木的树枝以及树干的曲度,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冒险的地方;再利用地势的高低的差势,用一条爬行网放置在了沙坑的上面。这些东西则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的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探索的素质。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探索机会,有助于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戏没有众多的约束,自然环境的不预设性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挑战性,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天然游戏材料,这为幼儿发展想象力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幼儿有着更为积极的发展意义。
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篇2 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的。”
深刻的理解这句话,是在去年春季,我带幼儿去春游,经过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时,好几个幼儿大声喊道:“看,这么多的韭菜”。我立即对他们解释说: “这不是韭菜,这是农民伯伯种的麦苗,麦苗长大后就出产出小麦,我们吃的馒头就是麦子磨成面做出来的。”并详细介绍了麦苗与韭菜的区别。听完介绍,幼儿若有所悟,这一天,幼儿玩的特别高兴,大家认识了许许多多过去不认识或只从书本上认识的花草树木。回来后,我感触很多,不可置否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现代色彩,尤其是生长在城市的人们,从幼儿时代就认识了高楼大厦,电动汽车、电脑、游戏机,而由于环境封闭对自然界尤其是田野乡村中的万物了解的就少了,相对而言生长在农村的幼儿虽然对现代化了解的少一些,但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田野风光、山川河流认识的直观一些,懂得就多;因此对幼儿尤其是城市的孩子们身临大自然中接受教育和启蒙有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的作用
自然环境对幼儿的神经系统有着镇静作用,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森林往往能引起我内心的平静与愉快的情感,于是我的一切愁闷都会在这种情感中消失,使我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自然环境中的山山水水都是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条件。幼儿成天在室内身体得不到锻炼,只有在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爬爬山,做做运动,才能使身体得到健康发展。大家都有一种感觉,身居闹市的成人,天天三点一线,周而复始,身体也会疲劳,身心也会烦躁。现代城市人提出了“回归大自然”,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一家人奔向乡村田野领略无限风光,身心压力得到充分释放,快感不言而愉。所以现代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带领幼儿去观察、散步、游戏、劳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多种需要,又使幼儿的身体得到了健康发展。
二、自然环境对幼儿智力教育的作用
大自然是幼儿最初获取知识的丰富源泉,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直观具体,使幼儿在接触中懂得了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夏天放暑假我随父亲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老家的弟妹们陪我游大海,逛田野,面对形形色色的花草、海货,我只能从记忆中搜寻书本上学过的名称,而老家的弟妹们却如数家珍给我介绍这是车前草,那是蒺藜,马齿苋可以入药是治疗痢疾的好药材,讲的这一些使我很感兴趣,大大增加了我对小我许多的弟妹们的敬佩。幼儿园之父福禄培尔幼年丧母,性格内向,以与植物打交道求得安慰,当他发现一棵植物的种子藏在一个整齐的六角形的囊里时,欣喜异常,由此萌发了研究大自然里的数和形的求知欲望,今天我们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动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就如同播下一粒种子,将来一定会有收获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室内自然角和走向大自然的室外教育功能,一年四季应多带幼儿走出去,提高幼儿的认识辨别能力,锻炼幼儿感知觉,发展幼儿思维。自然环境中的事物都是千丝万缕相互联系的,当幼儿通过第一步的观察进入第二步了解其内在关系时幼儿的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
三、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德育的作用
一个人最不容易忘记的是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最不容易忘记的是故乡的山水风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拒绝国外优厚的报酬和物质条件,克服了重重困难,毅然回到了依然贫困落后的祖国,献身于祖国的地质事业,也正是由于他没有忘记童年时代生活过的故土,忘不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忘不了儿时曾经游泳过的小河和放过牛的山川。这种对故乡的爱,也正是源于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一些愉快的体验和留恋因而产生深深记忆。
另外,幼儿在大自然的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毅力,不怕吃苦,还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团结与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与相互帮助对德育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自然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其获得更高的知识,重要的是使幼儿产生情绪体验,触动幼儿的情感世界,为幼儿道德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
四、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的作用
现代人常说自然美,意即未加任何修饰雕刻的美。而这一点恰恰是自然环境中所具备的。自然环境中的色彩、声响、形态、芳香,都是实实在在的,如蔚蓝的天空,变化多端的云彩,青青的绿草,鲜艳的花朵,丰硕的果园,茁壮的庄稼,壮丽的山河以及鸟儿的歌唱等等,这一些都对幼儿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使幼儿感受都什么是美,使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培养。乌申斯基曾把“芳香的田野”以及“玫瑰色的春天和堇色的秋天”称为“教育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道理。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应当说离开自然环境,幼儿教育的内容就会无味而枯竭,就会变成照本宣科,失去了生动性和教育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要“创设与教育想适应的良好环境”,我认为其中也包括自然环境。我们在安排教育活动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大自然对幼儿的教育作用。